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一位被低估了的稳健、均衡型基金经理——安信基金聂世林

作者:@懒人养基
时间:2023-04-18

年度业绩中上,长期业绩不俗。稳健和均衡是安信基金聂世林管理权益基金的风格标签。

他的代表作安信优势增长混合,自他独立管理以来,连续七年跑赢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七年累计业绩同类排名前10%(东方Choice数据)。

而在我的文章《极度稀缺:近十年来最稳的偏股型基金》一文梳理后发现,聂世林还是全市场近五年连续管理的基金全部年度业绩超过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的20位基金经理之一。

但普通投资者好像都喜欢爆款,安信优势增长混合2022年末合并规模仅为12.91亿元,聂世林最新在管基金规模也仅为48.71亿元,这样的规模相对其长期不俗的业绩,我认为聂世林还是被投资者低估了的。

周期、消费和成长全覆盖,聂世林能力圈相对宽泛

聂世林自2008年从业以来一直都在安信基金,投研经历覆盖了周期、消费和成长板块,具有较为宽泛的能力圈。

他认为消费适用DCF(自由现金流)估值模型,投资确定性相对较高;而偏周期类板块用DCF估值模型则相对牵强,他更愿意根据经验给定一个目标市值来确定买卖;而成长板块,比如AI,未来存在无限可能,不知道如何做估值,因此参与的比例就相对较小。

而在投资实践中,他会围绕自己熟悉的领域、根据自己的能力圈去做布局,虽然并没有刻意追求均衡,但因为相对宽泛的能力圈客观上形成了行业配置相对分散和均衡的结果。

对单一行业,即便自己非常看好,通常配置比例也不会超过20%。

进攻和防守都是基于对个股的深度研究

聂世林认为,他投资进攻的方法,就是基于对个股深度研究基础之上选择好的公司。

好公司的标准,他通常用商业模式、管理层和长期竞争优势三个维度进行观察。

聂世林在一次内部分享会上表示,中国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已经过了总量快速增长的阶段,大部分行业的机会都是结构性的,或者是偏周期性的为主,这就意味着我们在周期的拐点去买一家公司,毫无疑问是资金利用效率最高的一种方式。

全市场对一个公司或板块的研究和认知深度呈正态分布,处于认知分位头部3%或1%的极少数人,能够根据早期的产业信号提前买入,等待相关逻辑的逐步兑现,“这样一个认知差收敛的过程,就是一只股票盈利最丰厚,也是最安全的一段,或者说这也是一个基金经理的核心价值所在。”

对个股或板块的深度研究就要追求做那头部的3%或1%。

而投资防守的方法,除了行业分散配置和一定程度的择时,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方法,还是对个股的深度研究。

对个股的深度研究,可以减少重仓个股长期逻辑看错的风险,而这个风险才是最不可逆的。

有投资者提问,安信优势增长在2017年换手率很高、业绩也很好,为什么非要迭代到主要看企业质地的投资框架?

聂世林的回答是,这是吃亏吃多了的结果。也就是说,高换手的交易风格不可持续。

择时不易,不会把大量精力用于研究宏观策略

聂世林不太愿意花费精力去关注宏观的、宏大的叙事,不会基于宏观策略进行择时。

因为这种择时即使做到逻辑自洽也保证不了胜率。

他还提到,安信基金目前27个研究员,就没有一个研究宏观策略的,全部是行业研究员。

这个信息其实蛮有意思的。

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我记得圆信永丰的范妍在谈到自己的投资框架时,就表示她自己是策略分析师出身,所以她是一位自上而下的策略型选手,“策略像一座沟通桥梁,一边是宏观,一边是30个行业(中信一级分类)。”她认为个股太多,难于做深入的研究,所以她的持仓行业和个股极为分散,擅于行业轮动换手率却仅100%-200%的低水平,其策略胜率应该很高,据范妍接受访谈认为自己的策略框架运行下来有接近七成的胜率。

聂世林专注于个股深度研究,范妍专注于策略框架,两种方法从过往较长时间的实践上看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这说明了“专注”和专业的威力。这要、那要,风格摇摆一定是投资大忌。

港股投资不容易,要提防估值陷阱

聂世林管理的部分基金可以投资港股,不过近两年投资港股对基金净值的贡献总体偏负面。

聂世林认为 港股的实操难度远大于A股,主要原因是投资者结构不同。

A股有大量的普通投资者,如果对一家公司的长期逻辑看错,依然可以很从容地退出,甚至还能赚钱出来。

这在港股是不可想象的,因为港股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大家都是做模型,基本上输入一个外部变量的时候,大家操作的方向都是一致的,看错了就可能损失惨重。

聂世林还谈到, A股投资者会自然而然地站在A股的维度上去看港股的估值,认为港股估值低得多、存在投资机会;问题是,港股主要的投资者,他们的视野非常宽广,可以选择的投资范围很广,他们会把港股放在全球作比较,与美国、欧洲和日本比,这样比较下来,有的港股估值可能就不占优。

而港股目前还是为范围更广的外资所主导,所以 投资港股很容易掉入估值陷阱 。这是投资港股必须要注意的地方。

对AI和其他行业的一些看法

聂世林认为,AI是一个极大的技术进步,很多企业的生产效率可能因为AI得到极大的提高,不过现在尚处在0-1的阶段,投资机会并不好把握,不会自上而下地只根据几个大模型发布的消息就贸然进行投资。但他会对AI保持持续关注。

对于新能源,聂世林更看好最上游的资源端,因为它的长期竞争格局比整个中游甚至下游都要好一些,或者说确定性更高一点。

聂世林表示,自己看的时间比较长的行业是地产、汽车和农业,对食品饮料部分细分板块、新能源车以及光伏部分细分子行业也有一定的研究。站在当前这个时间点,他相对更看好地产业。 unFSiUrHLHKkn1V1JHGb6FlkQYqo7Hlv1Ni72EH2sHIHoXJreP6ZigJzr+D7Z1t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