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博实
时间:2023-04-26
一、持仓变化分析
先看一下下面两张图的占净值比例和持股数。
总体上来说,中国建筑、太阳纸业、华鲁恒升、建发股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苏泊尔、海螺水泥、美的集团、扬农化工、中国巨石依然是重仓股。
比较大的变化是较大幅度减持了万科A。但是中国建筑和建发股份的仓位还是不小,因为中国建筑和建发股份中有一半的利润是来源于房地产(中海地产和建发国际),所以证明从长期逻辑看,姜诚还是认为地产风险没有那么大的。
同时,又因为中国建筑和建发股份分别有工程和供应链业务作为不直接受地产业务影响的相对稳健的现金流业务,所以其抵御风险能力更强一些。且这两家公司的低估已经把房地产的风险担忧有所体现了。
工商银行是有加仓的,同时工商银行第一季度还有一些上涨。
其他公司持仓比例没变,持股数有一些下降。可能主要是要应对一些赎回。
二、报告期内基金的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姜诚 :一季度的市场走势再次佐证了一个道理,即市场是难以预测的。迄今为止,表现最好的是AI相关板块,这在今年初是想象不到的。就好比去年初我们想象不到俄乌冲突,和后来的疫情。
AI或许是科技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但要搞清楚它对投资有哪些影响却很难。 利润在产业链不同环节之间将如何分配? 市场当前认为的受益环节是否能如愿受益?它的“智能”水平达到了什么程度以及渗透率将多快提升?都是很容易让人兴奋、可细说起来又让人不明就里的难题。 谈资和投资之间,隔着一道鸿沟。
价值投资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价值会随着时间增长,而非随着利润波动。所以在海量信息中, 我们需要重点关注长期因素,淡化短期因素 。人工智能的发展是一个长期因素,我们还没有足够的把握去捕捉到它带来的投资机会,但可以尽量回避它带来的伤害。以尽可能低的价格买尽可能好的资产,是我们的投资目标。 好资产的标准是活得久、站得牢、竞争优势维持得长、平均净资产收益率高 , 以及在好的公司治理加持下能够把长期利润转化为诱人分红 。所以,我们会一如既往,不去猜测和追逐市场热点。
过去的一个季度,我们的组合没有大的变化,是因为长期观点没有大的变化。对中国经济的长期乐观,结合当前市场提供的较低估值水平,让我们可以在热点不断切换的市场中保持平和。 但投资是一项苦差事,需要随时准备证伪自己的观点,需要保持学习,永远没有躺平的一天 。
三、博实解读
正如姜诚先生所说,一季度组合没有大的变化。第一部分已经提到,减仓了万科A,略微加仓了工商银行,其他变化不大。
比较有趣的一点是,姜诚先生在季报中谈了热点话题AI,他认为很难确定最终哪家公司将真正在利润上受益AI这件事。所以,热点的谈资总是容易引人关注,但是投资不能只看热点的话题。
投资最重要的还是得看最终企业的利润怎么能持续,这些利润怎么能转化成投资者回报。这一点我提一点补充,像是腾讯的回购其实也可以提高投资者回报。分红当然是最直接的一种方式。
当然,企业把资金用于再生产,扩大经营也是回报的一种,但是这种回报给的是未来更高的利润规模。最终长期看还是得转化成回购或者是分红。所以,这点其实多说一句,如果一个公司现金流很好,但再投资需求不大,过多的现金不分红不回购,有可能是对投资者利益的伤害,当然,这只是说有可能,具体的衡量标准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热点切换中保持平和,我觉得一个好的基金经理或者投资人的确应该做到。投资是一件苦差事,我觉得学习和证伪自己的观点并不算苦,探索规律和真理很有趣。真正苦的可能是在市场、基金持有者包括自己身边最亲密的家人、朋友、工作伙伴的情绪热点切换中保持平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