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个问题:论文引用(reference)怎么看?

要注意的是,这样以脚注的方式引用,在学术上讲其实并不规范,只是这样更加方便阅读。科学界有很多种引用格式,几乎每一个大的学术期刊都有自己的一套要求。这里我选择的是神经科学领域里一个大家都会看的学术期刊——《神经科学杂志》(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用的标准格式。

这里举个例子,来讲怎么看一条引用(reference)。

这里我“厚颜无耻”地使用了自己第一篇正式发表的论文作为引用的例子。

①开头这一串“Zhao, S., Chait, M., Dick, F.,Dayan, P., Furukawa, S., & Liao, H.-I.”是每个作者的姓氏和名字的缩写。比如我是赵思家,姓氏为“Zhao”,名字的缩写为“S”,所以我就是“Zhao, S.”。在神经科学和其他很多科学领域中,作者的排名顺序非常重要,有时候合作者们还会为此争执不休。每个领域的作者排名方式有点不同,比如说数学和物理领域是按照姓氏的开头字母来排的。比如我姓赵,那我基本上回回都会被排在最后一个。但在神经科学和心理学领域,我们采取不同的策略:第一作者(first author)和最后一个作者(last author)往往是最重要的。第一作者往往是进行这个研究的博士生或是博士后,比如这篇文章是我写的,里面的实验也是我做的,所以这篇文章我是第一作者,我排在最前头。最后一个作者一般为第一作者的直系导师,这篇文章的想法和一些方向可能是由这个人定的。

在我的这篇论文中,最后一个作者其实并不是我的导师,而是我们的合作者。我的导师(Chait, M.)被排在了第二作者的位置,第三作者是我的另一位博士导师(Dick,F.)。这背后的原因相当复杂,这里不赘述。但为了平衡,我的导师成了本篇论文的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什么是通信作者呢?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有什么问题,或者想要合作,就要找这个作者。这个位置比第一作者和最后一个作者更为重要。一般情况下,第一作者也是通信作者,偶尔,最后一个作者是通信作者。而当你看到一篇论文的通信作者不在这两个位置,可以想象在发表这篇论文前,作者们肯定是斯文地“撕”过一圈了,这也算是科学发现背后的一些故事吧。

②“(2019)”括号中的数字是这篇论文发表的年份。

③后面跟着的这句话“Pupil-linked phasic arousal evoked by violation but not emergence of regularity within rapid sound sequences”是论文的题目。

④再后面“Nature Communications”是这篇论文发表的杂志,这里是《自然》的子刊《自然·通信》。什么是子刊呢?就是附属杂志的意思。《自然·通信》的级别比《自然》低,但它们隶属于同一个出版社。有些杂志,比如说《自然》《科学》,它们不分学科,只要是能够震惊科学界的发现都会发表。如果你的发现上不了这两个杂志,那么可以考虑在它们的附属杂志上发表。《自然·神经科学》和《自然·人类行为》是《自然》旗下另外两个与神经科学有关的子刊。《自然·通信》不分学科,有点像是低配版的《自然》。

⑤最后几个数字是指引用自2019年的第几期杂志,杂志的第几页。现在用处不大了,因为我们几乎不看实体的杂志,全是在网上看论文,这些信息完全就是几十年前网络还不发达时留下来的传统而已。 455MwccDQBbxDgfrgzXh05ElZ26EYENztWLQ/5W2iHIf3cTxjG4739+IH9PZma9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