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4 “精兵原则”:从一个“先做大还是先做强”的案例说起

除了“阶段性”这个原则,中小企业在人才策略上,还有一个重要的“精兵原则”。

海马服饰公司(以下简称海马服饰)是一家服装类电子商务贸易企业,目前有150名员工(另有仓库员工50名)。公司成立5年,目前营业额1亿元,公司地处湖南长沙。服装电子贸易的细分市场,利润很薄,主要竞争对手营业额都在3亿元左右。但是,对海马服饰来说,市场此时到了一个难得的快速扩张窗口期。海马服饰新的目标是两年到达3亿元的规模。公司CEO T总认为接下来应该招兵买马,把团队规模先同比例增加200%到450名。但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T总——那就是居高不下的离职率。尤其是运营和客服部门,居然分别达到了260%和300%。海马服饰员工构成如表1-3所示。

表1-3 海马服饰人员结构表

对于海马服饰这盘子生意,T总的思路是先把生意规模做大,把业务和人员规模扩起来。他认为公司大了,留人就容易了,离职率自然会降下去。但是,如果我们帮T总简单地算一笔账,就会发现海马服饰有一个关键的问题亟待解决:一共200名员工,支撑起了1亿元的营业额,也就意味着平均每位员工的人效,仅仅只有50万元。

一般而言,这种类型的电商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在营业额的10%~15%。也就是说,T总用于发工资的成本(此处未含社保、公积金等综合成本),也就在5万~9万元/人。这个工资水平在当地仅仅能够招来刚毕业一两年的员工。一旦这些员工干成了熟手,海马服饰没有任何可以供员工晋升、成长的岗位机会,员工只能选择跳槽以升职加薪,离职率居高不下也就理所当然了。

同时,个别部门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工作不饱和”的情况,例如财务部、美工部等部门。在通过对各个部门进行工作量分析之后,T总忽然意识到,原来不少员工到了下午4点左右,手上的活已经干得差不多了,为了不让上级觉得自己没有价值,又“自己给自己”找了不少的工作。比如,美工部的美工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在一些图片的细节上改来改去,而顾客根本无法用肉眼察觉这些改动。而财务部则打着“提高学习能力”的旗号,不少员工都在上班时间准备财会方面的考试。

T总就责问公司HR:为什么放了这么多人进来,导致组织管理完全失控?原来,海马服饰的HR负责人从大公司跳槽而来,习惯了大手大脚的招聘模式,讲究“一个萝卜一个坑”。比如,运营要细分为活动运营、用户运营、店铺运营、产品运营、渠道运营;财务则有管理会计、财务总监、资金总监、财务部经理、审计主管、会计、助理会计、出纳员、收银员。再加上T总平时习惯了做甩手掌柜,把招聘的权力完全下放,各级管理者为了证明自己“很忙”“很有价值”,于是就拼命招人。

在我们看来,中小企业如果出现“人浮于事,工作量不饱和”的状况,至少有三个弊端:

(1)人力费用成本高。不要小看多一名、两名员工带来的成本增加。一名税后工资1万元的普通员工,税前工资约1.4万元,算上社保、公积金等在内,企业的月成本要接近2万元。算上年终奖、招聘成本、培训成本和工位成本等,一年就是30万~50万元的支出。

(2)沟通协作成本高。现代职场的员工,大部分是“智力工作者”,也就是说,他们的工作往往不是利用具体的工具,而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来解决问题。在沟通协作中,每增加一个沟通节点,沟通成本就会出现指数级的增加。两个人之间,碰一次头就可以讲清楚的事,五个人合作,极端情况下分别两两开会,最多有可能要开4+3+2+1=10次会。

(3)企业奋斗文化损失成本高。这是一个隐性的成本,如果团队中出现了工作不饱和的小团队,那么一种“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想法就会弥漫开来。工作不饱和的团队会觉得自己“闲”是应该的,努力的团队则会认为自己“吃亏”了,最终大家都会“慢”下来。这种负面想法给企业带来的在奋斗文化上的损失,是无法计算的。

“2011年8月,美团共有员工2500人左右,截至2013年3月,人数是2700人,一年半的时间里居然才仅仅增加了200人。相比起来,同行对编制数却放得很松。2011年,窝窝团和拉手网的员工数量一度攀升至5000多人。结果,美团赢得了千团局,成了现在的行业霸主。”

一名优秀的销售,业绩有可能是绩效垫底者的十倍;一个平庸的开发工程师,不但不能创造正面的价值,甚至有可能带来大量的返工。对中小企业而言,与其招一班庸才,不如打造一支精兵强将构成的队伍。这样做,不仅节约人力成本,更重要的是,减少了沟通环节,提高了组织战斗力。在《奈飞文化手册》这本书中,奈飞前首席人才官帕蒂·麦考德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 你能够为员工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只招聘那些高绩效的员工来和他们一起工作

