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个问题:这本书里的内容是否值得信任?

你最近遇到过“假新闻(fake news)”吗?

在过去,我可以认准某些老牌报社作为“权威”“真实”的渠道,但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假新闻也得到了爆发式的成长。或是因为没有新闻可以报道,或是为了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混口饭吃,抑或是信息扩散已经没有门槛,现在我们接触的大多数信息,其真实性,实在是难以判定。有些假得离谱,但还是会被广泛传播,很多人对其深信不疑。我有个记者朋友开过一个玩笑:“你觉得我说的是假的,那等你办一个阅读量更大的公众号来喷我啊。”这虽然是个玩笑,但细想真的挺可怕的。

如何判定一条信息是否真实?这里我引用一下英国德比大学的心理学副教授威廉·戈登(William Van Gordon)针对“如何识别假新闻”的五条建议。

当你在阅读一条新闻时,先停下来,思考一下:

1.这条信息的来源是什么?是否可靠?

2.带着批判性思维看待它,试着跟它抬杠。

3.想一想有没有什么细节这条新闻没有提到。大多数假新闻——假信息也类似——会故意遗漏一些细节,因为它是假的,所以经不起推敲。

4.如果有引用原话,确认来源是否有名有姓,是否真实存在,或是能否为他说的这句话负责。

5.看看图片是不是假的。如果你能用Google,可以试着将图片上传到“Google Image”上,看看这张图片的出处在哪儿,是不是被挪用的。

虽然这都是针对识别假新闻的建议,和这本书讲述的科普内容有一定的区别,但思路上是一致的。

其实科普内容特别适合在线上传播,那为什么我要做纸质书呢?因为科普类纸质书有一个特点,既是它的死穴,也是它的生命力所在,就是它慢。

毫无疑问,这是纸质书天生的弊端。科学知识日新月异,一本书印刷出厂,到你手里时,里面有些知识可能就已经被新的发现给推翻了。这也是知识的宿命。

不过与此同时,这个特点也让它成了一个筛子。这个筛子,不仅筛了信息,还筛了人。

筛信息是指什么呢?是把那些不成系统、站不住脚、不够重要的信息给筛掉了,只保留核心和能挂在核心上的内容。平时我在网上写科普文的时候,写出来的文章其实更像是评论。我会把我对这个知识点所了解的全部内容展示出来。因为读者想看的,就是从一个点去扩散到一个面。但写书不同,是知道物体有几面后,我再去选那几个关键点。这从一本书到底是“越写越长”还是“越写越短”就能看出来。我的第一本书《大脑使用指南》(2016年出版)比较幼稚,内容很散,当时我也没有经验,每一稿都比前一稿更长,因为我老想加新内容。但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越写越短,因为写完所有内容后,重读时我发现只要安排好阅读顺序,有些内容其实不用多废话,提一嘴就可以了。这一点在这本书后半部分非常明显,因为前面都铺垫好了,到内啡肽那一章时,就可以特别浓缩,一句话一个知识点都没问题,不需要过度解释,也没有必要各种信息都来大杂烩。这样,我在这本书里呈现的内容,都是经过筛选的,而不是评论式的。

筛人又是指什么呢?我曾收到过评论,抱怨文章最后的参考文献列表太长,看着就“性冷淡”。在那之后,在线上写科普文时,我会尽量将论文引用“无痕化”,要么在文内只是稍微提及,要么放在文章最后,只列出关键引文。但纸质书不一样,它天生就是一道壁垒,愿意打开这本书的人,一定会更想获得这份知识,也会对信息的严谨度有更高的期待。在这本书中,我将所有发现的来源都标注了出来,这些来源都是正规的、高质量的、通过同行审核的研究论文。我将每篇论文的详细信息都按照标准的引用格式放在了当页的脚注中。我相信打开这本书的人,不会讨厌这些脚注。更重要的是,这本书有可能会激发你对某些问题的好奇心,让你继续探究下去,我得让内容经得起搜索,经得起考验。

我决定以后写每一本书,都要在开头问这样一个问题:“这本书里的内容是否值得信任?”我希望每一位打开这本书的读者,向我、向出版社、向自己,都问一遍这个问题。 pxkpovhskaYNtHicnZFi8e6rC9YxTsTxdEC/DzzJE5aG30RQ5t5LNqEGeTfsB24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