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懒人养基
时间:2023-02-16
人们印象中的价值风格基金总体是偏防守的,业绩上缺乏那么一点点“锐度”。
但田瑀和他管理的中泰开阳价值优选混合有点不一样:价值风格,业绩同样富有弹性和“锐度”。
中泰开阳今年以来、近3月、近6月、近一年、近两年、近三年和成立以来的回报全部超越了表征主动权益基金平均水平的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
分年度看,自成立以来所有年度都战胜了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
近三年大部分时段同类排名处于前25%以内的优秀水平。
我于2021年4月参加过一次田瑀总的内部分享会,还写过一篇不乏溢美之词的文章《低波动、高收益:中泰开阳价值优选混合基金是怎么做到的?》,并且知行合一陆续买入了大约占我当时基金仓位5%左右的中泰开阳,并且一直持有至今。
我当时虽然以配置的思路买入中泰开阳,但心里还是不免忐忑:
毕竟基金成立时间不长,基金业绩到底更多来自于运气还是基金经理的实力,还有待时间验证。
还好,中泰开阳之后的业绩表现没有让我失望。
这一有“锐度”的业绩的取得,源于田瑀独特的投资框架:
1、基于长坡、厚雪、高护城河而且偏供给侧的选股逻辑,在“核心资产”和热门赛道之外挖掘有长期投资价值的公司。
2、不做“中观”或宏观层面的思考,完全自下而上选股。
3、基于对精选个股的信心和底气,长期保持85%-94%的高权益仓位,个股集中度和前十大持仓集中度都很高,前4-5持仓个股几乎都是顶格买到10%,前十大持仓集中度长期高于70%。
4、隐含收益率高了就买、低了就卖,通过个股估值水平与仓位负相关的做法,回避巨大的系统性波动。
5、投资组合的构建,不是基于行业的均衡,而是基于个股“风险源”的分散。
田瑀总投资框架的相关细节在《低波动、高收益:中泰开阳价值优选混合基金是怎么做到的?》一文有详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通过我基金专栏文章目录查阅。
最近又参加了一次田瑀总的线上策略分享会,他在问答环节讲到了他“精力分配”的问题。
他说对于他研究清楚并买入了持仓的个股,主要跟踪护城河的改变,并不怎么关心企业盈利周期的变化,所以他花的精力很少。他的大部分精力花在那些还不懂的,不够了解的新的东西上面。如果看懂了、研究透了,就可能放入核心股票池,如果出现足够的性价比就可能纳入组合持仓。
再结合“隐含收益率高了(低估)就买、低了(高估)就卖”,其实他的投资框架挺容易理解的。
通过这次线上交流,在我的脑海里,田瑀总工作的“画面”感就更清晰了:
1.潜心研究企业,寻找真正有护城河的标的。
2.不疾不徐,逐步拓展能力圈。
3.大周期择时:核心股票池中低买高买。
4.宏观、中观,热门主题,企业盈利周期……可以远观,也可以充耳不闻。
其实这是一种过滤掉噪音、蛮舒适(心态良好)的一种工作状态。
希望田瑀总能够一直保持这份定力,挖掘出更多、更好的投资标的,为基金持有人带来更好的回报。
风险提示:上述文章所涉及个股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买入风险自负。更多优质内容可以登录雪球免费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