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非常时期话投资

如果各类资产不再是封闭的、割裂的,那么,随着一个资产领域商机的破灭,新的商机必然会在另一个资产领域诞生。

北京大学是我的母校,关于资本市场的发展,我当年在学校时感到印象深刻的有两点,一是市场经济,二是竞争,这两点也是我过去20多年始终充满信心的重要因素之一。

· 市场经济。在现在这个时点,大家都觉得市场经济是很自然的事;但是在我们读书时,并不是这样。当时,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老师有一句话很有意思,这句话一直影响着我的很多判断,他说:“中国之所以与俄罗斯不同,是因为苏联实行社会主义70多年,爷爷奶奶都不知道什么是市场经济,而新中国成立才30多年,市场经济已经是大家的共识。”过去20多年来,资本市场经历种种变化,中间也有曲曲折折,但我只要看到市场还在活跃,就充满了信心。

· 竞争。记得我当年在图书馆看到联邦德国前总理路德维希·艾哈德(Ludwig Wilhelm Erhard)的书《来自竞争的繁荣》,非常激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废除了价格管制,让价值规律发挥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本书描述了战后联邦德国由计划统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整个过程,其中有一个观点就是:只要这个社会有竞争存在,就一定会一天比一天好。

我为什么讲这两点?原因其实很简单,在一个社会组织中,资本逐利是最市场化、最具有竞争性的。它是靠什么来竞争?我们不妨研究下这个问题。当前,很多人觉得经济不好,企业家、商人都觉得赚不到钱了,工人、教师等都觉得工资不涨了。对于这个现象,我要说,大部分人认为企业不赚钱不是好事情,但我认为不是这样,因为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就是意味着企业肯定不能轻松赚钱。

观察资产产品图谱(见图11-1),若按收益率由低到高来排序,可以由国债、储蓄、企业债、股票、实业、私募股权、基金、房地产、艺术品等组成。早几年前,在这张图谱中,无论是楼市、股市,还是私募股权、艺术品,除了低风险、低收益的国债、储蓄等,人们在其他几乎每个资产领域都能赚很多钱;但这些年,我们发现几乎每个领域都没有利润了,于是,大家开始感到迷茫。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我认为正是资本真正地发挥了市场功能,竞争和流动性抹平了所有领域的超额利润。

图11-1 资产产品图谱

注:颜色由浅到深表示收益率由低到高。

在这个时点,从国家角度来说,我们行进到一个转折点,这个转折点其实在证监会前主席郭树清答记者问时也能体现出来。此前不久,有记者问郭树清对“新政”的看法,郭树清自己很谦虚地说,他没有新政。

我觉得不是这样,因为他就任后提出了“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这个概念。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资本真正地为国民经济服务、为中小企业服务、为创新型企业服务、为投资者服务。新政一年来,大家可能觉得比较悲观,没有赚到钱,看不到希望,原因在哪里?有四个重要原因:第一,我们当初建立资本市场时,是以股票融资为目的的,所有组织建设都是围绕股票融资展开的,当时没有想过资本市场是为投资者服务的,是为那么多储蓄寻找更好的投资机会服务的,自然,它的组织建设,它的理念都是有失偏颇的,整个资产图谱里的各类资产是割裂的、封闭的。

第二,整个资本市场建设过程中人才缺乏。众多复杂的金融改革需要有足够的人才去推动和组织实施。目前,几乎所有参与者,包括我在内,仍然沉浸在以前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中,这需要一个转变的过程。但是,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过程一定会一步步往前推进,而这个往前走的过程一定会推动整个资本市场向更高层次的阶段发展。

第三,股票市场本身发生了变化。在这个过程中,资产图谱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这是大家最关心的,也是我最想分享的。2011年开始,我一直在说,希望个人投资者、散户赶紧离开股票市场。资本市场开始竞争、开始市场化后,由于资金的逐利性,一定会出现的情形是:哪个领域、哪个行业有超额收益,资金就蜂拥到那个领域、那个行业,而蜂拥而入的结果一定是收益率的下降。

就股票市场而言,2007年是一个峰值,因为2007年以前股市是独立的,是割裂的市场,股票供给非常有限,在供给有限的背景下,个人投资者的行为方式是博弈,简单而言就是:我买了某只股票,如果被套了,只要拿在手里就好了。因为股票供给是有限的,只要市场有需求,一定会把手中股票的价格推起来,不愁没有人给你解套。但是,2007年以后,股市的整个格局发生了变化,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中小板出来了,创业板出来了,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下,股票供应已经趋于无限,股票不再是稀缺资源。此外,如果股票市场有超额回报,股东们都会减持,这种减持的结果,大家都可以看见。股票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投资者的行为方式并没有发生改变,很多老百姓还想着我买了,被套住了就放着,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第四,中国的企业和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2007年前,企业的竞争优势很简单,只要有资金就有竞争优势。当时,整个社会是一个资本稀缺的社会,因此,做企业能够融到钱就等于有了竞争优势,企业就能生存,甚至能过得很好。但是,2007年以后,融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可以通过多种融资渠道去获得资金,资金不再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了。你能看到,任何一家企业,只要有百分之十几的毛利,就有很多人愿意去投资,投资以后就指望它上市,指望着通过二级市场退出。2012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光伏行业,原来在高速发展时期,产品供不应求,企业利润率高,于是很多私募蜂拥而入。的确,中国很难找出一个像太阳能这么高速增长的行业,平均每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在2012年这个时间点,预计未来太阳能行业的增长可能还在50%以上。但这个行业最后还是没有躲过重大整合,为什么?它的产能过剩了5倍,如果年均50%的增长,多少年才能把产能消化完?股市里有很多这样的企业,由于没有核心技术,它们的竞争力在不断衰退,没有办法保护自己的利润。

从整体上来说,股票市场已经是一个开放性的市场,而且这一过程会不断地推进,什么时候会结束?我曾说,假设市场上有100家上市公司,没有人愿意当它们的大股东,它们的股票总是跌一跌涨一涨,涨一涨还会跌一跌,它们就找不到平衡点。当然,还有另外的平衡点, 如果各类资产不再是封闭的、割裂的,那么,随着一个资产领域商机的破灭,新的商机必然会在另一个资产领域诞生。

我们要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整个资产图谱打通的过程会不断推进,这其中最重要的参与者就是证券公司、各类金融中介。如果没有金融中介,没有证券公司,那么这张图谱的打通会受到很大限制。未来,随着制度建设的进一步完善,证券公司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我提到的资产产品图谱应该成为每一个投资人最关心的一张图谱,各类资产会按照风险收益回报不断地调整。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自然可以得出一个想法和一个结论。一个想法是,希望散户离开这个市场,把资金委托给专业投资者;一个结论是,机构投资者现在才刚刚开始起步。因为,作为个人来说,资产图谱中这么多类资产,很难得到及时、全面的分析;同时,个人还要把资产图谱中这些资产做一个组合,就更不容易了。 关于股票投资,我觉得在这个起点上,我们应该越来越充满信心,关键是要找到有核心竞争力、不会轻易被打垮的行业和公司。

本文是作者2012年11月在由东方证券和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联合主办的“资本市场发展论坛”上分享的内容。 qdYpcYNiMLH2l8T6a8GtZlvCHGK+L9GXcODAf3weKV23dxyAmbtK7YIvNCqTCKa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