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小小量化,大大不同~浅浅测评7只量化基金

作者:@九龙十三姨
时间:2022-12-19

1.公募量化基金分类

我国量化基金市场起步于2004年,第一只量化基金——光大核心(360001),全称“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

资料来源:wind

根据交易策略的不同,公募量化基金可以分为三类:主动型量化基金、指数增强型基金与对冲型量化基金:

(1)指数增强型基金 :往往跟踪某个指数,比如沪深300、中证500等,目标是在维持一定跟踪误差的情况下获取超越基准的业绩。

(2)主动型量化基金 :主要通过“量化模型”进行主动选股,目标是获取超越基准的业绩。

(3)对冲型量化基金 :通过权益类空头头寸(融券卖出股票、卖出股指期货合约及卖出其他权益类衍生工具)对冲系统风险(β),往往以获取绝对收益为目标。

根据国海证券研究所的数据整理,截至2022年Q1底:

指数增强型基金是规模最大的一类 ——份额为774.80亿份,占整体市场规模50.35%;存量产品数量130只,占整体产品33.85%。

主动型量化基金是数量最多的一类 ——存量产品数量229只,占整体产品59.64%;份额为549.01亿份,占整体市场规模35.68%。

对冲型量化基金虽然规模和数量最少,但最受机构投资者青睐 ——主动型和指数型量化基金以个人投资者为主,对冲型自2020年以来以机构投资者为主, 对冲型指数基金拥有“固收+”的特征和风险收益结构,规避市场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强调绝对收益,更注重回撤的控制。

2.本期标的基金

@今日话题选择了7只公募量化基金,本期,我们以此作为突破口,进一步了解量化基金的特点。

资料来源:今日话题

2.1 基本信息

资料来源:基金招募说明书

整理这张表的时候,我其实有点小费解:

其他基金的名称里面都有“量化”二字,“投资目标”中也明示了通过“量化模型”进行选股,一看就是量化基金。但是,唯独【嘉实绝对收益策略】,看不出他哪里“量化”了,只能看出他是“对冲”基金——量化和对冲是两个概念。

于是,我翻看了基金的招募说明书,搜索“量化”二字,发现基金经理金猛任职于嘉实的量化投资部。暂时解决了这个小疑问。

资料来源:基金招募说明书

从以上基本信息看,7只基金的区别包括:

(1)【嘉实绝对收益策略】是唯一一只对冲型量化基金 ,以获取“绝对收益”为目标,因此,业绩比较基准为“一年期银行定期存款税后收益率”; 其他6只基金是主动型量化基金 ,以“超越业绩基准”为目标。

(2)【博时量化多策略】是唯一一只可以投港股的基金 ,“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占股票资产的比例为0-50%”。

(3)【长信量化中小盘】/【景顺长城量化小盘】主要投资于中小盘/小盘股 ,“投资于中小盘/小盘股票的比例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

他们对“中小盘/小盘”是怎么定义的呢?

资料来源:基金招募说明书

关于这一点,大家不用对数据太苛刻,大体可以理解为:就目前的A股市值分布看,“小盘股”即把全市场5000多只股票中“流通市值在前500左右的股票”剔除;“中小盘股”即把全市场5000多只股票中“流通市值在前70左右的股票”剔除——可选范围还是非常广的。

(4)【西部利得量化成长】是6只主动型量化基金中唯一一只混合型基金 ,“股票资产占基金资产的60%-95%”;其他5只股票型基金,“股票资产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80%-95%”。

2.2 历史业绩

资料来源:wind

从净值走势线看,作为唯一一只对冲型量化基金,【嘉实绝对收益】的走势显然要比其他更加平缓。

把【嘉实绝对收益】跟其他6只基金作比较,是不合适的;

