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源自我们自身的伤害

有些伤害看似来自外界,比如他人对我们的负面态度、评价或是伤害性行为。但事实上,除了我们自己,没人能真的伤害我们。换句话说,所有的伤害其实都是我们自己带给自己的。这是不是一个令人惊讶的发现?无论是心理学理论还是生活现实,都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我们对另一个人的态度、看法、情感和行为,很大程度上是被这个人“教会”的。

有人在自己的朋友圈发了一条关于最近总是走背运、处处倒霉的心情状态,结果最近几天,不断有倒霉的事情发生在她身上,不仅她自己感到诧异,她身边的同事和朋友也很惊讶,甚至在潜意识里觉得她最近有“霉运”,为了避免被“霉运”沾身,周围的人纷纷选择远离她。

一位人人视为“好姑娘”的女孩对男友特别体贴、温顺。不管男友对她做了什么,她都无怨无悔。当遇上男友生气时,她都会表示理解,倍加温柔以待。时间一久,男友也发现了,只要他一发火就会换来女友精心准备的丰盛晚餐;如果有几天不回信息,女友就会不停地向他发来各种问候甚至道歉的信息。有一次他带另一个女孩逛街,路上偶遇女友,本来还有点惊慌的他,一看见女友满脸愧疚地走过来,竟然马上变得理直气壮了。结局是,这个女孩最终还是被她的男友甩了,理由是“你太好了,我配不上你”。

许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与别人无关,只是我们自己为人处事的态度,但实际上,当我们和别人交往时,我们自身投射出来的这些人际态度就像一面镜子,在不知不觉中“教会”了别人如何看待和对待我们。

面对来自外界的伤害,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告诉我们,这时候我们需要适度的“惩罚”。斯金纳所说的惩罚分为正惩罚和负惩罚。正惩罚就是给一个人不喜欢的东西,以阻止他再次发生类似的行为,比如当别人伤害我们时,我们可以选择回击对方,让对方不敢再轻易地伤害我们。鉴于许多给我们带来伤害的人是身边的亲人和朋友,所以这种惩罚方式使用起来需慎重,处理不当就会撕破脸。如果不用正惩罚,我们还可以选择负惩罚,即拿走他人喜欢的东西,以减少他负面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比如妈妈对淘气的孩子说:“你要是再打人我就不给你零花钱了。”零花钱是小孩们喜欢的,为了零花钱不减少,孩子自然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打人的欲望。

总而言之,了解了某些外界伤害与我们自身的关系之后,我们就明白了正确对待自己的重要性。人生不能总是靠回避来解决问题,而应该坚强面对,选择一种更为积极、现实的生活方式改变自己,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公平地对待自己和他人,就是在用行动告诉他人,与你最好的相处方式,就是公平以待。

心理学小贴士

心理学有个名词叫“强化”,意思是,如果别人伤害了我们,我们总是选择妥协和退让,那么他们就会建立起一个心理链接,从而不断重复这个模式——用伤害换取好处。最可悲的是,这种模式的开启者是我们自己。所以善待自己,也是防止“教会”别人伤害自己,避免一些外界伤害。 9azIxPT6ZLSYFy1iZ19N3q0sGHp5KKx6+IVN1ojNSDb1swGduJDMq9BazHtdKr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