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六个角度分析组织转型动因

在调研之前,我们的假设是: 大企业病的严重程度决定组织转型的需求程度。 大企业病是随着企业的发展而滋生的,所以我们进一步假设: 企业所在行业的成熟度、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资本属性、营收规模、利润规模、人数规模六大要素会对组织转型的需求产生影响。

通过642个企业样本的调研,我们发现企业所在行业的成熟度、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资本属性、营收规模这四个要素对企业的组织转型需求几乎没有带来变化(见图1A-1)。

图1A-1 六大组织转型动因验证

注:划线部分为没有成立的假设。

资料来源:穆胜企业管理咨询事务所的《2021中国企业平台型组织建设研究报告》。

举例来说,我们原以为处于成熟行业的企业更加标准化,自然需要组织转型。但数据却不是这样反馈的,成熟行业有83.2%的企业需要转型,不成熟行业更是有92.3%的企业需要转型,都很高,与我们所认为的相反。

再如,我们原以为处于生命周期后期的企业会陷入“内卷”,在外部增长乏力的情况下,自然需要组织转型。但数据又非我们所想,企业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都有转型需求,需求占比在29.7%~40%,没有明显波动。

最有意思的是,我还在朋友圈做过一个调研,央企、国企、民企、外企中,哪类企业最有组织转型需求?90%以上的朋友的回复是民企最有转型的需求。结果呢?数据显示,82.1%的民企有转型诉求,但同时92.3%的央企和87.1%的国企有转型诉求。 KRpaasasEjCxj5gF0/QuBnCGN5cNpNpNO2CpjJOp8PmY9rIJUZleZJ6PNqCdRz3n



两个维度看转型迫切意愿

总之,以上面这四个要素为口径,企业的组织转型需求曲线都很平滑,我们总结不出特别的规律。相比之下,人数和利润规模对于转型需求的影响更大(见图1A-2)。

有意思的是,这种影响也没有形成一致性的规律。什么叫一致性规律呢?比如,如果转型需求随着人数或利润规模的增加而增加,形成一条从左下角到右上角的曲线,那我们就可以说,人数或利润越大,企业越需要转型。

实际的数据反馈,随着人数或利润的增加,转型需求只是呈现出波动状态,阶段性上升,很快又会下降。坦白讲,这和我们观察到的老板们的需求状态如出一辙。经常有人很急切地找到穆胜企业管理咨询事务所,说想要做组织转型,商务人员和他们接触上后,双方聊得热火朝天,但对方很快又没了踪影。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怎么一会儿要做组织转型,一会儿又不做了呢?是在戏弄自己,还是在戏弄自己的员工,或者是在戏弄我们咨询机构?

图1A-2 人数和利润规模对组织转型需求的影响

资料来源:穆胜企业管理咨询事务所的《2021中国企业平台型组织建设研究报告》。

接触这类企业久了,我很快搞明白了其中的原因。这部分老板是想把组织转型当作发展中的“解药”之一,希望借此突破管理和经营的瓶颈。但管理显然是个慢变量,见效没那么快,而且过程中投入巨大,很容易被抛弃。所以,老板们对于组织转型方面的诉求来得快,去得也快。

通常,老板们一遇到问题就往组织方面的问题上强行下结论,因为这样的结论很有力——所有的事不行,都是人不行嘛!是我的组织不行,是我的人才不行,不是我的战略不行,不是我不行。这种结论很廉价,所以,他们要做组织转型的话音还未落,马上又跑去做大客户销售去了。

这种行为模式下,还产生了管理的反智主义——“业绩好了,啥都是管理,业绩不好,管理就啥也不是!”这种不连续的需求,正是问题所在。看看华为、海尔这样的常青树,哪个不是一步一个脚印打造出强悍组织的?难道就你的企业牛,两三个月就能把组织转型做好了? KRpaasasEjCxj5gF0/QuBnCGN5cNpNpNO2CpjJOp8PmY9rIJUZleZJ6PNqCdRz3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