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一种情感动物,从一生下来,就伴随着各种情绪,情绪在人类文明演化的每一个关键时刻,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情绪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是由于情绪不同,对事件结果的影响也不同,我们才人为地将情绪划分为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也就是所谓的“好情绪”和“坏情绪”。其中,“好情绪”表现为高兴、乐观、自信、勇气等一系列有助于事情顺利发展的心理因素;“坏情绪”则表现为焦虑、愤怒、沮丧、悲伤、紧张等诸多阻碍事情顺利发展的心理因素。一般情况下,人们会倡导培养正面情绪,消除负面情绪。实际上,每种情绪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负面情绪在一定意义上也有自己积极的一面。
我们对负面情绪要有全面的认识,负面情绪的作用因人而异。善于管理情绪的人,能合理地利用自己的情绪,无论是正面情绪还是负面情绪,都能充分发挥其特有的作用,让“坏情绪”也产生“好价值”。当我们感到焦虑、紧张、害怕、失望时,说明我们此刻身处的环境存在一定的压力,而这种压力恰恰会让我们不断努力地适应环境,尽快找到方向,步入正轨;当我们感到愤怒、沮丧、悲伤、痛苦时,说明我们此刻正在接受自以为不能接受的事情,而这种心理会促使我们努力改变事态,“坏情绪”会转化为推进事情发展的动力。
著名外科医生阿费列得提出了心理学上的“跨栏定律”,明确地解释了负面情绪的正面价值,也就是“坏情绪”的“好价值”。“跨栏定律”认为,一个人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困难成正比,困难越大,竖在面前的栏杆越高,他就会跳得越高,取得的成就也越大。所以,不妨把困难看作一场体验,在面对它时,不害怕、不退缩,勇敢地向困难发起挑战,我们可能会取得超乎想象的成就。
小林是一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可最近的工作却一直不顺心——老板对他完成的工作总是不满意。这一次交给他工作时甚至下了最后通牒:“如果这次还完成不好,就走人。”小林感觉很痛苦,他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可如果因此而丢了工作,那就连生活都成问题了。想到这里,小林忽然有了干劲儿,他不再痛苦地纠结,重新打起精神来,搜集资料,询问同事,翻阅书籍……最终出色地完成了工作,并获得了老板的夸奖。
故事中的小林这次之所以能够出色地完成工作,正是因为他找到了痛苦的原因,在接受现状的同时把对现状的不满转化为改变现状的动力。可见,痛苦在正确的时间遇到正确的人,就变成了一种挑战困难的乐趣;“坏情绪”一旦遇到了善于运用它的人,也会实现自己的“好价值”。
善于管理情绪的人,能够充分发挥情绪(包括好情绪和坏情绪)的价值,为自身目标的实现创造条件。那么,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坏情绪”的“好价值”呢?
首先,正确认识“坏情绪”。 愤怒、悲伤、紧张、痛苦、焦虑、忧愁都是所谓的“坏情绪”。当这类情绪出现时,我们不要躲闪,不要逃避,而要去勇敢地面对,充分认识情绪“坏”的一面。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真正了解了情绪的“坏”之后,才能充分转化和利用“坏情绪”,才能更有效地变“坏”为“好”。
其次,合理控制“坏情绪”。 我们应当加强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即使产生了“坏情绪”,也尽量将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不至于影响事态的良性发展。即使现在我们正因为某件事满腔怒火,也要试着克制、开导和说服自己,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方法平息自己的怒气。然后再对事情进行客观冷静的分析,从而尽快找到解决办法。
最后,充分利用“坏情绪”。 “坏情绪”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从对事物发展的推动力上来说,“坏情绪”的力量甚至远远大于“好情绪”。因此,正确利用“坏情绪”的力量,充分实现其“价值”,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愤怒带来的力量,就是由冲破旧原则、承认与旧原则相悖的新原则体现的,这种破旧立新的威力不可小觑。同样,“坏情绪”的有效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也大于“好情绪”的有效价值,“坏情绪”在发挥作用时,是在经过一番激烈的心理斗争之后,最终推翻原有观念、接受新观念的过程,其所产生的效果不亚于一次思维革命。
因此,每一种情绪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无论“好情绪”还是“坏情绪”,都在实现情绪价值的过程中,帮助人们达到了一定的目的。这些正是情绪存在的意义。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善于培养自身的好情绪,努力发掘“坏情绪”中的“好价值”,合理控制自我情绪,力求实现情绪价值的最大化。所以,当我们出现“坏情绪”时,不用盲目地自卑,那不是什么缺点。试着去控制我们的情绪,利用“坏情绪”实现“好价值”,你会惊奇地发现,原来“坏情绪”也有很多“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