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5节
福尔摩斯教你如何运用迂回思维

迂回是一种求胜的策略

迂回思维也叫作U形思维,这是一种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为越过障碍或者避开障碍而采用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迂回思维的实质是迂回前进,以退为进。

1943年2月,希特勒为消灭铁托率领的民族解放部队,调集了4个德国师、1个意大利师的联合特种部队和南斯拉夫的傀儡军队,集中围攻铁托领导的南斯拉夫西波斯尼亚和中波斯尼亚解放区。

铁托率领由4个师组成的突击队,掩护着4000名伤员向东南方向突围,准备转移到门的哥罗地区。这次转移行动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安全渡过涅列特瓦河。铁托的部队在河的左岸,对岸的火力很猛,而且敌军部队正加紧对铁托部队进行包围,如何过河成了一大难题。

突击部队几次向桥头发起攻击,都被德军的密集火力击退。在这危急关头,铁托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炸桥!”随着一声巨响,大桥塌了一段。

随后铁托命令部队迅速撤退。德军以为铁托的部队不是要过河,而是要从河的左岸突围,于是连忙转到下游的渡口,从这里过河追赶铁托的突击队。看到德军上当后,铁托命令突击队火速返回桥头。这时,河对岸的德军都去追击铁托的部队了,没有人把守。这样,铁托命令突击队以最快的速度,借助原来的旧桥墩连夜搭起一座简便的吊桥;并将坦克、大炮等重武器丢到了河里,只携带轻便武器,扶着轻伤员、抬着重伤员。这样,铁托率领部队成功渡过了涅列特瓦河,进入了门的哥罗地区。

当铁托发现硬攻无法过桥时,就命令突击队炸桥,这是为了转移敌人的视线,掩盖过桥的真实意图。当敌军上当后,己方就可以从容不迫地搭桥过河了。铁托应用迂回思维巧施了一个连环计,最终达到了过河的目的。迂回思维中的“退”,不是真正的“退”,而是为了更好地“进”,是要以迂回的策略取得胜利。

商场如战场,在商业竞争中迂回思维也常常被用到。

1995年,永和大王开业,从一家发展到九十多家。不过这样的发展速度与洋快餐在中国的发展速度相比差得太远了,而且消费者对其的认知度也相对较低。当时菲律宾最大的快餐连锁集团“快乐蜂”收购了永和大王85%的股份,成为了永和大王新的控股股东。永和大王开始了新的战略,将重点开发地定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一级重点城市,对经营状况不好和还没有形成规模的城市采取撤退的战略。因此,永和大王退出了厦门市场,整个福建省也没有运作的项目。

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放弃了福建市场。永和大王的企业负责人表示,退出厦门市场是为了集中精力攻下深圳及其周边地区的市场,在两年内做大做强以深圳为首的广东市场,之后重新回到福建市场。“永和大王”也采取了“以退为进”的策略。永和计划在未来的3~5年内将连锁店从目前的九十多家发展到五百家,对公司的品牌形象以及产品调整也会做出新的规划。

退出某些经营状况不佳的市场,有利于集中精力和财力开拓更大的市场,永和大王采取这种“以退为进”的策略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就是迂回思维的妙处所在。迂回思维可以有效地解决问题,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多使用这种思维方法,看起来棘手的问题也许就迎刃而解了。

绕个弯走出死胡同

很多人在面对问题的时候都习惯于用一种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大有“不撞南墙不回头”之势。其实这种“一根筋”式的思考方式,往往会让我们做许多无用功。而迂回思维告诉我们,思路要学会转弯,在走进死胡同时,不妨换条路走。

曾有一个心理学家做了这么个实验:用一道铁丝网把鸡和狗拦住,然后在铁丝网前放食物,看鸡和狗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实验非常有趣,鸡一看到食物,立刻径直向前冲去,结果一下就被铁丝网拦住了。它就在铁丝网前“喔喔”叫着,转来转去。狗却不是这样,它先看了看食物,然后环视了一下铁丝网,发现后面有出口,立刻绕过右边的墙,快速跑到铁丝网的另一侧吃掉了食物。

从思维上来说,鸡直接扑向目标,这属于直线思维;狗转弯后达到目标,这就是迂回思维。我们可以看出,迂回思维的特点是避开前方的障碍,虽然走的是曲线,但能达到目的或能比走直线更快达到目的。

