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很难说是一份稳定的工作。只要有能力编出好的剧本,哪怕不是专业人士也能够成为编剧;如果没有能力编出好的剧本,即便是职业编剧也很快会被市场淘汰掉。
从我国的情况看,编剧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
中国很多优秀的影视编剧都是由专业作家担任,如刘恒、刘震云、王朔、邹静之等。
一般说来,专业作家都有较好的文学功底,他们会编故事,会写人物,台词功底也好,他们的很多作品原本就可以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但并不是每个作家都可以成为好的编剧。
虽然都是讲故事,影视剧与小说还是有区别的。优秀的小说并不一定能够拍成优秀的影视剧,如托尔斯泰、鲁迅、普鲁斯特的作品并不一定适合拍成影视剧,而有些没有那么经典的作品改编成影视剧后也能获得成功。有些作家的作品可能对人性挖掘深刻,并不依靠外在情节来吸引观众,风格高雅脱俗,而影视剧是大众化的艺术,更注重商业性。有些作品虽然可能没那么深刻,却更符合市场的需求,受到观众的喜爱。
职业编剧是指专门从事剧本写作并以此为生的人。我国著名编剧有高满堂、兰晓龙、刘和平等,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有较高的艺术素养,懂市场,会讲故事,有一定的创作能力,善于沟通,有良好的专业素质。也有些编剧把写剧本当作谋生的手段,过度强调市场化,仅把写剧本当作“行活儿”来干,长此以往,他们逐渐丧失创作激情,失去了灵性,再难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助理编剧一般没有名气,只靠自己的话很难找到编剧工作,或者不具备独立创作能力,所以会供职于某个著名编剧名下工作室从事与剧本创作相关的工作。很多影视专业毕业的学生都是先从助理编辑干起,等到自己真正具有独立创作的能力并找到合适的机会时,就可能成为独立编剧。
我国有一大批爱好影视的业余编剧,他们是影视行业的后备军。也有不少人最初只是业余编剧,后来也成为了优秀编剧。业余编剧多是非专业出身,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创作。他们从事创作多是出于热爱,很勤奋,也充满激情,其中不乏有才之士,是编剧队伍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编剧就是编故事的人,但并不是只要会编故事就能成为编剧。编故事并不难,人人都会编故事,要编好一个故事却是非常困难的。
编剧的工作不只是编故事,也是在设计产品。产品的主体就是故事,编剧要靠故事打动观众,征服观众,所以编剧不只是在讲故事,也是在与观众进行智慧和情感的较量。
编剧必须了解市场,并把自己的产品放在具体的市场环境下去考量,以便生产出真正被市场需求的产品。
影视剧的消费者是观众,编剧编出的故事是给观众看的。编剧如同一位高明的厨师,根据观众的口味来调配好故事的“味道”,确定什么是故事的主料,什么是故事的配料和佐料,然后按照故事的内在逻辑,把故事讲得“有滋有味”,“烹调”出美妙的精神“大餐”。
影视剧是产品,同时也是艺术。艺术是要揭示人性和人生的,对人性的挖掘越深,对社会的揭露越深刻,艺术价值也越高。所有的艺术,其实都在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面表现我们对于人生的态度,并回答“我们为什么而活着?”“我们应该怎样活着?”这样的问题。
编故事是一门手艺,更是一门艺术。不是所有的故事都能成为艺术,因为艺术原本是一种境界。艺术的功能就是创造美,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能到达美的境界。编剧对人性和人生的理解越深刻,对生活的表现越接近自由的境地,创作出的作品就越可能进入艺术的殿堂。
现今社会,编故事越来越像一门手艺。说是手艺,自然也有技巧,但对艺术来说,最高的技巧就是无技巧。如果一位编剧还在为技巧而苦费心思,那么他还是不成熟的。只有创作者的内心与外部世界融为一体,故事才会融入他的心灵,这时他或许就能进入创作的自由状态。
与小说家相比,编剧更像是一个工种或一门职业。同样都是编写故事,小说家往往比编剧更自由更从容。很多时候编剧的创作是被动的,小说家可以独立完成自己的作品,而编剧只是整个生产流程中的一道工序。
小说家凭着一支笔或一台电脑就可以独立完成创作,花费的也只是个人的时间成本,而电影和电视剧则是工业,需要用演员、场景、道具以及各种生产要素,才能把故事中的剧情在现实中复原出来,这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国内拍一部院线电影要花费上千万元,甚至数亿元;拍一部电视剧少则投资数千万,多则高达数亿元乃至十几亿元。
影视剧是商品,但也是艺术,与一般物质产品不同,它是一种艺术产品,它有灵性。过度的商业化或过度的艺术化都可能损害它的品质。
编剧其实也是在通过故事与观众进行心灵的对话,编剧要通过故事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对人性和人生的理解以及自己所感受到的人生乐趣传达给观众,这种传达也是编剧的自我心灵表达,是编剧的精神修炼过程。真正的艺术其实是艺术家心灵的外化,编剧只有具备艺术家的境界和心态,懂得观众,懂得市场,才有可能创作出真正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只有心才能打动心,编剧应该也必须用心去创作,只有编剧的心与观众产生了沟通,才可能使观众产生共鸣,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可能真正赢得观众,赢得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