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好为人师是假聪明

有一个汉子,有一天扛着一根长竹竿进城去办事。他兴冲冲地赶到城门口,先把竹竿竖着拿,结果上下两头顶着城墙进不去,想了想又横着拿,左右两边又顶着城门,还是进不去。汉子急了,气喘吁吁抓耳挠腮地想了老半天,也不知如何才能拿着竹竿进城。正在此时,有一位白发银须的老者慢慢踱来,见此状况便热心地对汉子说:“鄙人不是圣人,然所经历过的事颇不少,像这点小事倒还知道怎么办,我教你吧,你何不取一锯将其从中间锯断之后再进城呢?”汉子恍然大悟,笑嘻嘻地借了一把锯“刷刷”就把竹竿给锯断了,对老者左揖右谢,欢欢喜喜地拿着锯断的竹竿进了城门。

这位汉子固然十分愚蠢,只知横拿竖拿竹竿,却不知还可以直着竹竿进城,可是那位老者则更为可笑,虽然自己谦称“非圣人”,但又说“经历的事不少”,显示其见多识广,完完全全可以教这个蠢材如何拿竹竿进城,可是他教的却是更愚蠢的办法——“取锯中截而入”,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生活中有许多人总以为自己很聪明,博学多才,经验丰富,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而且若不能把自己的经验告诉别人或教诲别人,就觉得浑身不自在,心中颇为难受。因为不对人指指点点,自我的“博学”、“经验”就难以显现于人们面前。就难以赢得其他人的赞美和敬佩。

事实上,这种想法和做法只能导致别人的反感和厌恶。

“好为人师”也许是人的一种天性,连小孩子都有自我兜售的欲望。“好为人师”是自显高明的表现,在无形中抬高了自己、贬低了别人,这在社交中很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相反,在人群中,坦露你的“愚蠢”无知以别人为师,不但可以满足对方的优越感及虚荣心,而且也能学到知识,增长见识,可收到一箭双雕的奇效。

在社会生活中,“好为人师”显然不是件好事。这里的“好为人师”指的不是“喜欢当老师”,而是指喜欢指点、纠正别人。

有一种人喜欢在工作上指出别人的错误,大肆表白和显示自己的意见,也喜欢在言语上指正别人的缺点,例如,交友方式啦、衣服发型啦、教育子女的方法啦……

这种人有的是出于纯粹的无意识,对旁人的错误无法袖手旁观;有的则是自以为是,认为别人的观念有问题,只有他的观念才是对的,喜好出风头。

不管基于什么心态,也不管你的意见是对是错,是好是坏,一旦你主动提出来,你就犯了社会生活中的忌讳——侵犯了人性里的“自我”!

要知道,每个人都在努力建立一个坚固的自我,以掌握对自己心灵的自主权,并经由外在的行为来检验自我强固的程度。你若不了解此点而去揭露他所谓的错误,他会明显地感受到他的自我受到你的侵犯,有可能不但不接受你的好意,反而还采取不友善的态度。尤其在工作方面,你的热心根本就是在否定他的智慧与能力,甚至他还会认为你是在和他抢功劳,总之,他是不大领情的。

所以,“好为人师”是人际关系的障碍。如果你非要“为人师”不可,则必须建立在以下几个基础上才行:

你基于“义”而提出,而对方又愿意领情,心甘情愿接受你的意见。但不接受的可能性也相当高,这是人性,没有什么道理好说。

你在对方心目中够分量。所谓“人微言轻”,如果他一向敬重你,那么他有可能接受你的意见,但表面听从,私下不理的可能性也很高。如果分量不足,那就别自讨没趣。

你是他的长辈或上司。基于伦理及利害关系,他有可能接受你的意见,但也不尽然。

总而言之,人都有排他性,也有虽然知道不对也要做下去的比较朦胧的“人本”意识,这是他个人的选择。因此,与其好为人师地“招惹麻烦”,不如“拜人为师”求自己成长,引发别人反感的事最好少做或者不做。这也是懂得藏心术的精妙所在。 3pHJ7aABID5gMAJ3DiG38l23LE9n6jDygovzkJGB2jzsfOw1PgJv2EhwdlcAVQb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