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机会是让步得来的

现在不景气,你给予对方一点利益,待情况好转后,对方一定会把这种好处还回来。

——金宇中

□ 放弃无意义的固执

固执对于商人来说是一种危险的脾气。很多时候,顽固坚持已经毫无前景的目标而不思改变是愚蠢的行为。

当你确定了目标以后,下一步便是鉴定自己的目标,或者说鉴定自己所希望达到的目标。如果你决心做一下改变,就必须考虑到改变后是什么样子;如果你决定解决某一问题,就必须考虑到解决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是什么。实在不行,一定要果断地放弃无意义的固执。

当描述了理想中的目标以后,你必须研究一下达到该目标所需的时间、财力、人力的花费是多少,你的选择、途径和方法只有经过检验,方能估量出目标的现实性。你或许会发现自己的目标是可行的,否则,你就要量力而行,修改自己的目标。

有许多满怀雄心壮志的人毅力很坚强,但是由于不会进行新的尝试,因而无法成功。请你坚持你的目标吧,不要犹豫不前,但也不能太生硬、不知变通。如果你的确感到行不通的话,就尝试另一种方式吧。

那些百折不挠、牢牢掌握住目标的人,都已经具备了成功的要素。

你可以告诉自己“总会有别的办法可以办到”。每年有几千家新公司获准成立,可是5年以后,只有一小部分仍然继续营运。那些半路退出的人会这么说:“竞争实在是太激烈了,只好退出为妙。”真正的问题在于他们遭遇障碍时,只想到失败,因此才会失败。

你如果认为困难无法解决,就会真的找不到出路。因此一定要拒绝“无能为力”的想法。

也可以先停下,然后再重新开始。我们时常钻进牛角尖而不知自拔,因而看不出新的解决方法。

成功者的秘诀是随时审视自己的选择是否有偏差,合理地调整目标,放弃无谓的固执,轻松地走向成功。

有两个贫苦的樵夫靠着上山捡柴糊口,有一天,在山里发现两大包棉花,两人喜出望外,棉花价格高过柴薪数倍,将这两包棉花卖掉,足可供家人一个月衣食无忧。当下两人各自背了一包棉花,便欲赶路回家。

走着走着,其中一名樵夫眼尖,看到山路上扔着一大捆布,走近细看,竟是上等的细麻布,足足有十多匹之多。他欣喜之余,和同伴商量,一同放下背负的棉花,改背麻布回家。

他的同伴却有不同的看法,认为自己背着棉花已走了一大段路,到了这里丢下棉花,岂不枉费自己先前的辛苦,坚持不愿换麻布。先前发现麻布的樵夫屡劝同伴不听,只得自己竭尽所能地背起麻布,继续前行。

又走了一段路后,背麻布的樵夫望见林中闪闪发光,待近前一看,地上竟然散落着数坛黄金,心想这下真的发财了,赶忙邀同伴放下肩头的麻布及棉花,改用挑柴的扁担挑黄金。

他的同伴仍是那套不愿丢下棉花,以免枉费辛苦的论调,并且怀疑那些黄金不是真的,劝他不要白费力气,免得到头来一场空欢喜。

发现黄金的樵夫只好自己挑了两坛黄金,和背棉花的伙伴赶路回家。走到山下时,无缘无故下了一场大雨,两人在空旷处被淋了个透。更不幸的是,背棉花的樵夫背上的大包棉花,吸饱了雨水,重得完全无法再背得动,那樵夫不得已,只能丢下一路辛苦舍不得放弃的棉花,空着手和挑黄金的同伴回家去。

一个非常干练的推销员,他的年薪有六位数字。很少有人知道他是历史系毕业的,在干推销员之前还教过书。

这位成功的推销员这样回忆他前半生的道路:“事实上,我是个很没趣的老师。由于我的课很沉闷,学生个个都坐不住,所以,我讲什么都听不进去。我之所以是没趣的老师,是因为我已厌烦教书生涯,觉得教书毫无兴趣可言,但这种厌烦感却在不知不觉中也影响到学生的情绪。最后,校方终于不与我续约了,理由是我与学生无法沟通。当时,我非常气愤,所以痛下决心,走出校园去闯一番事业。就这样,我才找到推销员这份胜任并且愉快的工作。

