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8、希瓦私募梁宏:后续政策力度是决定市场走势的关键

作者:@雪球
时间:2023-12-18

12月17日,在“2023雪球嘉年华”上,希瓦私募创始人、首席投资官梁宏与巴伦周刊内容负责人彭韧一起,分享投资经历、分析市场走势,为现场观众带来更多新的投资思考。

彭韧:2023年您最成功以及比较遗憾的投资分别是什么?

梁宏: 我对于投资和投机分得比较清楚。我认为投资有两类,一类是投资有价值的股票,能够持续获得股息回报,不管股价涨跌,可以持续的红利复投,还有一类是投资成长股,选择一个公司从小做到大,期间可能有一定的股价波动,只要不是超级高估的情况仍要坚定地持有。而投机,我认为是做一些资金博弈,比如今年是大盘股行情,如今要切换到小盘股里面。当我的资金体量到一定程度之后,我会以做投资为主。

今年我投资的成功之处是在价值股和成长股里都获得了不错的回报,价值股里有百分之几十回报的配置,另外在港股、中概股表现非常差的情况下,成长股里也有创阶段性新高的重仓股票。

今年投资做得比较差的主要是两个板块,一是物业板块,二是汽车服务商板块。主要有几方面原因:首先是今年年初对经济复苏的预期较高,从2022年10月到今年板块涨幅较大的情况下,也没有减仓或落袋为安,这是高预期与低现实之间的差异;其次是物业板块和汽车服务商板块都属于可选消费类,而在今年的市场行情下,可选消费类表现最差,表现好的是高息股且能真正快速增长的公司,其次是偏消费类,其中偏必须消费品表现好一些,而我今年年初对物业板块和汽车服务商板块的配置比例均达到10%以上;另外还有股票流动性的问题,有的股票在表现强势的时候市值或在几百亿以上,但在港股市场走熊的时候,市场流动性会越来越差,当配置比较高的仓位时,在流动性缺失的情况下很难做减仓。综上原因,导致物业板块和汽车服务商板块在今年拖了后腿。

彭韧:您现在还持有物业板块吗?未来有何期望?

梁宏: 当前是持有的,但做了一定的减仓。当初配置的逻辑是在2022年6、7月份的时候,物业板块跟随地产从高位跌了很多,跌幅将近80%以上,同时估值也比较便宜。我认为地产和物业有本质性的区别,地产行业属于高杠杆行业,在当前的环境下地产公司有可能无力偿债,最后破产。而物业公司是会一直存在的,公司变好有两种可能性,一是关联公司变好,物业公司也同步变好,还有一种就是与关联公司彻底划清界限,即便物业公司过去有一些坏账、计提也没有关系,未来的现金流也足以支撑当时的估值。

虽然当时我配置物业股的逻辑是没有错的,但我低估了地产长期一直没有变好,也没有和物业公司脱离关系,在低位徘徊了很长时间,也没有获得稳定的现金回报,这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我做投资的初衷。迫于一定的业绩压力以及赎回等种种原因,我把物业股的仓位从当初的10%左右降低了几个百分点。

从物业公司本身经营的角度来说,物业股的价值是没什么问题的,未来如果和地产公司隔离开来,低估值、没杠杆以及轻资产的现金流,物业板块可能还会有比较大的向上空间;从资金时间和价值角度来看,减仓后确实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仓位小一点,心态上就可以更从容去等待物业板块更好的投资机会。

彭韧:您现在对港股还有信心吗?港股现在的点位,是趋势性因素还是周期性因素导致的?

梁宏:我目前的配置里面,A股配置比例不到10%,有90%多的仓位都配置了港股和中概股。2022年10月份,我当时认为港股回调到18000点是极限,所以总体仓位上没有过多地去做一些调整,实际上的回落已经超出我当时18000点的预期。当时港股的点位是由多重因素导致的,而今年港股表现不好,是因为美国货币政策转向收紧,以及国内经济复苏低于预期等各种因素导致的。

我认为目前港股的位置是偏低估的,长远来看,向上的概率远大于向下的概率。我个人的配置思路是在港股里面配股票,如果是配价值股,当价值股估值不变,每年的ROE有15%-20%,ROE就是赚取的利润,这部分利润可能是以分红、以净资产上涨的方式实现;如果配置成长股,当估值在20倍左右的时候,每年可以赚盈利增长的钱,如果指数表现好的话还能赚到估值的钱。所以无论是配置成长股,还是价值股,在估值不变的情况下也能获得稳定的回报,若能叠加指数,估值或仍有提升空间。所以,我认为港股在当前位置是值得配置的。

希瓦私募创始人、首席投资官梁宏(右)与巴伦周刊内容负责人彭韧

彭韧: 今年您配置了一些中字头股票,这是今年的新动作吗?

