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朱元璋
因人制策终成一代帝王

朱元璋有“乞丐皇帝”之称。他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幼年时曾给人家放过牛,并结识了徐达、汤和、周德兴等人。公元1343年,濠州一场瘟疫,夺走了他大部分亲人的性命。为求生存,他被迫与仅存的二哥、大嫂、侄儿分开,各自逃生。后来,他来到了皇觉寺,做起行脚僧。

及至此时,朱元璋的人生可谓受尽苦难、颠沛流离,是时,谁又能想到这样一个落魄之人会君临天下呢?农民起义爆发后,朱元璋作出了影响其一生的抉择——投奔气势如虹的起义军,他从军队底层做起,逐渐建立起威信,拥有了个人军队,身边聚集了一群卓越的文臣武将(徐达、刘基、常遇春、李善长等)。此后,朱元璋南征北讨,一面与元朝军队作战、一面与各路豪杰逐鹿中原。其中,对朱元璋威胁最大的莫过于陈友谅和张士诚。但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朱元璋硬是凭着过人的谋略以及手下“能人”的辅佐,将敌对势力一一消灭,成就了大明江山的版图,成为中国历史上又一位出身卑微的开国皇帝。

提到朱元璋,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这是个酷爱诛杀功臣的暴君。其实,抛开这点不说,朱元璋还是一个很有能力的皇帝的。在此,我们单从朱元璋应对张、陈二人的策略上,便可以领略到他过人的才智。

元朝末年,刘福通领导红巾军北伐,元军主力无法南顾,处于长江中下游的各路起义军都趁机扩张自己的地盘,从而逐步形成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三大势力。经过红巾军起义的打击,元军主力已严重削弱。战争已由推翻元朝统治转为群雄逐鹿,争夺新的统治权。占据的地盘越大,则兵源、粮草就越丰裕。谁的实力雄厚,谁就有成为新王朝统治者的可能。

当初反元起义的红巾军演变至此,早已无“义”可言,在老百姓眼中,他们是一群争食的虎狼。谁的军队对百姓好一点,百姓就盼望他早日争赢,尽快结束这战祸的噩梦。

朱元璋正是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才完成帝业。

公元1356年3月,朱元璋攻占应天,占领两浙,建立并巩固了以应天为中心的江南根据地,兵精粮足,人才济济,实力大增,和周边其他割据政权的矛盾日益尖锐。

此时,其东北有张士诚,西面有陈友谅,东南有方国珍、陈友定。显然,如不尽快消除这些敌对势力,就无法继续发展进而统一全国。在众多割据势力中,张士诚最富,陈友谅最强。但张士诚狡而懦,陈友谅剽而轻。因此,许多将领都建议先除掉懦弱的张士诚再攻打陈友谅,唯独刘基(字伯温)却对此持不同意见。

刘伯温认为:凡是作战中,所说的防守,是了解自己的结果。知道自己没有作战获胜的可能,那么我军就应该稳固防守,等待敌军出现破绽的时候,再出击打败它,这样就没有不获胜的道理。兵法上说:知道作战不能获胜就应该全力防守。

战争中的“守”绝非单纯意义上的被动防守,守的目的在于等待进攻之敌出现疏漏,而后乘机一击,反客为主。孙子在《孙子兵法·军形篇》中写道:“不可胜者,守也……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故能自保而全胜也。”说的是硬打不能取胜时,就要防守严密。善于防守的人,隐蔽自己的兵力如同深藏于极深的地下,只有这样,既能够保全自己,而又能夺取胜利。战争中的攻守转换,瞬息万变,顺则攻,逆则守,关键在于能否取得最终的胜利。刘伯温总结出知彼则攻,知己则守,是把《孙子兵法》又向纵深推进了一步,把攻守上升到知战的境界之上,充分表现出守战在战争中的重要地位。这种攻守思想对朱元璋夺取天下起了很大的作用。

朱元璋认真听取了刘基的意见,与群臣冷静地分析了竞争对手的情况,制定对策。他们认为:陈友谅傲气十足,张士诚气量狭小;傲气十足的人好生事,气量狭小的人没有远大抱负。假如先攻张士诚,那么,张军就会顽强坚守,东面的陈友谅必然倾全国之兵,围攻过来,使自己处于腹背受敌的艰难境地。反之,先攻陈友谅,气量狭小、无大志向的张士诚肯定拥兵自保,静观其变。陈友谅孤立无援,必败无疑。陈友谅兵败,张士诚则成为囊中之物,唾手可得。

从这种分析出发,朱元璋首先与陈友谅在鄱阳湖摆开战场,张士诚果然袖手旁观。朱元璋以全力对付陈友谅,获得全胜。之后,朱元璋又发兵打败了张士诚,从此再也没有能与之抗衡的力量。朱元璋乘胜进军,向元统治中心大都进发,推翻元朝,建立明朝。

朱元璋出身贫苦,没什么“学历”,为生活所迫给人放过牛、要过饭、当过和尚,可谓穷困潦倒至极。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凭什么能够君临天下?

从历史资料来看,朱元璋其人最为人称道的优点主要有两点:

第一,能够虚心纳谏。明朝建立以前,朱元璋对于下属还是比较“礼待”的。他重用刘基,又收拢了一帮善战武将,这些“能人”每有合理的建议提出,他多能够认真分析、虚心采纳。譬如,朱元璋率军打下徽州以后,老儒朱升的献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便压制住自己称王的强烈欲望,命令军队自己动手生产,兴修水利,减轻农民负担,因而使得部队兵强粮足。这一点,也从侧面反映出他深谙怀柔策略,懂得因人制策,收服民心的高超智慧。

第二,因人制策,相机行事。这一点在上述的历史故事中已然有所体现。朱元璋深知陈友谅、张士诚的性格及其弱点,并能够根据二人的缺陷制定相应的作战策略。所以他才能抓住时机,将其各个击破,成就自己名载青史的宏图伟业。

纵观历史长河,历代兵家对因人制宜的研究最为到家。兵家所说,“怒而挠之”,“亲而离之”,“卑而骄之”就是一个证明:“怒而挠之”,如果敌将性格暴躁,就故意挑逗、辱骂使之发怒,使之情绪受到扰乱不能理智地分析问题,盲目用兵,暴露破绽,进而相机歼灭;“亲而离之”,如果敌军上下亲密无间,情同手足,团结一心,那么,就要利用或制造矛盾,进行离间,使之离心离德,分崩离析,从组织上削弱敌人;“卑而骄之”,如果敌将力量强大,且骄傲轻敌,可以用恭维的言辞和丰厚的礼物示敌以弱,助长其骄傲情绪,等其弱点暴露以后,再出其不意地攻打他。

这就是所谓的“知己知彼”。知己知彼的目的,在于胜彼,战胜竞争对手。为此,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就要根据对手的特点,因势利导,相机行事,即因人制宜。这一点,朱元璋做得很好。 2wSHhhDDYU8u32uSJTd+tol9BEE+9OVM6aSnrcMsD4SbRKhVYDo9XBAxPmXRsRT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