“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果我不被解聘,也就不会振作起来!基本上,我是很懒散的人,整天都病恹恹的。校方的解聘正好惊醒我的懒散之梦,因此,到现在为止,我还是很庆幸自己当时被人家解雇了。要是没有这番挫折,我也不可能奋发图强起来,闯出今天这个局面。”

坚持是一种良好的品性,但在有些事上,过度的坚持,会导致更大的浪费。

历史上的永动机,就使很多人投入了毕生的精力,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在一些没有胜算把握和科学根据的前提下,应该见好就收,知难而退。

有人认为:如果没有成功的希望,屡屡试验是愚蠢的、毫无益处的。

诺贝尔奖得主莱纳斯·波林说:“一个好的研究者知道应该发挥哪些构想,而哪些构想应该丢弃,否则,会浪费很多时间在差劲的构想上。”有些事情,你虽然用了很大的努力,但你迟早要发现自己处于一个进退两难的地位,你所走的研究路线也许只是一条死胡同。这时候,最明智的办法就是抽身退出,去研究别的项目,另外寻找成功的机会。

牛顿早年就是永动机的追随者。在进行了大量的实验之后,他很失望,他很明智地退出了对永动机的研究,在力学中投入更大的精力。最终,许多永动机的研究者默默而终,而牛顿却因摆脱了无谓的研究,在其他方面脱颖而出。

在人生的每一个关键时刻,人们都应审慎地运用智慧,做最正确的判断,选择正确方向,同时别忘了及时检视选择的角度,适时调整,放弃无谓的固执,冷静地用开放的心胸做正确抉择。每次正确无误的抉择都将指引你走在通往成功的坦途上。

有的人失败,不是没有本事,而是定错了目标,成功者为避免失败,应时刻检查目标是否合乎实际、合乎道德。

抛弃固执,放开无意义的目标,也许机会就来了。

□ 让生意以迂为直

有精明的商人自然也有精明的顾客。面对有些顾客的不合理要求,商家不妨以迂为直,让一步,同时给自己和顾客一个机会,趋利避害,让生意更加顺畅。

百货公司的柜台前站着一个要求退货的顾客,态度很是坚决。

“这件外套我买回去后,我的丈夫不喜欢这个颜色,觉得样式也一般,我想我还是退掉的比较好,我可不想让他不高兴!”女顾客说。

“可是上面的商标都已经脱落了……”售货员在检查退回来的衣服时发现上面的商标已经被磨掉了,而且细心的她还发现外套上有明显的干洗过的痕迹。

“哦……我记得当时买走的时候好像就没有……我保证我绝对没有穿过……因为我丈夫一见到它就说它难看,我再没有碰过它,直到今天我把它送来!”女顾客依然坚持要求退货。

看着上面干洗过的痕迹,售货员随机应变地说:“是吗?您看会不会是这样?是不是您的家人在干洗衣服的时候把衣服拿错了……您看,这件衣服确实有干洗的痕迹……”售货员把衣服出示给顾客看,“这衣服本来就是深色,脏不脏很难看出来,说不定误拿了……我家也有过一次这样的情况。”说完,售货员温和地笑了。

顾客一看,只好也跟着笑了,说道:“啊!一定是我家保姆送错了……不好意思……”

如果售货员直接说:“一看这干洗的痕迹就知道你穿过了……”一场争执是难免的。这样直截了当地揭穿别人,虽然也能达到目的,但是即使顾客当时承认了,以后也会不好意思再来光顾。而机灵的售货员用迂回的方法,不仅顺利解决了问题,又让顾客心悦诚服。

迂回表达不能不说是文明和智慧的表现。

生意场上,顾客和商家、商家和商家之间难免会因为各自的利益而发生争执、纠纷、误会,甚至更严重的结果。

特别是年轻的商人难免冲动,喜欢争得口边的胜利。若是自己理亏,吃了亏,就一定会争强好胜,力争在口头上和表面上把损失弥补回来,求得心理平衡;若是自己在理,那就更了不得,一定要据理力争。有理不会饶人,无理还要辩三分,不把别人整得口服心服是不会放过的。

这样一种直接而激烈的辩论虽然不必花费心思,字斟句酌,并且省事省时,也未尝不可作为一种方法。但是,这并不是一个商人处理生意纠纷的技巧。做生意不能伤了和气,和你利益无关的不用太在意,甚至可以放弃自己的立场,不要争一时之短长。通俗一点说,不要和别人争论是白猫,还是黑猫,只要别人认同这只猫可以捉到老鼠,生意就成交。