【嘉实绝对收益】更应该跟自己的同类——以“绝对收益”为目标的对冲型基金作比较。

资料来源:wind

首先,这几个基金的长期回报率是优于“沪深300指数”的。

看年度收益,【招商量化精选】和【国金量化多因子】在2019年-2022年(截至12.16)每年都能实现正收益,投资者体验应该不错。

虽然【嘉实绝对收益策略】的波动明显小于其他基金,下跌年份跌得也少,但是长期年化回报率比较一般——近2年/3年/5年年化回报率为1.23%/3.95%/2.76%。

【西部利得量化成长】作为这7只中规模最大的(15.5亿),近三年年化回报率22.5%,仅次于【招商量化精选】的24.7%,但他的体验感应该不如第三名【国金量化多因子】的17.8%——【西部利得量化成长】在2019年获得了72%的高额回报率,但2022年回撤18%,展现的波动性更大一些。

以下是按月度统计的收益率,供参考:

资料来源:wind

2.3 历史回撤

资料来源:wind

看历史回撤,【嘉实绝对收益策略】的数据肯定是最好的,但重申——他不应该放在这里跟其他6只比较;

【长信量化中小盘】的数据比较一般;

【国金量化多因子】和【西部利得量化成长】分别是2018年10月和2019年3月成立的,2019年/2020年/2021年都是市场上涨的年份,只有今年是逆风,因此图片中回撤数据看着不错。

2.4 历史股票仓位

资料来源:wind

其他5只都是股票型基金,股票资产占基金资产的比例必然超过80%;主要看的是【西部利得量化成长】和【嘉实绝对收益策略】:

(1)作为混合型基金,虽然“投资范围”里面表示“股票资产占基金资产的60%-95%”,范围较宽泛, 但实际上,【西部利得量化成长】的历史股票仓位基本都在90%左右。

(2)【嘉实绝对收益策略】是“股票多空策略”的对冲型量化基金,因此,光看“股票市值占净资产的比重”没有用,还要看其“股指期货合约市值”。

资料来源:基金定期报告

我整理了定期报告中的以下几个模块数据:

资料来源:基金定期报告

以此估算【嘉实绝对收益策略】的净仓位:

资料来源:基金定期报告

以此看出,【嘉实绝对收益策略】的“多头市值-空头市值”折算下的“净仓位”不超过10%。分时段看,2020年Q2之前,净仓位很少超过5%,大多时候在1%-2%左右;2020年Q2以后,净仓位有所提高,基本在5%-10%。

这样的变化可能跟基金经理的更替有关系,现任金猛的任职时间就在2020年5月:

资料来源:wind

另外补充下, 虽然【博时量化多策略】可以做港股,但实际上并没有买什么港股。

资料来源:雪球@九龙十三姨,基金定期报告

2.5 历史换手率

资料来源:基金定期报告

相较于一般的权益类基金而言,5倍以上换手率算是比较高的,当然肯定也谈不上中高频量化。

7只基金中,【博时量化多策略】的换手率比其他基金要高一些,基本能够达到5倍以上;【嘉实绝对收益策略】的换手率最低,有时候达不到1倍。

2.6 历史个股集中度

资料来源:基金定期报告

7只基金中,【招商量化精选】【国金量化多因子】【西部利得量化成长】的前5/10/20大股票的集中度比较低;【嘉实绝对收益策略】相对较高。

2.7 投资者结构

资料来源:wind

【嘉实绝对收益策略】和【博时量化多策略】的机构投资者超过80%,【国金量化多因子】的个人投资者更是接近98%,其他基金的投资者占比差不多对半。

至此,我们把雪球选出的7只量化基金的数据大体看了遍,已经很明显可以看出:【嘉实绝对收益策略】跟其他6只完全不是一挂的,前者是对冲型量化,追求“绝对收益”,后者是主动管理型多头量化,追求“相对回报”。策略不同,无法对比孰优孰劣。

如果在6只多头量化中做选择,个人认为【招商量化精选】和【国金量化多因子】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6rXdd+w+dMohwLMGkeB5uXUeRn8nRu23cWgkVujS/wAesn5aYCSHO/yJ5IR9Wkc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