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总是戴着面具面对世界,总有一天面具下会是一具空壳。
有些人可能习惯了戴着面具生活,他们煞费苦心地掩盖自己的某些不足和缺陷、身世和背景,或是将自己置身于一个虚幻的境界之中,这是非常无知和自卑的。这些人企图以一个十全十美、无所不能的形象出现在别人面前,以此来博得大家的爱戴和尊敬,殊不知,这样做是徒劳无益的,到头来反而还会使自己落到非常尴尬的境地。因为假的、虚的东西,总是非常短命的,就像海市蜃楼再壮观总会消失一样,虚伪就如同大雪覆盖下的荒原,春天到来,冰雪融化,贫瘠、荒凉的面貌就会暴露无遗。
有一位女子,出身一个平常的家庭,做一份平常的工作,嫁了一个平常的丈夫,有一个平常的家,总之,她十分平常。
忽然有一天,报纸大张旗鼓地招聘一名特型演员,演王妃。
她的一位好心朋友替她寄去了一张应聘照片,没想到,这个平常女子从此开始了她的“王妃”生涯。
太艰难了,她阅读了大量的关于王妃的书籍,她细心揣摩王妃的每一缕心事,她一再地重复王妃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
不像,不像,这不像,那也不像!导演、摄影师无比挑剔,一次又一次让她重来……
现在,女子已能驾轻就熟地扮演“王妃”了,进入角色已无须费多少时间。糟糕的是,现在她想要回到那个平常的自己却非常困难,有时要整整折腾一个晚上。每天早晨醒来,她必须一再提醒自己“我是××”,以防止毫无理由地对人颐指气使;在与善良的丈夫和活泼的女儿相处时,她必须一再地告诉自己“我是××”,以避免莫名其妙地对他们喜怒无常。
女子深有感触地对人说:“一个享受过优厚待遇和至高尊崇的人,回复平常实在太难了。”
说这话时,她仍然像个“王妃”。
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许多人都是这样被“戏装”异化了,以至于曲终人散后,还卸不下妆来,也找不到自己。蓦然回首,那些希冀着的,仍需希冀,那些渴盼着的,仍需渴盼。唯独改变了的是自己的本性。扪心自问:“我是否在意过自己最真实的内心世界?尊重过自己的本性?”心真的会告诉我们那个最真实的答案。
他是个上了年纪的补鞋匠,铺子开在城市偏僻的角落里。有个作家拿着鞋子去请他修补,他抬了抬头,说:“我没空。拿去给大街上的那个家伙吧,他会立刻替你修好的。”
可是,作家早就看中了他的铺子。只要看他工作台上放满了皮块和工具就知道,他是个巧手的鞋匠。
“不,”作家回答说,“那个家伙一定会把我的鞋子弄坏的。”
“那个家伙”,是指替人即时钉鞋跟和配钥匙的人,“他们根本不大懂得修补鞋子或配钥匙。他们工作马虎,替你缝一回便鞋的带子后,你倒不如把鞋子干脆丢掉。”
鞋匠见了作家的态度,笑了起来。他把双手放在蓝布围裙上擦了一擦,看了看鞋子,然后叫作家用粉笔在一只鞋底上写下自己的名字,说道:“一个星期后来取。”
作家将要转身离去时,他从架子上拿下一只极好的软皮靴子,得意地说:“看到我的本领了吗?连我在内,市里只有三个人能有这种手艺。”
作家走出了店门,走上大街,觉得好像走进了一个簇新的世界。有一瞬间他甚至觉得,那个老鞋匠仿佛是古代传说的世外高人——他说话不拘小节,脾气有些古怪,最特别的是,他并不对于自己的身份感到惭愧,而是对自己的技艺深感自豪。他,活得很洒脱,也很真实。
很多人都在自己的朋友圈里晒房子、晒车、晒名表,等等,以此来彰显自己的财富和身份,甚至有些人本身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也要借着别人的房子、站在别人的车前、戴着别人的手表来“装”一下,不知道他们会不会觉得自己活得很累。如果这个老鞋匠也有微博的话,想必他晒的一定是自己的手艺吧。
一个人,无论他现在做着什么样的工作,过着怎样的生活,只要他尽心尽力,忠于职守,除了保持自尊之外别无他求,那么,他就是活得真实而高贵的。
人,活着不是装给别人看的,不是为别人的观念而活着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为什么要让别人肯定,自己心里才会舒服呢?莫不如活得真实一些,也许我们身上穿的不是金缕玉衣,戴的不是翡翠玉石,但我们的内心深处,同样可以拥有一种坦然,一种摆脱一切伪装的自在。
我们要活得真实一些,去面对现实,面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只有这样,我们才会稳下心来,为自己的理想与生活去打拼,才能展现出我们自己真正的实力;也只有这样,我们的腰杆才能直直地挺起,才不会在朋友面前谈到自己时,心里发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