人们之前生火做饭都是使用木炭和煤,后来出现了煤油炉。但一开始人们并不接受这一新事物。美国一家销售煤油炉和煤油的公司,在报纸上大肆宣传煤油炉的好处,但无人问津。为此,这家公司积压了大量的煤油炉和煤油。公司老板绞尽脑汁,突然想出一个办法,他吩咐员工将煤油炉免费赠送给各家各户。

不久,积压的煤油炉就赠送完了。员工们都很心疼,老板却心里有数。一个月过去了,一些顾客主动上门来询问煤油炉的事,不久销路便打开了。

人们在使用煤油炉后发现了它的优越性,于是开始接受煤油炉。这位老板遇到困难,没有从一个方向思考,而是运用迂回思维,并大胆决策,最终使自己反败为胜,这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日本的很多企业都采用“U”形决策法进行决策,即上层机构提出某个方针,员工讨论后提出合理化建议,再返回到上层,上层做出最终决策。一个企业进入新领域时,仅靠少数几个人来做决策,不利于做出正确的、有创意的决策。而“U”形决策法则能集众人之长,不仅有利于加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也能大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迂回思维不论是在生活中、商业中,还是在企业管理中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在我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果不能用直线思维直接解决问题,就不要在原地打转,应该让大脑多转几个弯,从死胡同里走出来。

切莫以卵击石

我们都听过“以卵击石”,这句话是在告诉我们,当遇到比自己强大的对手时,不要与其正面交锋,否则必败无疑,甚至连翻盘的机会都失去。这一点在战争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春秋时期,有两个不大的诸侯国,一个是郑国,另一个是息国。郑国的国力比息国要强很多。公元前712年,实力比较弱的息国竟然向郑国发动了战争,后果可想而知,息国落得个惨败的下场。息国失败的原因一是不自量力,二是没有和邻国处理好关系,三是师出无名。

在与对方实力相差悬殊时,想克敌制胜就不得不借助迂回思维了。收敛自己的锋芒,等待时机,韬光养晦,这种迂回策略最终会将人带到胜利的彼岸。

东汉末年,曹操的势力非常大,贵为皇叔的刘备却势单力薄。为了防止曹操谋害自己,刘备韬光养晦,在住处后园种菜。有一次,曹操派人请刘备到曹府做客。曹操在花园小亭摆好酒菜,一个盘内放着青梅。二人坐下来后,曹操说:“今日看见园内枝头上的青梅,让我想起了往事,故邀你到小亭一同饮酒赏梅。今日你我不醉不归。”

名为喝酒,曹操其实是想试探刘备是否有称霸的野心。酒至半酣,曹操问刘备:“谁是当世的英雄?”刘备装出胸无大志的样子,想了想,然后说了几个人。曹操一一否定了,他郑重地说:“当今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刘备一惊,手中的筷子掉在了地上。说来也巧,此时雷声大作。刘备灵机一动,对曹操说自己甚是害怕打雷,刚才被雷声一惊便掉了筷子。刘备俯身拾起筷子,显得十分从容。曹操说:“大丈夫也怕打雷吗?”刘备说:“在迅雷、烈风面前,圣人也会失态,我能不怕吗?”这件事让曹操认为刘备是个胸无大志、胆小如鼠的庸人,于是再也不怀疑刘备有称霸之心了。

刘备在曹操面前不显耀、不自大,不把自己算进“英雄”之列,这让曹操很放心。他成功地掩藏了自己的雄心壮志,让曹操对其不加防范,因此才有了以后的东山再起,三分天下。

北宋有一个宰相叫丁谓。当时他权倾朝野,骄横跋扈,甚至不许其他官员在退朝后单独向皇上奏事。王曾是个小官,自知无法与丁谓对抗,于是装做非常顺从丁谓,从不违背丁谓的命令,然后偷偷在暗中寻找丁谓的罪证。有一天,王曾对丁谓说:“我已经老了,却没有儿子,非常孤苦。我想把亲弟弟的一个儿子过继过来为我传宗接代。我想当面乞求皇上,又不敢在退朝后留下来向皇上启奏。”由于王曾对自己一直唯命是从,丁谓没有起一点疑心,立刻答应了他单独面见皇帝的请求。王曾终于有机会单独拜见皇上,他向皇上揭发了丁谓的罪行。没过几天,丁谓就被贬到了崖州。

