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姜诚:追求安全边际的坚定价值投资者

作者:@大白快跑
时间:2023-02-28

姜诚是一位经验较丰富的典型的自下而上价值投资派基金经理,曾任国泰君安资管研究员、投资经理,安信基金研究部总经理、基金投资部总经理,现任中泰资管基金经理、基金业务部总经理。

在中泰资管时期,姜诚最早于2018年12月开始管理公募基金,目前在管中泰星元混合、中泰玉衡价值优选混合、中泰兴诚价值一年持有混合等7只混合基金和1只股票增强债基,合计在管规模175.05亿元。在经历初期的平庸业绩之后,近3年姜诚所管混合基金斩获了不俗的收益表现。

好企业、低价格

在这场调研里,我对他的最大印象依旧是亮堂堂的“自下而上、价值投资”八个大字。

姜诚在调研里谈到,作为自下而上选企业的基金经理,他对宏观的中短期变化、对产业景气的中短期波动都不感兴趣,他对宏观、产业的关注仅是基于长期视角,落脚点也只在于对企业长期经营环境的影响,他在投资中追求的是“以尽可能低的价格买到尽可能好的企业”。

他认为这种坚定的价值投资会经由时间得到超过股票市场整体水平的回报。

“好企业”之于姜诚是怎样的标准呢?

在他眼里,一家企业是否属于好企业一定是从长期维度来看的,比如,这家企业能否活得足够久、能否长期维持住自身的竞争优势等等。

私以为,以他的评判标准来说,他眼中的好企业多数会出自于发展相对传统成熟的行业,因为这类行业往往经过了市场需求的检验,竞争格局也相对清晰,行业内竞争格局出现颠覆性变化的情形相对少,在这类行业里,才更有条件判断一家企业的寿命与长期竞争优势。

实际上,姜诚所管主动权益基金的整体持仓结构确实也呈现出这样的特点,即持仓相对偏向传统成熟行业的头部企业。

他认为,企业的价值是通过时间而非成长来实现,即便是在整体成长性有限的行业里,那些管理能力出色、竞争优势强的企业依然可以通过市占率扩张实现不断发展。

对有些景气较高、成长潜力较大企业的研究与投资,他认为自己没有那么擅长,因为这类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实际上很容易被颠覆,要去研究和把握其间的变化实际上是很困难的。

姜诚有一个相对成熟稳定的企业池,其中都是他认为不错的公司,然而,往里增加新的企业却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因为他认为真正的好公司其实很少,有一些他原本认为的好公司也会发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于他而言,随着自己的投资管理时间增长和管理规模增大,会觉得投资难度不断加大。

而至于“低价格”,一百个基金经理眼里有一百种低价格,结合姜诚所管主动权益基金的持仓情况来看,他眼里的低价格是真的挺低。

因此当我在调研中频繁听到他谈及他要的是“安全边际、物超所值”时,不会觉得是一种冠冕堂皇的虚言。

实际上,对于低价的追求客观上很好地帮助他控制了基金净值大幅回撤的风险。

对于持仓调整,显然姜诚也是依据“好公司”与“低价格”进行的。

企业中短期利润增速的变化并不会实质上影响姜诚的持仓节奏,他的关注点一定是基于长期维度的判断,因此他的持仓周期整体上较长。

如果好公司与低价格标准下的达标企业变少,他的股票仓位会随之下降,但这种变化是基于自下而上选股的结果而不是自上而下的判断。

如何看待好业绩

在调研中,他还提到一个看法,他说在基金经理阶段业绩比较好时,基金经理容易受到较多褒奖,但实际上这一时期业绩表现会存在市场环境成就的成分,往往超越了基金经理的真实能力。

我很认可他的这一看法,也很赞赏他在自己业绩走强的时期能大大方方表达这样的观点,这应该也是他务实求真、追求价值底色的一种体现吧。 xv4EJu5vVH7AA34zzAdMAMyZggkmFd8uw+kcF4s+qTJtPwl2xaKv5qZcKstLLb5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