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乱吃药物,影响肝脏的机能

现代人的生活压力非常大,常常为了芝麻大小的事情而着急上火、感冒发烧、焦虑失眠。这个时候,我们千万不可以把病压下去,胡乱吃药,因为用药不当,会对我们的肝脏造成巨大伤害。

在中国,身体出了小毛病,自己为自己开药的人不在少数,有些女性朋友甚至认为自己“久病成医”,殊不知,胡乱用药对身体健康的潜在危害是非常大的。

我有一个朋友,是典型的爱美女性,常常为脸上的痘痘而苦恼,虽然工作繁忙,但仍旧嘱托朋友们为她找些治痘痘的偏方。记得有一次,朋友的同事给她推荐了一个祛痘的良方,全是中草药的配伍,朋友连续服用那个偏方两个星期之后,就觉得腹胀、恶心、食欲下降,尿液呈现出浓茶色,之后赶紧到医院做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朋友的谷丙转氨酶为1800 IU/mL,尿胆红素3个加号,需要立刻住院治疗,被诊断是急性肝衰竭。朋友住院之后病情发展迅速,显示肝性脑病,之后昏迷,最终通过肝移植手术才得以保命。这个例子告诉我们,用药不当很可能会危及你的生命。

实际生活中,不管是口服药还是注射用药,药物进入人体之后都要通过肝脏、肾脏去代谢、解毒,用量过大,或者用药时间过久,都会对肝、肾产生损伤。其损伤程度和药物毒性、剂量有关。尤其是错误地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的时候,损害更大,很可能导致肝细胞坏死,引发黄疸、血清谷丙转氨酶上升等肝功能异常。临床上将其称作药物性肝炎。

药物性肝损害发病机理主要分成两方面,一方面是药物直接毒性作用,这种毒性作用会引发肝损害,这种损害和药物剂量有直接关系,可在体外动物实验中复制,能够预测其发生;另一方面为药物特异性反应,存在个体差异,无法在体外实验中复制,很难预测,发病率高,危害非常大。

现在临床上应用的药物有3000余种,可能会引发药物性肝损害的有1000余种,主要包括:抗生素类,如抗细菌、抗真菌、抗结核杆菌类药物等;肿瘤化疗药物;器官移植者服用的抗排异药物;降脂药;治疗骨关节病、皮肤病的中草药和中成药;某些保健品等。

新药越出越多,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病概率也在日趋增高。

药物性肝、肾损害如果可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那么肝脏、肾脏功能就能够恢复正常。所以,用药一定要保证途径正规,用药前仔细阅读说明书,应当在医生指导下用药。药物不能超疗程、超剂量应用,即使是普遍认为安全的中药和保健品,也不能小视。尽量避免同类药物同时应用,因为用药种类越多,导致肝肾损害的概率就会越大。

患者若用药后转氨酶、尿胆红素等指标出现异常,少尿或无尿、血尿,不明缘由水肿,腰部胀痛,不明缘由血肌酐升高,要高度怀疑药物导致肝肾损害的可能性,应当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及时去正规医院做检查。

如果由于病情需要,患者必须服用某些对肝肾有损害的药物,那么必须适当减少用药剂量,采取相应保护措施。用药期间,患者本身及其家属应时刻关注肝肾变化,出现肝肾损害迹象,要立刻停药,咨询医师。 gKq2EJLfJWiNX2NflBZShra3k1/dPzDZH5eOoBmB8FF988eJhNYF9IU+OXAqUFy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