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伟量投
时间:2023-01-09
总结还是要写的,虽然做得比较差,再说差也不是我一个人差,沪深300指数从2021年2月见顶以来就走熊了,当时不以为意,按照牛市思维觉得应该长则一年,短则半载就继续起航了,现在回过头来看错得很离谱。
实际情况是,如果以沪深300指数10月底低点为最低点,熊市时间是621天,413个交易日,调整周期自A股2005年以来排第二,仅次于2011-14年。
当然结构性行情各式投资者的感受并不一样,比如2021年2月调整后,中小创还是走了一段不错的行情,苦的是前期抱团蓝筹的各色基民和基金经理。
而我恰好是这样一个基民,2021年下半年开始买入中概基金和沪深300(蓝筹)基金,2022年上半年继续买入,基本上到了下半年就没法动弹了。
效果如下:
2021年亏损-10%左右
2022年继续亏损-16%左右
两年亏损25%-30%,这还是2022年底这段时间中概和蓝筹反弹后的结果,实质上蓝筹和恒指大挫的时候压力非常大。
不过我还是比较乐观,看了一眼最近两年中国互联50指数和沪深300指数的情况:
中概互联50指数2021年跌幅42%,2022年跌幅15.9%
沪深300指数2021年跌了5.2%,2022年跌了21.6%
逆境中更能成长,我觉得这两年学到的东西比牛市更管用,以前涨的时候也会觉得买少了,跌得时候也会觉得买多了,现在好了,知道富贵不能尽用,多少你得留点钱吧?所以仓位控制很重要。
以前总是计划,这个计划不行下一个计划,然而只算盈利、不算亏损的计划约等于不能执行的计划,还不如不计划。所以能够执行的计划很重要。
以前看到好的品种就想拥有,稍微调整了一些马上就冲进去了,现在醒了,有些漂亮的东西只适合看,不一定适合拥有,保持距离或许更好,或者问问是不是真的适合自己。有钱还怕没有更好的?
2023年没有啥指望的,连亏两年,亏损20%要涨25%才能回本,亏损30%要涨43%才回本,这是一个回本年。
在可以预见的复苏面前,不动估计比动更好,宏观方面我也不太懂,按照市场上的说法,受美联储高利率环境制约,今年的上涨应该不会像2019-20年那样猛,我的理解比较简单粗暴,就是不会出现指数级40%以上的上涨,也就是说在年末上证50涨了10%+的情况下,估计再涨个10%-20%也就很好了,这可能是波段的操作机会。
再看看港股,恒指从低点的反弹到今天2023.1.9是47%,PE是10.22,嗯,给他12PE的话,就是17%的上涨空间,也是10%-20%的涨幅空间。
我想重点说说美股和科创创业板,这是今年的希望之星,不是那种上涨的希望,而是有望给出很好性价比的配置希望,具体情况就不做预测了,主要也预测不了,边走边看吧,最好的结果是做完蓝筹和港股这一波上涨,然后无缝切换到美股和创业科创板中。
风险提示:上述文章所涉及个股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买入风险自负。更多优质内容可以登录雪球免费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