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季节不同,饮食自然迥异

养生的重点就是适度、全面,将五味黏合在一起,才可激发出生命的活力。食物中的味道越全面,越能汲取五行属性之精华。中国人做菜,讲究的就是五味俱全,把阴阳五行之道融入一粥一饭之中,以达到养生的至高境界。

但是你知道吗,季节与我们的饮食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下面我们先来介绍一下不同季节的适当饮食。

一、春季

春季为万物生发的季节,属木,此时肝气最旺,人的心情也应如同万物那样舒展开来,沐浴的阳光雨露之中。在这个季节,可以尽情地吃喜欢吃的东西,去沐浴阳光雨露,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不用担心发胖,因为此时的心情会顺应季节生发之气,代谢也会加速,吃下去的东西迅速转化为能量,为你提供充足能量。

俗话说得好:“春吃甘,脾平安。”甘味属土,而土养育万物,甘味食物也是我们的主要营养来源。身体虚弱的时候要补,但是不要急着用药补,先看看自己一日三餐的甘味食物充不充足,重要的是主食够不够。

甘味食物不仅仅指甜食,也包括淡味食物,即没有什么味道的食物,如米、面等。甘入脾胃,具有补中益气、调和脾胃之功,米、面、糖类、淡水鱼虾、牛肉、玉米、白薯等均为甘味食品。

甘味可以缓和药物毒性,这也就是为什么多数中药在喝的过程中不能放糖。甘味中的甜味可以缓解疼痛、痉挛、虚寒腹痛、胃痛、头痛、抽筋等。甘味中的淡味具有利尿渗湿的作用,如薏米,眼泡肿或小腿浮肿的人可以多吃些。

土生金,肺属金。所以甘味的东西对肺特别好,能润肺、补肺气、滋肺阴。肺是统管人一身之气的。气虚的人,中气不足、气短懒言、爱出汗、爱疲劳,吃点甘味的东西就有补益的作用。

甘为土,土应四季之气。因此,不管是哪个季节,都以甘味食物为主。尤其是春天,更要多吃,因为春天是生发的季节,而生发的过程需要能量,甘味食物最能补气血;春天肝气旺,木克土,易伤脾,甘味为脾之正味,能补脾。

但是要注意,甘味食物中应以淡味或微甜食物为主,适当的甘味可以补脾,而过甜太腻,会阻滞脾功能。小孩脾胃较弱,应适当吃些东西补脾,但不能多吃,否则会伤脾。孩子应以米饭、面条、粗粮等甘味食物为主,才可养脾、养身。

二、夏季

夏季为属火的季节,在这个季节,人心火也或变得旺盛,此时为养心的关键时期。午后为人体气血循行心经关键时间,此时休息一下可以养好心神,因此,老年人每天睡个午觉就能达到保护心脏的目的。年轻人每天中午也最好小憩一会儿,养足一下午的精神。

当然了,这并不是我所要强调的重点,心和小肠组成了心系,心火温暖血液,推动血液循环,促进小肠将食物转化为营养物质的过程,利于人体吸收。

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感触,经过一个夏天,自己的孩子突然长高了很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到了夏季,小肠功能旺盛,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较多,孩子长身体的速度较快,而夏季也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因为炎热容易厌食,因此,夏季时应当给孩子吃些开胃食物,以保证营养吸收。

人体的脾和胃是一体的,组成了胃系,属土,吃下去的食物经过脾系受纳、消化之后化生为气血。脾有阴阳之分,其中,脾胃阴土,胃为阳土。其中,阴土如同沙地,怕洪水之袭,因此脾喜燥恶湿,如果体内多余水分难以排出,就会形成脾湿。阳土如同旱地,时时灌溉,才得旺盛,因此,胃喜湿恶燥,这也就是为什么胃病患者要多食些粥类。

每到夏季,尤其是长夏,特别湿热,湿气会导致困脾,没胃口,除了环境中的湿气,到了夏季,所食生冷食物比较多,体内湿气比较旺盛,内外交加,脾的功能就会受到限制,出现消化不良、腹泻等症。因此,盛夏季节一定要保护好脾,吃些健脾利湿食物,如荷叶粥,效果非常好。

此外,还可以吃些辛辣食物。很多人都误认为夏季不宜吃辛辣食物,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夏季毛孔张开,人体容易受外邪侵袭,辛味具有发散之功,有助于祛除表邪,防止其在体内作怪。夏季时,人体阳气浮于表面,脾胃相对较寒,吃些辛辣食物可以开胃,促进脾胃功能。同时,辛辣食物具有发汗作用,可以帮助人体散热。

从五行生克上说,夏属火,火克金,即克肺,肺主皮毛,肺气受制,易外感病邪。辛味入肺,可以助肺气,发散解表。

补药之中,补血药当归就是辛味,当归辛温,补血作用非常好;茶辛凉,具有散风明目之功。

三餐之中,调料多属辛味,如葱、姜、蒜、花椒、辣椒、大料、陈皮等,均带有辛味。

三、秋季

秋天属金,秋风一吹,树叶就会落下,到处都是一片肃杀、沉降的景色。秋天为收获之季节,人体也要储备过冬的食物,也就是说,秋天必需进补。那补什么?从哪补起呢?

答案是:补肺。肺和大肠组成的肺系属金,因为它们具有肃降功能,肺气应向下降,一旦肺气不降,反而向上跑,那么人就会咳嗽;大肠主管排泄,也向下走。金要越纯越好,因此肺中不能有杂质。有时人突然咳嗽了,可能不是着凉,而是灰尘通过气管直接进入肺中,肺不能忍受,就会想办法将它咳出来。

初秋补肺气,肺气充足了,营养才能输送到肾,化成精气贮藏在体内。此时,要多吃些补气食物,如鸡蛋、杏仁等,平时气虚,还可用黄芪煮粥喝。深秋要润肺滋阴,保养精气,不能让虚火将其消耗掉。应当多吃些养阴食物,如银耳、枸杞等。

但是要注意,秋季不适合吃辛味食物,因为辛味可以助肺气,肺气和秋气想通,在秋季肺气本就旺盛,再吃辛味,肺气上升过大,会削弱气肃降作用,肺气上逆,容易导致咳嗽等,此外,辛味发汗,秋天天气干燥,人体发汗过多会伤阴。

四、冬天

肾与膀胱组成的肾系属水。肾藏精,肾精化成肾阴,即肾水,滋养着脏腑。膀胱排泄水液,靠的也是肾。肾虚,肾水不足,可能会导致尿频或小便不利。不但影响生殖功能,还会减退脏腑功能。

肾水向上走滋养周身,靠的是肾阳的温热气化作用。因此,补肾并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也不能只补阴,应当根据程度轻重去平补阴阳。

冬季属水,是养肾的好季节,天气严寒,人体内的肾精也会顺应季节封藏在体内,因此,冬季养肾最关键的是不能过劳,尽量减少肾精外泄。还应早睡晚起,以免伤肾。此外,过咸也会伤肾,所以到了冬季应尽量吃淡些。

五脏阴阳中,脾和肾是五脏最需补的两脏,而冬季也是养生的重要季节。 vVTK598NBDPBObpT1iUBxpHID3prDbLbW/r7zj5P53pW2TcsZAdq8NxNYgL0pna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