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能够把想做的事情坚持下去,就能改变自己的人生。”我想大家对此都会表示赞同。可问题是,如果我们单纯依靠毅力强迫自己改变习惯,就会觉得生活得很痛苦,最终导致我们坚持不下去。因此,要想改变习惯,就要找出妨碍它发生改变的症结。
习惯包括两类,一类是看得见的外在习惯,另一类是看不见的潜藏在思维和情感深处的隐性习惯。 我们可以观察下面的习惯冰山模型,从六个层面分析习惯的深层构造。
第一个层面是行为层面。在习惯冰山模型中,“不能付诸行动”“坚持不下去”等表面现象就是暴露在“海面”上的习惯的第一个层面。具体而言,我们要想解决“不能坚持学英语”“不能早起”“戒不了酒”之类的问题,就可以从行为习惯这个层面思考有没有改变的技巧和方法。我将在第一章中为大家介绍26种改变行为习惯的技巧。然而,在更深层面依然存在着妨碍实现“习惯化”的因素。这就需要我们把目光转向习惯冰山模型的第二个层面。
第二个层面是思维层面。我们身边可能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在评价事物时比较极端——要么给0分,要么给100分。这样的人属于极端的完美主义者。有这种思维习惯的人在行动时会以取得100分为目标,因此他们做什么事都会感到很大的压力,行动就会变得迟缓。另外,他们如果在一两天内不能继续下去,就会陷入自我厌恶的情绪中,从而放弃努力。我建议这样的人可以试着改变一下思考问题的方式,避免完美主义,让自己快速行动起来。
第三个层面是情绪层面。就像行为和思维都有各种各样的模式一样,我们的情绪也同样如此。我把这种模式叫作“情绪习惯”。每次谈到习惯这个问题时,我都会强调我们要聚焦于内心的情绪。为什么这样说?这是因为对于快乐的事情,我们都能够继续做下去;对于痛苦的事情,我们则无法持续。那么,怎样做才能用好情绪的力量,将好习惯保持下去?如何才能改掉坏习惯?我们的生活是如何被情绪所驱使的呢?我建议大家可以先尝试分析一下自己的情绪类型。
第四个层面是观念层面。试想一下,是什么催生了情绪呢?用习惯冰山模型理论来解释的话,正是位于第四个层面的“观念”。例如,如果你有“我什么也做不好”“我比别人差”这样的观念,那么占据你内心的情绪就是无力感、自我厌恶感和绝望。这种消极观念所带来的消极情绪会阻止你行动。相反,如果你有“我来做肯定行”“我只要努力就会有结果”这种积极的观念,那么自我肯定感、希望、勇气等正面情绪就会油然而生,并且成为你行动的自驱力。
第五个层面是本质层面。位于习惯冰山模型最底层的是“本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性格气质或自然欲求,即使我们的年龄有所增长,它也很难发生改变。正如俗话说的“三岁看老”,性格气质和自然欲求是与生俱来的,并且从根本上驱使着我们的行动和习惯。
在下面九种欲求中,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有哪些?
● 追求完美。
● 同他人建立良好关系。
● 达成目标。
● 发挥独创性。
● 深思熟虑,做好充分准备。
● 有安全感。
● 有愉悦感。
● 感觉到自己的强大。
● 按照自己的节奏行动。
这九种欲求是人的九种“根本性欲求”,构成了人的欲求的核心部分。我们要成功地塑造微习惯,最大的秘诀就是要向自己的欲求“借力”。以学习英语为例,看重第二种欲求的人只要找到与自己合拍的老师或伙伴,就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看重第三种欲求的人也许在设定托业考试的目标时,就已经燃起了学习的热情;看重第五种欲求的人,则会大力搜集各种学习方法和教材,以便总结出对自己来说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有的人也许觉得塑造习惯只与毅力有关,与欲求没有太大关系。他们总是无视自己的真实欲求,要么采用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要么照搬与自己不同性格的人的做法。但是,请别忘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制胜方法,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真正坚持下去。
第六个层面是环境层面。我们的行为、思维、情绪、观念等深受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的影响。例如,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都有相应的价值观和行动规范,这些都会对我们产生强烈的影响。小时候,我们受到家庭和学校环境的影响;进入社会以后,我们更多地受到公司环境的影响。正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说,我曾经参加过面向社会人士召开的读书会,正是因为接触了日常生活中无法遇到的优秀的人,我才有了提升自己的想法和突破自我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