想有效地打击比自己强的对手,就要先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做出迷惑对方的假象。恭维、顺从对手,使其产生骄傲情绪,等对手暴露出了缺点,再瞅准时机将其击败。当我们是鸡蛋,而对方是石头的时候,一定不可“以卵击石”,应该学会运用迂回思维,等待时机一举制胜。

审时度势,顺应变化

迂回思维的另一种智慧就是审时度势,顺应变化。这是一种通过观察、分析时势,调整自己策略的思维方式。

世上的许多事虽然从理论上行得通,但如果时机不对,就不能为之,强求反而会弄巧成拙。

清朝晚期,政局腐败,国衰民弱,但是清朝统治者夜郎自大,还自认为是“天朝上国”,结果惨败在帝国主义列强的炮弹之下,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清政府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会审时度势。马克思曾总结了这样的话:“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闭关锁国,与世界隔绝,却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国家注定会被打垮。”马克思指出了一个民族若不会审时度势,不与时俱进,必定会挨打的道理。

而对一个社会来说,审时度势也同样重要。“非典”危机初来时,很多人还用过去老一套的办法应对它,结果越来越严重。而新一届领导临危不惧,实事求是地分析突发事件的状态、规模、性质和发展趋势,着眼全局,把握方向,采取科学的措施,最终取得了胜利,赢得了世人的认同和赞扬。

我们再来看一个小故事:森林里有一头年老的狮子,已经不能去捕食了。于是它想了个办法,就是钻进一个山洞,躺在地上假装生病,等那些好奇的小动物走过来窥探的时候,把它们抓住吃掉。这个办法非常有效,每天都有不少动物被狮子吃掉。一天狐狸来到洞口,马上就识破了狮子的诡计。他站在洞外很远的地方,问狮子:“身体现在如何?”狮子回答说:“很不好。”狮子又问狐狸:“你为什么不进来呀?”狐狸说:“如果我没发现只有进去的脚印,而没有一个出洞的脚印的话,也许我会进洞去。”这个故事是说,聪明的人能够审时度势,根据某种迹象预见到会有什么样的危险发生,从而使自己远离危险。

曾有两个人在北京各开了一家川菜馆。开始的时候两家的生意差不多,都很红火。过了两年,其中一个老板发现北京川菜馆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的口味也在变化,于是,他便吸收了粤菜和湘菜的一些特点,对老川菜进行了创新。另一位老板认为老川菜的特色绝不可以改,改了就不是川菜了,于是仍做着老川菜的生意。结果,对川菜进行创新的店,生意越来越红火,还开了三家连锁店。而守旧的老板的生意则没什么进展,保持原地踏步的状态。创新的老板之所以成功,正是因为他顺应了人们口味的变化。这就是审时度势、顺应变化所带来的益处。

一个人不会审时度势,就会事事受挫;一个人能够顺应变化,往往能跃升龙门。周围的环境不断在变化,我们只有察觉到这些变化,根据变化做出相应的决策,才能获得成功。

“柔和”比暴风雨更有力量

用酒精消毒是不是浓度越高越好?很多人可能都认为“是”。其实不然,当酒精浓度太高的时候,细菌的外壁很快就会凝固,形成一道屏障,酒精就起不到消毒的作用了;而把酒精的浓度调低了,才能起到最有效的消毒效果。杀菌需要柔和的方式,那么对待人或处理事,柔和同样是值得遵照的原则。柔和的处理方式同样是迂回思维的一种形式。

芳的孩子迷恋上了游戏,每天都不按时回家。于是芳经常提前下班,到学校门口等孩子,怕他往游戏厅跑。有时孩子没按时回家,她就一个个游戏厅挨着找,找到了就把孩子狠狠一顿打,有时还与游戏厅的老板吵个不可开交。但是这并没有起到作用,反而激起了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像着魔了似的迷恋网络游戏,她开始有点绝望了。