迂回之术需要你积点口德,不指桑骂槐,不话中含刺;心存偏见,先入为主最是要不得;开门见山,单刀直入是一大忌;最好的办法是三思而后言,心态平和;别人激动,你不妨温和;对方噼里啪啦,你最好沉默无声;别人一言九“顶”,你不妨以一“挡”十。一个无伤大雅的小错误,既然你承认了对方的难堪就随之解除了,火药味也淡化了。

生意追求“和”与“谐”,以迂为直是一个很高的手法,还需要你好好修炼。

□ 让步之后抓机会

机会往往是一些人的机会,而不是某个人的机会。当一个能够大大提升人生事业的好机会来临时,必然会有很多人跳起来争抢,就看谁出手更快,腕力更强。机会也有自己的坏脾气,它往往让人先做出让步才肯光顾,这时就要看商人的气魄了。

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是中学时代的好友,都擅长编写电脑BASIC语言程序。他们的目标是:利用BASIC带来商业利益。

不过,在普及率极低的大型电脑时代,他们利用编程天才创造商业利益的机会极少。

有一天,保罗·艾伦在《大众电子学》的封面上看到一则广告:世界上第一部微型电脑,堪与商用型相匹敌。

艾伦马上意识到:微型电脑一旦出现,就可能像电视机一样普及到每个家庭,对软件的需求将无穷无尽。到那时,他们这些编程天才的前途将妙不可言。

艾伦马上跑到哈佛大学,找到正在这里就读的比尔·盖茨,将这个消息告诉他,并且说,谁第一个为世界上第一台微型电脑提供软件,谁就将占得先机。盖茨深有同感。他俩立即给这台电脑的生产者——微型仪器公司的老板罗伯茨打电话,表示愿意为这台电脑提供软件。罗伯茨告诉他们:至少有50个人对他说过类似的话,而他只想看结果,谁最先向他提供成熟的语言,他就跟谁做生意。

盖茨和艾伦都知道,在美国,像他们一样的软件天才多不胜数,人人都想要这个机会。他们必须立即行动,抢先把这个机会抓在自己手里。一连八个星期,两人在哈佛大学的电脑房里埋头苦干,夜以继日地编写程序,每天只睡一两个小时。力不能支的时候,就躺在工作台后打个盹。一醒过来,又接着干。

由于竞争对手很多,一旦别人抢了先,他们所有的辛苦都将付之东流。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人也许会迟迟疑疑,不敢倾力投入。但盖茨和艾伦从不考虑失败的损失,他们只考虑如何成功。

经过几周连续奋战,他们的程序终于编制成功,并顺利地跟罗伯茨签订了合作协议。以此为契机,他俩合作成立了一家公司,这就是今日称霸软件世界的微软公司。

任何一个好机会,都产生于超常规的事件中,需要付出超常规的努力以获得超常的利益。如果它像薪水一样付出一分便获得一分,就不是一个好机会。它对我们惯常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甚至对我们认可的价值观都可能是一个挑战,我们需要以非常规的心态去看待它,并接纳它。

当微软还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时,有一天,IBM公司忽然派来两位特使,商谈合作事宜。IBM是一家拥有数十万员工的老牌公司,被誉为“蓝色巨人”。在通常情况下,IBM是不会主动找微软这种小公司合作的,只因它最近在开发一款新电脑,急需与之配套的软件,打听到微软公司的软件技术比较领先,这才前来俯就。

为了制造轰动效应,IBM对这项计划制定了严格的保密措施。所以,IBM特使在与比尔·盖茨洽谈合作之前,首先要求他在一份保密协议上签字,协议声明:微软公司不得将此项机密告知任何第三方,否则要承担一切责任;但IBM公司对微软公司的任何机密都不感兴趣,因此也不承担任何保密责任。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不平等条约”。尽管盖茨尚不知道“此项机密”到底是何机密,还是毫不犹豫地签了字。因为他知道,跟IBM合作的机会不是天天都有,而他现在还没有资格跟这个“蓝色巨人”谈平等的问题。

软件的运用要以操作系统作为平台,当时微软使用的操作系统CP/M的版权,属数字研究公司的基尔代尔教授所有。IBM特使得知此情,为免版权麻烦,便撇下微软,直接找基尔代尔教授去了。

