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唱歌跑调也是一种病

经常有朋友感慨,去KTV时某人唱歌一直不在调上,但是自己却不知道,总要抱着话筒唱个不停。你身边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人呢?如果是,请注意,据英国《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上的一份研究显示,唱歌跑调也是一种病,称为“失歌症”。“失歌症”不仅表现为唱歌跑调,患有这种病的人还可能存在着某些沟通障碍。

每个人都有自己才能上的长处和不足,对于普通人来说,唱歌好或者不好都是天赋决定的,所以,很多人不觉得唱歌跑调有什么不对劲。

前段时间,有位同事因为唱歌跑调的事情郁闷了很久。事情是这样的:她所在的单位要举行一次文艺会演,部门领导挑了几个人去大合唱,那位同事也在其中。在开始和音之前,领导的本意是每个人都先唱两嗓子,看一下音准、音高,好确定唱法。轮到她时,她也兴致勃勃地唱了两句,谁知却跑调跑得不成样子,虽然在场的其他同事都忍住了没笑,但事后领导还是不免因此关照了她几句。大意是,一个人参加工作了就不能像学生时代一样,得多培养一下自己各方面的特长,尤其是文娱方面的。解散了之后,她心中无比郁闷,认为领导嫌她唱歌不好是看到自己的缺点,没看到自己的优点。为此,她郁闷了好几天,后来经人开解才逐渐好转过来。但她依然不觉得唱歌跑调这件事能说明什么问题,顶多认为,自己之所以唱歌跑调,只是因为平时练习少。

再看她平时的为人处事,确实有时候也有些“轴”,凡事总是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思考,对于别人一些善意的提醒,不知道是因为没有理解还是不愿意听,总是置之不理。有时候,明明一些不值得生气的事情她生气了,而有些该生气的时候她反倒没什么反应。后来,有位朋友告诉她,她可能患有“失歌症”,让她注意一下,否则可能会慢慢影响到她的生活。这下她才真的着急了,开始到处翻阅有关“失歌症”的资料。

究竟什么是“失歌症”呢?早在19世纪,英国的科普作家格兰特·艾伦就曾描述过失歌症患者,而关于“失歌症”的研究结果直到2002年才正式发表。负责这项研究的是加拿大一位名叫伊莎贝尔·珀利兹的大学教授。随着这种现象的不断发生,近年来,许多学者也开始对其进行新的研究。一位名叫比尔·汤普森的教授在他新的研究结果中称,大约有4%的人患有这种唱歌不着调的毛病。尽管这些人拥有正常的听力、智力和记忆力,但是无法完全地感知音乐。对于他们来说,大多数曲调听起来都差不多,因此,他们也意识不到自己的歌唱得究竟在不在调上。还有研究者指出,失歌症患者并不单纯存在音乐上的不足,可能还存在某种程度上的沟通障碍,比如辨别不出对方语言中传达的生气、害怕或是讽刺等情绪,常常会遗漏对方通过语调表达出来的“弦外之音”。

对此,脑科方面的专家也给出了自己的专业解释:失歌症可能与大脑左半球颞叶前部病变有关。大脑的这个部位主要控制人的语言、运动、精神活动等,所谓的“运动性语言中枢”就在这个区域,就是它负责管理人们的语言、性格、判断力、书写等功能,概言之,它负责把情感表达清楚,而唱歌,正是一种通过声音模仿表达情感的方式。

由此可见,无论是来自心理学实验方面的数据,还是临床医学的推断,唱歌跑调的确已经成为一种病症,值得引起每一个有此症状的人的重视。

心理学小贴士

如果大家一起去唱歌,发现有人唱歌跑调跑得离谱,那么排除其他外界因素,比如酒喝多了等,我们基本可以判断此人患有“失歌症”,在生活中与之交往时就需要多注意,尽量用简单直白的语言去与他(或她)沟通。同样地,如果“失歌症”出现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也要注意通过努力提高自己的感受力,去尽可能地弥补自己在人际沟通中的不足,尤其是当别人对我们说一些有弦外之音的话时,我们要从多方面理解,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EAqPMzQIhq3JjttBkzsozE8qqr5KVz0d2+60VqL23vqujBEjeRaZs2ZQmY+3XBB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