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西方与中东的爱恨情仇
(1516~1914年)

奥斯曼帝国的土耳其人在1453年攻占君士坦丁堡,创建了全世界最大的帝国之一。他们于1516年在今约旦境内战胜马穆鲁克人,醉心于该地区拥有无数财富的城市,比如圣城耶路撒冷和商业中心大马士革。约旦河以东地区再次成为被历史遗忘的一潭死水。虽然奥斯曼帝国遗忘了这片土地,西方利益集团的目光却聚焦于此。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当奥斯曼帝国对此地的控制逐渐减弱时,欧洲人对这一带却越来越关注,尤其是英国人和法国人。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在《东方集》(Les Orientales,1829年)序言中写道,整个欧洲大陆似乎都在“向东倾斜”。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西方和东方之间早已建立起贸易往来,阿拉伯在故事中被称为“遍地珍珠和黄金的荒蛮之地”,这样的故事很快引起了公众的兴趣。到了18世纪后期,游览叙利亚沙漠,身穿阿尔巴尼亚和土耳其的异国服饰,随身携带口袋本的波斯传说,亲自撰写游记,这些都是欧洲人热衷的活动。

瑞士探险家约翰·路德维希·布尔克哈特(Johann Ludwig Burckhardt)在1812年发现佩特拉古城遗址,让欧洲对该地区的兴趣进一步激增。支持中东探险的团体纷纷创建,学者们开始翻译波斯文、阿拉伯文和梵文资料。西方小说展现了东方的方方面面,吸引了广大读者群对东方的热情。事实上,到19世纪末,借用爱德华·萨义德(Edward Said)的话说,对阿拉伯东方世界的迷恋已经不是“空灵的欧洲幻想”,而是由科学家、学者、旅行者和小说家共同定义的极其复杂的关系。

这就是20世纪政治运动的文化背景。

阿杰隆城堡是阿尤布人建造的。1250年,他们被马穆鲁克人驱逐,后者是被阿尤布人当作奴隶兵控制的外族青年战士。马穆鲁克人的统治持续了300年。 4olVBDJmlmilYRhvHmlkKjTVHaNUt3Id+8G31jD5Rb6UvgEFm1nii9WbIvdQvJf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