正当盖茨为失去这个大好机会十分懊恼时,过了几天,IBM特使又返回来,重新提出跟微软合作,令盖茨喜出望外。原来,数字研究公司难以接受那份不平等的“保密协议”,他们对合作的理解是:平等互利。如果不平等,还谈什么合作?所以,他们要求IBM方面对协议的有关条款进行修改。IBM认为数字研究公司没有诚意,又回来跟不要平等只要合作的比尔·盖茨谈合作,并最终达成了协议。

在软件设计过程中,根据IBM的保密计划,微软员工不得不在比牢房还要封闭、像蒸笼一样闷热的密室里工作,还要遵守其他种种禁令。对这些苛刻的条件,盖茨都一一答应。

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IBM的新型电脑一上市就大获成功,狂销50万台,一举击败“苹果”等知名电脑,独占鳌头。微软公司也一夜成名,在同行中一举获得领先地位。这为它日后称霸软件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基尔代尔教授不坚持那所谓的平等而与IBM合作的话,今日的世界首富或许就是他了。事实证明,做生意不懂让步就没有机会。

□ 让步换来合作

俗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人是一种好出名的动物。这是因为名声是一种无形资产,它能通过各种方式转化为有形的利益。把出名的机会让出来,就会有许多爱名者主动与你合作。

安德鲁·卡内基年幼时,父母从英国来到美国定居,由于家境贫寒,没有读书学习的机会,13岁就开始当徒工了。

卡内基10岁时,无意中得到一只母兔子。不久母兔子生下一窝小兔。由于家境贫寒,卡内基买不起饲料喂养这窝小兔子。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请邻居小朋友来参观他的兔子,小朋友们一下子喜欢上了这些可爱的小东西,于是,卡内基宣布,只要他们肯拿饲料来喂养小兔子,他将用小朋友的名字为这些小兔子命名。小朋友出于对小动物的喜爱,都愿意提供饲料,使这窝兔子成长得很好。

卡内基长大成人后,通过自身努力,由小职员干起,一步步发展,成为一家钢铁公司的老板,步入了钢铁工业的大门。有一次,为了竞标太平洋铁路公司的卧车合约,卡内基与竞争对手布尔门铁路公司铆上劲了。双方为了得标,不断削价火并,没过几天便到了无利可图的地步。

一天,卡内基到太平洋铁路公司商谈投标的事,正巧在纽约一家旅馆门口遇上了布尔门铁路公司的老板布尔门先生。“仇人”相见,按一般情况,应该“分外眼红”,但卡内基却主动上前向布尔门打招呼,并说:“我们两家公司这样做,不是在互挖墙角吗?结果对谁都没有好处。”

接着,卡内基向布尔门提出彼此尽释前嫌,携手合作的建议。布尔门见卡内基一番诚意,觉得有道理,但他却不同意与卡内基合作。

卡内基反复询问布尔门不肯合作的原因,布尔门沉默了半天,说:“如果我们合作的话,新公司的名称叫什么?”

卡内基一下明白了布尔门的意图。他想起了自己少年时养兔子的事。于是,卡内基果断地回答:“当然是‘布尔门卧车公司’啦!”卡内基的回答使布尔门有点不敢相信,直到卡内基重复了一遍,布尔门才确信无疑。就这样,两人很快就达成了合作协议,取得了太平洋铁路卧车的生意合约,结果当然是“双赢”——布尔门和卡内基在这笔业务中,都大赚了一笔。

几年之后,随着资产的不断壮大,卡内基在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盖起了一家钢铁厂,专门生产铁轨。当时美国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是铁轨的大买主,卡内基把这家新盖的钢铁厂取名为“汤姆生钢铁厂”。果然,这位董事长非常高兴,卡内基也顺利地取得了他稳定、持续的大订单。就这样,卡内基让自己的事业发展壮大起来,最终成为赫赫有名的“钢铁大王”。

学会甘居幕后,毕竟名利双收的事是不多的,将名让给别人,自己得利就行了。等到将来财大气粗时,不想出名都难。今日,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有个卡内基,而知道布尔门和汤姆生的人又有多少呢? NW+GHYfz/gSENXb4WTun9gS75O8WFKA/z4JXNtafqgZm7H+Il7RoQFwxhapGpei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