当孩子读高一的时候,芳左思右想,觉得自己态度太强硬了,于是决定采取柔和的策略。

芳对孩子说:“以前是妈妈的方法错了,你毕竟长大了,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我不应该蛮横地制止你。以后,我每月给你一些钱,你可以拿去打游戏,但每次不能超过两小时,一周不能超过五次,好吗?妈妈相信你,会慢慢走出虚幻的网络游戏世界,掌控好自己的方向的。”孩子听完妈妈充满期待的话语后,诚恳地点了点头。之后,孩子基本做到了按时回家。出去打游戏前,也会告诉妈妈,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偷偷摸摸了。她很高兴,并常常表扬孩子信守承诺。

慢慢地,孩子戒掉了网络游戏。母亲用柔和而殷切的策略,终于唤回了孩子迷途的心。

北风和太阳都认为自己是最有力量的,谁也不服谁,于是他们决定比一比。他们的比赛规则是,谁先让旅人脱下衣服,谁就是胜利者。北风非常自信,决定自己先来,于是太阳躲进了云层。北风开始大显神威,他用力猛吹,顿时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北风非常得意,以为一定可以让旅人脱掉衣服。不料风越大,旅人把衣服就裹得越紧。北风最后疲惫了,只好认输。他请出了太阳。太阳一出来,大地便开始升温。不久旅人就汗流浃背了,于是将衣服一件件脱下来。太阳的光线越来越强烈,旅人热得受不了,便脱光了衣服,跳到路旁的河里去洗澡。太阳胜过了北风。

上面的故事让我们明白,有时候柔和的力量比强硬的力量更有效。在与人相处时,如果你剑拔弩张,那么对方也会用剑对着你。如果想让他人认同你的看法,就要运用迂回思维,用柔和的策略应对,这样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柔和的策略更容易卷起对方心灵的窗纱,更容易卸下对方的武器。运用柔和的策略,我们制胜的把握才会更大。

舍小利,逐大利

看起来吃亏的事,并不一定是真的吃亏。有时候舍得放弃一点小利,往往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这也是迂回思维的绝妙之处。历史中有很多这种舍小利、成大事的故事。

战国时,齐国的孟尝君待人十分诚恳,因此很多人都来投奔他。其中有一个人叫冯谖,他非常感激孟尝君的知遇之恩,对他忠心耿耿。

有一回,孟尝君派冯谖到自己的封地薛邑去讨债。冯谖问孟尝君:“催讨回来的钱买些什么好?”孟尝君说:“就买些我没有的东西吧!”冯谖到达薛邑后,看到百姓生活得十分贫苦。人们听说孟尝君派人来讨债,心里都很不满。冯谖面对这种情况擅自做了个决定,他召集起居民,对他们说:“孟尝君体恤大家生活困苦,特派我来告诉大家,以前的债一笔勾销,利息也不用还了。孟尝君让我当着大家的面把借据烧毁,从今以后不会再向大家讨要了。”冯谖说完,便一把火把借据给烧了。薛邑的百姓万万没有想到孟尝君会这么做。大家都对孟尝君感恩戴德,所有的人都称赞孟尝君是位仁义之人。

冯谖回来之后,把事情如实告诉了孟尝君。孟尝君听后大为不悦,冯谖说:“你不是叫我买家里没有的东西吗?我给您买的是‘义’。焚券市义,这是为了收买人心啊!”

很多年之后,孟尝君被人陷害,不得不回到自己的封地薛邑。百姓们听说孟尝君回来了,都倾城而出,夹道相迎。孟尝君非常感动,终于明白了冯谖的苦心。

得与失总是相互转化的,虽然不能很快看到它的效能,但日后总会显现出来。如果太计较微小的利益,那就是目光短浅了。

古时候有个官非常爱吃鱼,于是有人经常给他送鱼。但他说:“受鱼之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这话的意思是:“正因为我爱吃鱼,所以我绝不能要这个鱼。如果要了这鱼,就会因为受贿而最终失去官禄,那么以后再也吃不到鱼了。如果我不要这鱼,保住了官禄,那便一辈子可以吃鱼了。”

商人经商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贪图一时的利益,常常会落得名誉扫地的下场;而善用迂回思维的聪明商人,往往会通过舍弃小的利益,获得大的收获。

前几年,杭州一直把西湖的门票当作一项主要的收入来源,但浙江人慢慢地发现,高昂的门票阻止了许多人的消费欲望,于是决定免了西湖的门票。不出所料,游客大大增加,不仅增加了景区内未免门票景点的收入,更为关键的是加快了整个杭州餐饮、住宿以及旅游业的增长速度。舍了小门票,获得了经济的大增长,真是一步妙棋!现在很多旅游决策者的两眼都被高昂的门票挡住了视线,阻碍了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其实无论做人做事,都不能只计较眼前的小利,应当看到远处所蕴含的大利。如果想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那么就一定要具备这样的智慧。

