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时说法

“五时说法”是指佛陀自三十一岁在菩提树下证得圆觉之后,于八十岁寂灭前,驻世传法四十九年。在这四十九年传教讲法中,根据其教义和教法,可分为五个不同的时期,简称“五时说法”。“五时说法”是中国最早创立的大乘宗派——天台宗使用的一个重要术语,是用来对佛陀一生圣教给予一个全面的科判与归纳,以便于在讲说、研究、修持和思维浩如烟海的佛经和佛法时,不至于发生缴绕混漫。

佛陀的五时说法如下:

第一华严时:“华严”的梵语为Avatamsaka。佛于菩提树下成道后,未离座即于甚深禅定中,转无上大法轮,用二十一天的时间为大菩萨们说《大方广佛华严经》。这是佛为大菩萨所说的大法,就像太阳刚出来时只照高山,而小根性的人,无缘听闻,即使听闻了,也不能接受。

明末憨山大师言:不读《华严》,不知佛家之富贵。佛陀于菩提树下初成道,为度大菩萨速证无上正觉,故直显佛性觉海无尽之丰富瑰丽,以启迪菩萨。佛性觉海,为万化之基、创造之源,所有皆自佛性中出,故佛性觉海具足一切而又超越一切。《华严经》直呈佛之法身(佛性之别名)之终极境界,但这种直呈是形式的直呈,不是内容的直呈。故《华严经》只可作教导大菩萨之用,没法教导俗世众生。若欲教导俗世众生如吾辈者,必须有一系列具体之教法和教义方可。这就需要佛陀从悟道的菩提树下出定,走到我们人间来,针对我们这些下劣众生而教授相应的修行法门和次第入道法门。因此,就引出了下一个佛陀讲法时期。

第二阿含时:“阿含”是梵语Agama的音译,意思是“圣言”“圣教”。佛观察小根性的人不能接受大法,于是就在鹿野苑等地方,在十二年中,讲说小乘的《阿含经》,讲说“四圣谛”“十二因缘”等的教理,度化声闻、缘觉。

佛陀讲授《阿含经》的目的,在于“破除我执,证成罗汉”。众生之病在于顽强地执著有一个“我”在,此名之为“我执”或“我念”,一生所有,皆在围绕这个“我”而行动。佛陀大悲,指示津要,实无有“我”存于身内。“我”本为虚幻,因意识或欲望强行造作而有,实为梦幻。悟透此理,证得无我之境,即为阿罗汉。故《阿含经》的主旨是:破除我执,证成罗汉。

第三方等时:“方等”的梵语为Vaipulya。“方”是方便、方正、广大之义;“等”是平等、等持之义。佛说法度人,无有定法可以给人,而是应病与药,为疗治众生的烦恼、执著而随机说法。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所以佛说八万四千法门,令众生各依自己之根性而修,整治自己的习气毛病,去妄证真,因此法法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下之分。这是佛继阿含时之后,在八年当中引小乘人入大乘法,为大乘初机菩萨讲《维摩诘经》《楞伽经》《楞严经》《解深密经》《圆觉经》等大乘方等类经典。

佛陀讲授方等类经典的目的,在于“弹小赞大,普度众生”。“弹小”,就是告诉罗汉们,你们所证所成者,实为小道而已。此小道只能自度,不可度人;只可自利,不能利他;只可自了,不懂方便随缘,不知如何普度众生;如是等等,过患无穷。故罗汉道者,实为“焦芽败种”,不能生长慈悲和智慧。“赞大”者,即赞美大乘妙道,意在引导小乘罗汉道人,应反身向往大乘,修菩萨道,入六度行,广开方便之门,和光同尘,与世同体,不舍众生,慈悲普度。此为方等类大乘经典主旨之所在。

第四般若时:“般若”是梵文Prajna之音译,乃“智慧”之义。佛说法四十九年,讲般若就讲了二十二年,共有八大部,总结归纳为《大般若经》,有六百卷之多,《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就是其中之一。

