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利用理解增强学习动力

让我们接着讨论文学主题。假设你要教学生们学习爱尔兰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的诗《驶向拜占庭》( Sailing to Byzantium )。随着课程的展开,学生会发现内容发生了令人吃惊的转变:学习的主题已经不再是叶芝的诗,而是变成了不朽的诗。《驶向拜占庭》通过描写一场前往拜占庭的神秘旅行引发了诗人对永生的渴望,诗人想象自己在拜占庭变成了一座金雕像:“要古希腊时代金匠所铸造/锻金的和镀金的那样的体型/使那个昏昏欲睡的皇帝清醒。”学生们还阅读、欣赏和思考了济慈的诗《希腊古瓮颂》( Ode to a Grecian Urn ),同样是关于不朽的,在这首诗中艺术达到了永恒的定格;学生们还阅读了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能否把你比作夏日璀璨?》(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在诗的结尾处诗人对爱人立下宏愿:通过不朽的诗句,她将永生不朽。

在揭示不朽的诗歌主题的同时,老师还宣布了特定的阅读理解目标。这些目标有助于调动和集中学生们的注意力。老师还鼓励学生自己站起来补充一两个理解目标,这让大家的积极性十分高涨。这些阅读目标要求每个人理解不朽之魅力以及诗人唤起这种魅力的不同手法。老师还组织学生做了一些个人和小组活动,这些活动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增强个人责任感。其中一项活动要求学生寻找一首20世纪的具有类似主题的诗,在小组讨论时,学生们需要将这首诗同那些年代更久远的古典诗作进行比较。另一项活动则要求学生找到一首和他们自己存在某种关联的诗,并说出缘由。

学生们在研究这些诗时,他们会得到很多反馈,有些来自老师,有些来自别的同学,还有一些则来自他们自己。这些反馈信息不带任何评分的意味,仅仅是加深学生的理解。从更大的范围来看,所有这些都是学习体验的一部分,目的在于理解诗歌的主题、美学、表现手法,以及许多别的方面。不朽诗歌的主题就存在于这种全景式议程之中。

这里所举的是一个为理解而教的例子,也就是我在前文中提到的为理解而教的理论框架,其所有特征均已在上文表述:

生成性主题: 不朽的诗篇。

理解目标: 诸如理解不朽的魅力和诗人的表现手法。

理解性运用: 学生用他们学习到的知识进行灵活的思考和行动。

持续评估: 一开始就要注意搜集反馈信息并要长期坚持,不以分数为导向,而是要拓展学生的理解力。

想要详细了解为理解而教的读者可以参考玛莎·斯通·威斯克主编的《为理解而教》、蒂娜·布莱思(Tina Blythe)编辑的《为理解而教指南》( The Teaching for Understanding Guide ),以及玛莎·斯通·威斯克和其他人共同主编的《用技术进行理解性教学》( Teaching for Understanding with Technology )等书。 1 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开发的在线职业发展项目“广阔世界”(WIDE World)同样能促进为理解而教。

为理解而教是使游戏值得玩的一种方法。你看到了,理解不仅是一种成就,也是一种动力。当我们理解时,就会更加投入;当我们发现自己将要理解时,就会更加入迷。 这不仅是常识,也是一项研究结果。在最初的研究中,为理解而教特色班中的学生报告称,他们认为这种学习方式的各种特点很有价值。这项研究促成了后来的为理解而教的理论框架。

想让理解变得有吸引力,需要的不仅仅是运用由四部分组成的理论框架。为了练习和延伸理解而进行的思考和行为很容易变成纯粹的玩乐。假设本月的学习主题是生态,这当然是一个生成性主题,目的是让学生对生态的几个方面产生广泛的理解。其中一个很有趣的活动是让学生组装一个巨大的挂图,从而展示池塘复杂的生态系统。这当然是一个需要全班参与合作的项目,而且可以为以后的课程提供图示,但它是不是理解性的运用呢?不一定。活动本身并不需要思考太多,学生只是遵照老师指示,把各个部分组合起来。还记得第1章讲过的节奏、聚焦、延伸和巩固原则吗?它缺少的是对聚焦和延伸等问题的把握。

另一项活动是用生态词汇玩纵横字谜游戏。如果字谜设计得很好,学生确实需要进行大量思考。可问题在于这些思考跟理解生态的关系不大,主要涉及的是填字技巧。当然,纵横字谜游戏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有帮助的,只是不是关于生态的理解运用。它缺乏的是聚焦。

那么下面这个活动你觉得如何:要求学生观察当地一个池塘,尽可能多地识别其中大大小小的生物,描绘出池塘的生态系统。这听起来比纵横字谜游戏更有价值,有点像挂图活动,只是学生必须自己制作图表。

这个活动确实要比前两个好多了,但依然存在需要注意的地方。一个小组或许可以识别很多的生物并记录它们在池塘里被发现的位置,却无法表现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学生当然可以将其称作“生态系统图”,只是没有显示出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类似的依存关系,这同样是聚焦和延伸出了问题。

这些问题同样存在于很多我们觉得很好的理解性运用中:写散文,写小说,制作图表,组织讨论,编排舞剧等。所有这些活动都很好,因为它们提供了大量理解性运用的机会,但遗憾的是,它们通常不需要进行广泛的、有针对性的思考。学生们只需把与主题相关的某些信息填入其中,就可以轻松地完成这些散文、小说、图表、讨论和舞剧。

那么如何避免这些问题呢?其实只需要求学生按照真正的理解性运用来做,便不难画出真正的生态系统图:

用箭头表示依存关系:X以Y为食,X依靠Y生存等;写出X和Y所代表的具体生物;标出得出这种关系的证据,可以来自自己的观察,也可以来自教科书。

要玩这种形式的这个游戏,你必须思考自己究竟掌握了哪些知识以及能够找到哪些生物,这样就能解决聚焦和延伸的问题了。 5swZYyZmtTpWEQ9e/YMTYOl2KZVuN6IHWHGBfnBrFdBjg1LlN01ZTYWBG4oUSVk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