小不忍则乱大谋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告诉我们,失去理智,鲁莽行事对一个人是具有极大危害的。理智地对待一切,该退的时候退,该进的时候进,这才是迂回思维的智慧表现。

三国时期,魏国大臣司马懿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他从不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有一次,诸葛亮出兵攻打魏国,司马懿率军筑垒抵御。当时蜀国大军粮草不足,于是诸葛亮想速战速决。为了激怒司马懿出战,诸葛亮想出一计,给他送去了妇女的服饰,讽刺他像女人一样胆小不敢出战。但司马懿非常冷静,仍然按兵不动。最后,诸葛亮心力交瘁,病死军中,蜀军只好撤退。

可见,保持理智对事情的成败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春秋时期,有人从汉江带回一个大鼋,献给了郑灵公。郑灵公命人炖汤招待朝中官员。公子宋来到宫中对灵公说:“我每次食指跳动的时候,总能吃到美味佳肴。今天食指就跳了几下,果然又有美味品尝了。你看灵不灵验?”

灵公听后说:“灵验不灵验,这一次还得由我决定!”于是,他暗中吩咐下人捣了个鬼。下人听了吩咐后,含笑而下。诸臣按官职大小,依次坐下。公子宋当然位居第一,高兴地等着品尝美味。郑灵公却突然改了规则,令赏赐肉汤的顺序从最下席开始,于是公子宋成了最后一个。他知道郑灵公故意拿他开心,但也没办法,只好压住火气耐心等候。大臣们一个个吃到了鼋羹,纷纷称赞,可谁知到了公子宋这里,鼋羹就没有了。在众臣面前被戏弄,这使公子宋怒火中烧。公子宋的窘态让郑灵公哈哈大笑,指着他说:“你看,你‘食指跳’的说法一点也不灵。”听了此话,公子宋更是生气,完全失去了理智。他不顾君臣之礼,起身走到郑灵公面前,从灵公面前的鼎里捏了一块鼋肉,放到嘴里就吃,并且反唇相讥道:“我这不是吃到了吗?”公子宋的言行激怒了郑灵公,他怒斥道:“他眼中还有我这个君主吗?郑国难道就没有刀斧能砍掉他的脑袋吗?”众臣吓得纷纷跪倒在地。

从此,他们结下了仇怨。公子宋怕郑灵公找借口除掉他,于是派人刺死了郑灵公。两年之后,郑灵公的弟弟又将公子宋给杀掉了,并尽诛其族。因一件小事导致君臣反目成仇,酿成惨祸,真是令人感叹。不仅仅是在古代,在现实生活中,因头脑一时发热,失去理智做错事的例子也有很多。

镇上有家娱乐厅的生意非常好,几个小伙子最爱在这里打台球和游戏。一天,这几个小伙子又来玩游戏。其中一个小伙性格很毛躁,不停地拍打机器的面板。老板看见很心疼,就很生气地阻止他,结果害那小伙子输了分数。小伙子让老板赔偿损失的游戏币,老板不赔。小伙子便气急败坏地大声说:“拍又怎么样?我就拍!”说完他更用力地拍起机器的面板。老板火气更大了,两人谁也不退步。后来那小伙子打电话报了警,结果派出所收掉了娱乐厅的机器。老板损失惨重,而从此这帮小伙子也再没去那儿玩过了。

老板因为一时冲动,失去了很多客户,损失了一笔钱,生意从此越来越惨淡。

庞涓因为嫉妒孙膑的才能,对其施以膑刑,并把他囚禁了起来。危机之下,孙膑决定装疯,甚至吃猪粪让庞涓认为他真疯了。庞涓信以为真,于是没有杀他。后来孙膑逃到了齐国,几年后打败了庞涓,使庞涓在马陵兵败自杀。

“合于利则动,不利则止”,在遇到棘手的问题时,多运用迂回思维也许就能找到问题的突破口。 JAreMbkfjW6y8pCPIO1cD0hD4uRQk3VLOshx/YNQrqXbnknGs/ziIH0+MVx5APO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