判断组织战斗力,最好的衡量指标就是人效。人效的算法,通常是收入业绩除以平均在岗人数。如果企业业务复杂,需要看得更细,还可以用利润除以人数,甚至分区域、分业务单元看,如表1-4所示。

表1-4 人效诊断表

当然,提升人效的办法,并不是简单粗暴地裁员。控制人员存量(分母不变),做大业务增量(分子增加),是一种比较健康的提升人效的办法。那么,到底多高的人效才合理呢?这里有三个参考依据:一是跑赢自己,今年相比去年人效有提升就是成功;二是跑赢大盘,比业界平均水平高也是成功;三是跑赢核心竞争对手,比如海马服饰的竞争对手水牛服饰,同样是营业额1亿元,却只用了100名员工,则海马服饰的人效就应该要向水牛服饰这样的目标看齐。人效目标没有达成前,应该冻结新增的招聘请求。

同时,中小企业一定要把资源放到核心人才上,至于非核心岗位,则可以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提升人效。这里我们放了一张定义矩阵图,帮助CEO们做一个快速的自测(见图1-1)。

图1-1 核心岗位定义矩阵

矩阵的纵轴关注的是业务是否为核心:例如,对于贸易企业,销售、采购这些属于核心业务;员工工资发放、财务系统开发等都属于非核心业务。矩阵的横轴区分这个业务是可以独立切割出来的模块,还是嵌套到流程当中无法切割的。例如,如果企业的整个营销业务围绕着电商运营展开,类似很多“淘品牌”,它们的主要部门包括市场、设计、定位、传播等,都向电商部门汇报或者是为其提供服务。那么,这时候,电商运营就属于流程模块,无法切割出来。但如果企业的电商运营团队向市场部负责人汇报,那么,这时候电商运营就属于独立模块,可以使用代运营等方式外包。基于此,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四个象限的用人策略。

· 矩阵象限一,核心的独立模块 。比如餐饮公司的加盟业务,既是核心业务,同时又是相对独立的。企业完全可以通过开放加盟来减少企业的运营压力。类似的还有企业的战略咨询、人才管理、财务咨询、营销咨询等工作。这时候不妨大胆引入外脑,专业的事就交给专业的人(例如咨询公司或者顾问)去做,这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企业没必要自己去高薪聘请高管入职企业全职来做。

· 矩阵象限二 ,核心的流程模块 。例如海马服饰的采购、电商运营工作,这块不可以假他人之手,必须牢牢抓在自己的手中。非但如此,企业还应该投入大量的招聘、培训预算,帮助这个模块的员工成长,打磨企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 矩阵象限三,非核心的流程模块 。这是指既没有办法从流程中切割出来,又相对没那么重要的工作。比如,电商运营工作中的价格输入、规格维护,采购工作中的比价、市调信息搜集,双十一大促时临时增加的打包工作等,都可以通过请兼职人员或实习生来完成。所以重新盘点海马服饰仓库工作量后发现,按照正常的发货量,30人足够。剩下临时性的工作,完全可以通过在大促等高峰期来临时,聘用临时工来解决。

· 矩阵象限四,非核心的独立模块 。它们既没那么重要,又能够被切割出去,则可以使用外包公司来解决。例如,海马服饰的工资发放工作,就没必要请一名HR全职做,可以交给人力资源外包公司。图片设计工作可以交给设计公司,甚至在业务量不大时,部分的财务工作都可以交给代记账公司,等等。

常见的可以外包的服务包括:

·人力资源方面:工资发放、员工派遣、员工社保开户变更、入职体检、人才招聘,等等。

·技术研发方面:驻场开发、软技业务、运维外包、高端技术人员招聘、数据库服务、服务器外包,等等。

·运营方面:呼叫中心业务、仓储配送、电商代运营,等等。

·品牌方面:战略定位、品牌视觉、新媒体运营,等等。

·财务方面:代记账、税务申报,等等。

经过上述系列优化,海马服饰在两年后成功达到了3亿元的营业额时,人数对比两年前仅仅增加了50人。这也就意味着企业的人效从50万元/人,增加到了120万元/人。有了更多的收入,企业可以拿出更多利润和晋升的机会分配给成长了的员工,并且可以引入更多的高手,从而支撑公司的进一步增长,这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ki5HyitAvUEwT4deLZcYrfWH03RGEhvZCyK2VcBiTc7VaRwHVlXEOW9Vw8b9H73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