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飞速运转的大脑
——全脑速读记忆

美国心理生物学家斯佩里博士通过著名的割裂脑实验,证明了大脑的不对称性和“左右脑分工理论”。实验得知,左右脑半球是各自独立进行活动的,彼此并不知晓对侧半球的活动情况。

左脑专司“意识”“学术”“语言”;右脑主管“图像”“本能”“潜意识”“创造”“音乐”“艺术”。它俩明显具有不同的思维能力,左脑像董事会,专管大方向;右脑像行政部,负责零碎工作。

我们从小到大所学习的语言、文字、数学、逻辑思维等,大部分都是在开发和利用我们的左脑,对于右脑的开发却非常有限,因此左脑和右脑的能力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在记忆力训练术当中,专门有一种方法来协调左右脑,对它们进行综合使用。这种方法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全脑协作,提高阅读的速度、效率和记忆理解力。这就是全脑速读记忆。

成功者都是善于阅读的,阅读的最大成本就是时间,而速度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帮助人们节省时间成本。

除了进行记忆力训练,全脑速读记忆还能提高文件的检索速度。这在档案管理、图书期刊管理和信件分拣工作的实践中早已得到充分证明。

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去获取最丰富、最多的信息,并且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筛选,取得最佳效果,产生最好效应,这就是全脑速读记忆的作用。

第一步:眼脑直映

传统阅读者的阅读路线一般是由视觉中心传至言语中心,经发音器官发出声音传至听觉中心,再由听觉中心传到阅读中心,最后才达到理解文字意义的过程。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习惯,如果不出声,甚至就无法进行正常阅读。

但这样的阅读过程太过曲折迂回,路线太长,不仅耗费精力容易疲劳,还直接影响理解和记忆的效果。眼脑直映的目的则是培养我们直接把视觉器官感知的文字转化成意义,消除头脑中潜在的发声现象,从而实现阅读速度的飞跃。

视觉器官感知的文字——我们眼睛所看到的文字——转化成意义代表着对文字的理解,那消除潜在发声现象就意味着阅读的时候闭嘴。在这一过程当中,除了我们的眼睛和神经系统,不需要其他感觉器官参与进来捣乱。

因为语言的表达和思维的理解是不一致的。语言的表达必须使用明确的、连贯的语言,而思维活动却是跳跃性非常强的。我们在阅读过程中理解文字时,是按照自己的思维习惯,用自己潜在的“语言”来理解。

所以阅读的时候一定要做到不朗读、不唇读,不喉诵、不心诵。

第二步:消除回跳

如果你的朋友或是伴侣在你身旁读书,那你可以观察一下他眼睛运动的过程,看看他的眼睛是停是动。这样你就能知道对方到底是在看书,还是借着看书的幌子在发呆想些别的事情。

生理科学已经证明,人在阅读的时候,眼睛只能处于两种状态——眼停或是眼跳。眼睛只有处于眼停的状态下才能够感知文章的内容,而眼跳的过程中是基本不吸收信息的。

在阅读的过程中,眼睛的注视并不是逐词逐句地向前移动,有时候会因为没看明白,或者没看清楚,而倒退回去,以便对不同位置的内容进行综合的理解、记忆,或者寻找遗漏的信息。这种逆向的返回运动在阅读学上叫作“回跳”或“回视”。

回跳次数越多,注视次数和耗费的时间也跟着增多。显然,回跳的次数与读者的阅读能力、读物难易程度和阅读要求有关。不熟练的读者,注视次数多,所覆盖的字词少,回跳次数也高,约占注视的30%;而阅读能力强的读者,注视次数少,所覆盖的字词多,回跳次数也少,只占注视次数的10%。

除了“回跳”,还有一种相似情况叫作“扫视”,也叫“行间移动”,是眼动的特殊情况。阅读时的扫视是从一行文字的末端移动到下一行文字开端的眼动,若反复扫视的运动较多,很容易发生串行或是反复寻找的情况。

美国阅读心理学家古德·伊洛费认为,在造成阅读速度慢的主要因素中,有关眼球运动的有三点:注视的次数过多、每次注视的时间过长以及回视次数过多。

这些已经成为许多阅读研究者的共识。因此,我们只需要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有意识地去减少注视的次数,尽量缩短注视的时间以及避免不必要的回视,这样阅读速度就会得到显著提高。长此以往,很快就会形成快速阅读的能力。

第三步:扩大视幅

视幅是指我们的眼睛在阅读书籍或是观察物体的时候,眼睛停顿一次所能看清内容的有效幅面。

在阅读方面,视幅单指眼睛停顿一次所能看清的文字、句子、段落的最大容量,又叫作“视域”或者“视面”。

其实,大脑和眼睛识别出一个词或者多个词所用的时间几乎是相同的,因为我们所观察到的信息量都处在一个视幅广度之内。虽然每个人的视幅广度都会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只要通过训练,都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和扩大。

