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5、医疗健康行业——当优质赛道遇见新锐基金经理马牧青

作者:@只需要五次
时间:2023-05-22

一直想写一篇关于人口年龄结构与投资机会的文章,结果看见了8位新锐基金经理及其基金产品的测评活动。

其中,由马牧青管理的建信医疗健康行业股票A(F008923)恰好聚焦于我一直非常重视的医疗健康行业。这让我对“优质赛道+新锐基金经理”这样一个组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测评”实不敢当,简单聊聊我的学习体会。

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

1.老龄化阶段划分。

一般而言,国际上对于人口“老龄化”的划分标准如下:

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部人口数量比重达到10%,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量超过7%即进入“老龄化”阶段;

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部人口数量比重达到10%~20%,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量达到7%~14%即进入“轻度老龄化”阶段;

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部人口数量比重达到20%~30%,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量达到14%~20%即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

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部人口数量比重超过30%,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量超过20%即进入“老龄化”阶段。

2.我国老年人口与劳动人口结构变化以及地域分布。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

2022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

从结构上来看:

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2800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9.8%。

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978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9%。

15-59岁年龄劳动人口数量89263万人,占全国人口的63.23%。

(图片来自:萝卜投研)

从数据来看:老年人口比重增加和劳动人口比重减少呈现出当前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典型特征。

上图中,如果按照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部人口数量比重达到10%即进入“老龄化”阶段这个标准来看的话,其实我国早在2006年(1999年)之前就已经达到门槛了。

只是在2006年~2010年由于劳动人口占比的继续提升和”老龄化”初级阶段的因素,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影响。与此同时我们看到,劳动人口占比跌破69%出现在2012年底。此后一直延续这一趋势。

从地域分布上来看:

(图片来自网络)

在公开人口老龄化情况的25个省区市中,有12个省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而辽宁、吉林、上海、江苏、重庆分列前五。

如果从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数据的角度来看:

其中,重庆和上海已经十分接近“重度老龄化”阶段。

从城乡来看,我国城镇地区老年人数量比农村多,但农村地区老龄化程度比城镇地区更高。

3.未来”老龄化”趋势。

先看一张图:

这张图我在之前讲房地产行业的时候用过。

从图中我们看到:

1962年~1975年和1981年~1991是两个比较明显的生育高峰。如果从时间来看,“60后”和“70后”分别将在2020年与2030年进入60岁年龄阶段;“80后”紧随其后。而这两个生育高峰也意味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将迎来一个迅速提升的阶段。

去年九月,国家卫健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有关情况:

据测算,“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总体来看,未来10~1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呈现:规模数量大、增长速度快的特征。

二,关于医疗保健消费。

1.医疗保健消费包含的内容。

“医疗保健消费”——指用于医疗和保健的药品、用品和服务的总费用。

包括:医疗器具、药品,以及医疗服务。

2.医疗保健消费的现状。

在今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消息: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538.00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80%,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下降0.20%。

其中,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2119.87元,增长0.22%,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8.64%。

(图片来自:萝卜投研)

而四月份披露的: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738.00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5.40%,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4.0%。

其中,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605元,增长14.70%,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9.0%。

从数据来看,医疗保健消费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情况:

在2013年~2018年间从6.90%上升至8.50%,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在2019年~2023年一季度基本维持在8.80%~9.10%,呈现区间震荡。

3.医疗保健消费的趋势。

如果结合上文中我们提到的:

截止到2022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2800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9.8%;预计“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经测算:未来三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年复合增速2.33%;未来十三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年复合增速2.78%。

如果以2022年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2119.87元为基数,10%保守年复合增速来计算:到2035年14亿人口医疗保健消费市场将达到10.24万亿元规模。

并且预计2020年~2040年期间,我国将经历”老龄化”快速上升的阶段;2050年之后”老龄化”现象会趋于平缓。

由此可见,未来20~30年医疗保健市场的投资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三,关于 $建信医疗健康行业股票A(F008923)$

1.阅读基金年报对于辅助投资决策非常重要。

在投资方面我一直秉持一个原则:

第一,在“能力圈”范围内行事。

第二,能力全范围之外,但又比较看好的领域可以配置基金。

除此之外,在基金投资的过程中还有一个比较容易已被忽略内容:通过基金年报和季报的阅读可以很好地实现对基金经理关于行业投资逻辑和机会把握的跟踪。这对于普通投资者提升对市场的理解和对行业变化的敏锐性十分有利。尤其是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更是如此。