梁宏: 我是从2022年上半年开始介入的,再早一点来看,无论是2017年我涨的比较多的基金,还是2019年、2020年赚的比较多的股票,都与中字头央企有关。当时市场风格以成长为主,市场上能找出较多的优质成长的公司、增速非常快的公司。2022年新能源的机会处在高位,我认为在当时的环境下,能够持续成长且成长非常快的公司已经不多了。我可能不是在绝对的底部,而是在已经涨了一波之后开始介入的,所以在分析中字头股票时,比如部分周期股,我会分析这些股票商品价格的大致范围是多少,当商品价格达到一定位置时PE是多少、ROE是多少。我将中字头股票视为具有一定波动性的公司,通过对股息范围、PE范围等进行综合衡量,最终选出一些好的成长标的。

自从2022年上半年建仓以来至今,整体收益率是很不错的。从传统定义上看,这只股票是周期股,周期见顶以后不值得买,但实际上不是这样,在商品下降周期或商品震荡周期的时候,从它本身的价值以及估值上限、下限来看,如果你觉得性价比非常高,其实还是有不错的投资机会的。总的来说,我并不是刻意地去配置中字头股票,而是根据自下而上的选股思路选出了这样的公司。

彭韧:希瓦是如何快速纠错的?

梁宏: 我们一直将公司本身的资金安全放在第一位,虽然之前也配置过一些“问题股”,主要是在2015年个人炒股期间那一波牛市中赚了一些钱,所以刚做基金的时候还有一定的行为依赖。但当外界传出供应商资金兑付有问题的时候,我第一时间想办法了解情况,打电话询问各方渠道之后,毫不犹豫第一时间全部清仓。

再比如地产板块,地产板块是2017年贡献最大的板块,我进行清仓是在2020年初的时候。当时地产股票的毛利率、净利润、每年的销售额,在我的模型当中稍微有点低于我的预期,同时判断股价向上和向下的空间,在测算性价比后,我觉得向上空间不大就清仓了。

后来公司加入了一些债券固收的团队成员,他们主要是研究民企的债券、地方债、地产债等,本身就是跟踪企业的违约情况。在这样的团队加入进来以后,会帮助我不断地提升风险意识。而整个民营地产风险是非常大的,所以后来再也没有配置地产股票。其实物业板块本身是没有债务风险的,团队觉得地产问题没有办法很快解决,但我自己还有一定的执念,配置之后没有清仓,所以承担了一定的损失。

回到快速纠错上来,就是要对一些公司保持风险意识,在发现问题以后还是应该尽快清仓。

彭韧:您是如何判断宏观经济的?您能简单预测一下2024年的市场走势吗?

梁宏: 我认为判断宏观经济挺难的,这不是我所擅长的,可能首席券商的判断也不一定准确,很难完全精确地判断宏观问题。还是要从选择的公司本身出发,在估值不提升的情况下,也能获得不错的业绩回报,我认为从这种角度进行配置更好。所以我在配置的时候,会配一部分高息股,占比将近40%、50%,一方面即便宏观经济不好,高息股也是一个避风港湾,另外如果整个社会资金成本继续往下,高息股吸引力也会持续提升。剩下的仓位就是配一些垄断的、有壁垒的、有持续成长性的板块。

对于2024年的市场走势,我希望国内的货币政策能够更加宽松一点,企业和个人都需要这样的强心剂。事实上,国内股市更多取决于经济,而经济更多取决于政策。如果政策比较给力,相信股市会有很大的向上空间,但要是像今年一样一点一点去释放,市场可能就会持续较长时间的低迷。因此,2024年市场走势好与不好,取决于政策力度以及出台的进度。 XUAA8CGieUEDz6KFFV9nzFaY1oOF/3CUtaY88T6XYrk5JnFO5IVti8w2Z/2wc8G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