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亡 ① 斧者,意 ② 其邻之子 ③ 。视其行步 ④ ,窃 ⑤ 斧也 ⑥ ;颜色 ⑦ ,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 ⑧ 窃斧也。相其谷 ⑨ 而得 ⑩ 其斧。他日 ⑪ 复 ⑫ 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 ⑬ 窃斧者。其邻之子非变 ⑭ 也,已 ⑮ 则变矣;变也者 ⑯ 无他 ⑰ ,有所尤 ⑱ 也。
搞定这个高频词
yóu
1.罪过,过错。引申为指责,归罪,如“怨天尤人”。
2.优异,突出。
3.副词。特别,尤其,更。
①亡:失去。
②意:猜测,怀疑。
③邻之子:邻居的儿子。
④行步:走路。
⑤窃:偷。
⑥也:语气助词,用于句末,表示判断。
⑦颜色:脸上的神色。
⑧无为而不:没有一样不像。
⑨谷:山谷,山沟。
⑩得:找到。
⑪他日:过些天。
⑫复:又。
⑬无似:不像。
⑭非变:没有改变。
⑮已:通“己”,自己。
⑯变也者:改变的原因。
⑰无他:不是其他的。
⑱有所尤:被偏见所蒙蔽。尤,通“囿”,局限。
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头,他到处找都没找着,就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了。
他悄悄观察邻居儿子走路的样子,觉得像是偷斧头的人,又看邻居儿子的脸色神态,也像是偷斧头的人,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没有哪个地方不像偷斧头的人。丢斧头的人就很生气,心想:哼,这个小兔崽子!我的斧头肯定被他偷了!
可没过多久,这个丢了斧头的人在山谷里劳作时,竟然找到了那把遗失的斧头。原来,是他自己不小心,在干活的时候把斧头给弄丢了。
自从找回斧头,这个人再看邻居的儿子,他所有的言行举止都不像是偷东西的人了,反而怎么看怎么顺眼,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改变的不是邻居的儿子,而是这个丢斧头的人的心态。因为之前被偏见蒙蔽了双眼,所以就胡乱猜测别人的行为,到后来,发现是自己误会了别人,看法当然也就随之发生了改变。
大家不要光觉得这个人可笑,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发生同样的事情。我们的主观意识经常会影响我们对事物的判断,我们经常随随便便就去评价别人。这个故事就是在告诫我们,待人接物不要先入为主, 要多观察、多思考,尽量客观公正地去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