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心不舒畅,气血怎能顺畅?

中医认为,人体的阴阳气血平衡能够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和功能。如果一个人的情绪不稳定,喜欢烦躁,容易发怒,那么就会让人体的气机紊乱,进而气滞,导致血瘀。而血瘀又会加重气滞,如此循环往复,久而久之,气滞血瘀形成了体内的蕴毒,就会让病气无法顺畅地排除到体外,时间一长,病气将会浸入到骨髓,这样就会造成血液的生成过程出现一些变异,形成难以治愈的血液系统的疾病。

你可以试想一下,在你的内心非常生气和愤怒的时候,你的身体会出现什么的情况呢?当然,你的身体也会处于一种生气和愤怒的状态。那么你继续想一想,如果你的身体处于生气和愤怒的状态下,那么你的气血运行和状况会非常通顺和顺畅吗?答案显然是不可能的。

同样的道理,当你的内心非常的紧张和焦虑,那么你的身体会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呢?很显然,也只能够处于一种紧张和焦虑的状态。当然了,同样的道理,处于紧张、焦虑状态当中的身体,其气血的运行状态也是不可能通畅和顺的。

《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中记载:“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传统中医讲:“怒伤肝,恐伤肾,忧伤肺,思伤脾,喜伤心。”养生专家,王凤仪老人则说:“怨伤脾,恨伤心,恼伤肺,怒伤肝,烦伤肾。”

由此可见,不良的情绪会污染你的气和血。

而且,我们从中医经络学上来看,人体内的气血就好像是大自然当中的河流,“流水不腐”的道理相信大家都知道,人体气血的河流也同样是需要“流动”,简言之就是经络必须保持通畅。

当气血就好像是河流当中的河水一样运行有序,没有受到阻滞而流速非常平稳的时候,才可以让血液保持一种健康的状态。

如果水流遭遇到了拥堵,那么我们必须要去疏通河道,同样的道理,如果血流、气流阻滞,那么也必须消除清瘀,以便气血更加流畅。

中医上将人体免疫力,也就是人体的抗病能力称为“正气”。“正气”不仅可以防御“外邪”的侵犯,而且还能够与侵入人体的病邪进行激烈的斗争。“正气”的防御作用减弱,“外邪”就会非常容易侵入到机体,而导致致病,正所谓中医上面所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一个人的人体免疫力想要增强的话,一方面需要增强体质,也就是我们日常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比如气功、太极拳、跑步、登山等运动,从而让我们的体质更加健康和旺盛,从而增强身体的抵抗能力;另外一方面,保持一个积极而乐观的情绪和。俗话说“气生百病”。不良情绪就是致病的根源,既然如此,我们就需要在日常生活当中保持心情的平静,排除烦恼,千万不要过度的高兴或者悲伤、惊恐等一系列不良情绪都会对人体的脏腑造成损伤。 +pUu3M+74SLZtWK4T8eGBIx/e/iiVEK9xh9b2euGf4kaF700F/YXeFWVzKtJBK3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