如果我们的眼睛停顿一次所能看清的文字段落大,那视幅就大,相应地,我们的阅读速度就快,阅读的效率就高。只要我们明白这个简单的生理小窍门,那么在以后的阅读中就要有意识地去扩大自己的视幅,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效率。

视幅的训练方法也并不复杂,但需要长期的坚持和保持。

我们可以从目前一目5个字,慢慢提高到一目1行,一目3行,直到一目多行。当然这里并不是毫无意义地快速扫视,而是在感知到文字并且理解的过程中去主动扩大视幅的范围,使眼睛的吸纳能力大大加强,提高眼睛对文字的整体感知,同时也提高我们的记忆理解率。

当然,只是阅读速度快而记不住也是白费工夫。全脑速读记忆主要是对右脑进行记忆训练。你可以试着先用自己当前的速度去看完一篇文章,然后回忆文字形象、文章内容大意,接着动笔默写。千万不要偷懒,不管脑中记得多少,也要将对文章的理解、文字形象的模糊记忆全部写下来,并且反复进行练习,重复做下去,你的记忆力必然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眼睛是阅读的先决条件,所以除了针对眼睛的训练,全脑速读记忆的重点还是在于速度。只有速度的提升才能促进效率的提升,当速度和效率都节节上升的时候,记忆能力的提高便水到渠成了。

速度是一门特殊的技术,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常规的训练来进行提高,这些训练方式简单易学,每个人都可以轻松进行。

扫读训练

为了可以更快捷地获取重要信息,加快我们的阅读速度,首先可以试试扫读的方法。这里的扫读不同于前文的无意义扫视,而是指在一整篇文章当中快速地寻找到你所要找的重点内容。扫读的速度要快,但是不能只顾着扫而忘了读,所以必须要掌握一个原则——有针对性地、根据题目所需的答案进行扫读。

如此一来便做到了心中有数,知晓自己要找的是什么,有了目的性,自然事半功倍。在扫读的过程中视线运动要快,捕捉到所需答案的线索后迅速集中寻找。在确定所找内容之后停止继续扫读,快速在脑中分析加工,解决你的问题。

推断训练

人的大脑有压缩和选择信息的功能,所以,如果我们没有时间去通读全文也没关系。我们可以找到重点作出判断,从而获取有用的信息。平时大家也会看一些推理小说、电影,里面的警探在办案过程中不都是通过一些蛛丝马迹从而推断并还原出完整的场景的吗?这是一样的道理。

所谓推断训练,就是快速地从文章当中检索出关键词和表达意图,这种方式可以极大地压缩文字数量,加快我们对文章的理解。有时候一篇文章并不是必须一字一句地读完,尤其是在分秒必争的情况下,需要精准地攫取文章的中心,了解大意,从而解答和处理相关问题。

理解训练

光有阅读速度却不理解是没用的,未经理解的阅读内容很难得到有效记忆。速读理解既要求阅读的速度,又要求对文章的理解,所以有一定的难度。平时如果读一篇文章,可能会细细品味一番,好好琢磨琢磨。但是速读没有这个时间,理解要快速,阅读也不能慢。

通过按部就班的训练,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所有的速读都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如果你对文章完全没有理解,那必然是记不住的。因为对你来说,那只是一大片字与词的组合。

一般我们在进行速读训练时,并不会刻意要求百分之百的理解,就像我们看新闻报道,没必要从头听到尾,只需获取其中的实质内容即可,至于无意义的部分,尽可弃之。让速度和理解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比例上,才能让自己获得比较高的阅读效率和良好的效果。

世界上没有一两天就可以练成的高超技术,成果都是来自勤奋与坚持。因为每个人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都是不同的,所以,时间上的差异并不能说明能力上的强弱。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水滴石穿,贵在持久。

【记忆趣闻】

全脑速读记忆的前身是快速阅读,起源于美国。1945年,一位即将成为中学教员的女大学生爱维琳·伍德向她的教授递呈了一份长达80页的文章,请他对此进行评价。令她吃惊的是,教授很快就看完了全部文章,并且提出了中肯的意见。于是她决心做一番调查,她发现,那些具有快速阅读能力的人都具有以下特点:

1.看书时,眼睛沿着文字中间从上往下看,而不是从左到右看。

2.他们同时理解“一组词”,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样“一个字一个字”地理解。

3.他们很少回头看,从不停下来回头重新读一遍。

1961年,快速阅读法的创始人爱维琳·伍德给美国的12位参议员教授了快速阅读法,从此这一学科在世界各国迅速发展起来。 e0d3fL0WRxDN1Q4Jz3f18iPQzrDLzCd85O1oIAJkXYChzc89LqLT+2PvqNbdm1d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