当优质的“医疗健康行业赛道”遇见“新锐基金经理”的时候,更是难得的观察和学习的机会。

2.建信医疗健康行业股票A(F008923)的基本情况。

我们看到该产品成立于2021年12月28日,是一只成立不久的股票型基金产品。在严格控制投资风险的前提下,通过主动管理力求实现超额收益与资本增值。

根据年报内容的介绍:该基金股票资产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80%-95%,并且基于产品界定的“医疗健康行业”相关股票的配置比例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

(图片来自:天天基金)

基金经理马牧青马牧青女士毕业于北京大学金融专业,硕士。2016年7月加入建信基金研究部。历任助理研究员、初级行业研究员、行业研究员、行业研究员兼基金经理助理、医药组研究主管兼基金经理等职务。可以说是传统科班出身,经过标准的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路径成长起来的基金经理。

3.基金表现情况和投资策略选择。

虽然基金成立时间不长,但是从2022年披露的净值增长率与基准收益率对比不难发现成绩之优秀几乎一眼可辨。

根据基金年报披露:

2022年一季度超配中药板块;二季度超配消费医疗板块;三季度超配医疗设备板块;四季度超配药品板块均有超额收益贡献。同时适度均衡的配置在下跌过程中有效控制回撤,全年取得了相对较好的超额收益。

在今年一季度,中证医药指数经历了先涨后跌的走势,指数基本持平。在此期间,基金保持相对较高仓位。聚焦于中药、医药创新、消费医疗、医疗器械四个方向。跟上了中药和创新药板块市场表现的同时,也受到了医疗器械等板块走势拖累的影响。在过去的三个月当中表现稍弱于历史数据,但依然好于比较基准。

下面两张图分别来自于去年年报和今年一季报中关于“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投资分析”的内容表述:

从图中我们很清楚地看到,基金经理在一季度增加了对“国企改革”的内容表述。并且明确提出国企改革的方向主要集中于:中药和医药商业板块。尤其是中药板块的国企改革效率改善成果显著。

这与我们之前在分析中药板块市场表现的时候把关注的焦点更多投向于个别药品提价和集采价格更注重原材料品质和地域特征是有明显区别的。也是我之前强调阅读基金年报是非常好学习机会的重要原因。

4.基金风控情况。

在风险控制方面,我非常关注基金的“最大回撤”和“夏普比率”。

前者很好理解;后者主要是衡量基金相对无风险利率的收益情况。

他的计算公式是:

夏普比率=(年化收益率-无风险利率)/组合年化波动率。

从数学逻辑来看,“夏普比率”是描述每单位波动所带来的回报大小。因此该比率数值越大,意味着基金在承受单位风险时所能够获得的回报越高。

(图片来自:天天基金)

从上图中不难发现,基金的风控表现和获利能力还是不错的。

5.基金的持仓情况。

(图片来自:天天基金)

从基金的持仓情况来看:

截止到今年一季度末,前十大重仓股票持仓占比39.4%。均衡分布于:医美护理、创新药、医疗机构连锁、中药消费等领域。

充分体现了投资目标中提到的:严控风险、均衡配置、把握中国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带来的投资机会。

6.风险提示。

基于资本市场投资风险的不确定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行为之前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谨慎抉择。市场短期波动受到如:宏观经济状况、行业发展走向、货币政策、利率趋势以及估值,等多方因素综合影响;再加上该基金产品成立以及基金经理从业时间不长,可参考的基金数据有限等因素叠加。投资者在投资之前更应该作出谨慎评估。

四,总结。

站在当前的时点,未来“人口年龄结构的趋势和变化”一定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投资方向。

并且从文中罗列的数据来看,这一趋势大概率将会迎来快速上行的阶段。

我国人口基数大,未来产生的市场空间广阔且确定性较强。

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对不同行业的研究和国际经验的对比与借鉴,找到能够分享人口趋势变化下所带来的红利尤为重要。

除此之外,也一定不能忽视对致力于这一领域有较强研究深度和经验的研究员、基金经理的学习并阅读基金年报。保持对于这一领域发展进程的敏锐性、开阔投资思路。

当优质赛道遇见新锐基金经理,我们更应该对其优异成绩背后的投资逻辑倍加重视。 rEE1OLs9NtabOYfsMiISYQvK1oD1kCFXj6MHL6DA6A2kyirVPtknDkkWw+LtsNM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