佛者,觉也。成佛是智慧(般若)的成就,故智慧是一切佛之母。众生困于“我执”之中难以自拔,修行人(罗汉或菩萨等)则困于“法执”之中难以自拔。我执即执“我”为实,法执即执“法”(佛陀的一切教导和传授的种种修行方法)为实。无论是我执,还是法执,一旦有执即不得解脱。解脱就是无为、无执、无我。般若与无执互为因果:因为般若,方可无执;因为无执,方有般若。般若经即是开启所有众生与生俱来的般若智慧,此智即是佛智。获此智,即获佛果,即为成佛。因大小乘人不执于“我”,就执于“法”,故般若经的宗旨即为“荡相遣执,彰显空智”。“相”是指一切表相、幻相、法相、显相、分别相,也即一切现象——现于眼耳鼻舌身意六要之象(相)。此一切相不可着、不可依、不可执、不可得,故佛陀教导我们要“荡一切相”“离一切相”“无一切相”(进入疏解正文之时,我们将全面展开讨论此一宗旨),此名之曰“荡相”。“遣执”就是化除一切我法二执。

般若经通过“荡一切相,遣一切执”的方式,来达到彰显“空智”的目的。空智就是般若这种所有众生皆与生俱有的智慧,但这种智慧必须在彻底的无为、无执、无我中,方能显现和证成。得此般若智慧,即为成佛,即为解脱。罗汉和菩萨,也能不同程度地获得此智,但他们获得的般若智慧是非常有限的。欲将般若智慧全部彰显,必须经过般若经的“荡相遣执”方可。

佛陀在般若经中不立一法,因为在此前的三期讲法中,佛陀已经讲授了无量无边的教导和修行方法,为了让修行人不再陷于“我执”与“法执”之中,佛陀通过般若经复将所有的教导和方法全部否定掉(实则是超越之)。故在包括《心经》在内的般若经中,大家不会得到佛陀的任何教授;相反,大家在般若经里学习到的都是一路的否定,不断地否定,再否定。无有一法可得,名曰“般若”。

第五法华涅槃时:“法华”为《妙法莲华经》的简称,梵语为Saddharma Pundarika,“涅槃”的梵语为Nirvana,是圆满寂灭、究竟解脱的意思。佛在其一生的最后七年中,说《妙法莲华经》《涅槃经》《佛遗教经》等法,纯讲实法,不讲权法,不问在会的人根性如何、是否能够接受,只讲唯一的佛乘,讲众生皆有佛性,皆堪做佛。因为佛快要入灭了,没有时间了,只有说真如实法,佛法才能圆满。此时佛所说的皆为诸法实相的道理,融会三乘﹙声闻、缘觉、菩萨﹚归于唯一佛乘。因为是对最上利根之菩萨说事理圆融的中道实相,所以是究极圆教。

佛陀在第四时般若时,通过“荡相遣执”的方式,对此前三个时期的一切教导和修行方法,给予了全面而彻底的否定(实为超越):无有一法可得,无有一文可立。这是从否定面,令学者悟入和证成“空智”——以无为无执为根本特征的般若智慧。但般若经以“无为无执”为宗旨,是一个非常消极的道路,是否定型的道路,这种否定型的道路需有另一个积极肯定型的方式来配合方可,不然,这种纯消极的方式最终将会把它自己也否定掉,而导致其自己也不能成立。这很像是一条靠吃自己的尾巴为生的蛇,这条蛇从自己的尾巴吃起,最终它会将自己全部吃掉。不吃自己,蛇会死去;吃掉自己,也是死去。总之,否定自己和吃掉自己的结局,只有一个:使自己彻底消失。

般若类经典通过“荡相遣执”的方式,彰显我们的般若佛智,令我们获得彻底的解脱与觉醒,但万不可以此导致佛陀的一代教法趋向以“自己吃自己”的方式走向消亡。为了保住佛陀一代教法,还需对佛性和般若以肯定面和积极面的教授。因此,般若时不可成为佛陀一生教法的最后一时,在般若时之后,必须还要有一个正面肯认佛性和佛法的教授,这就是第五时——法华涅槃时。

佛陀通过《法华经》和《涅槃经》等,正面肯定了佛性(般若)内涵的四大基本特征——“常”“乐”“我”“净”,并全面阐释之。通过般若经的无为无执而彰显出的佛性(般若)是什么样的呢?她有四大类基本的特征:恒常不易(常)、极乐无限(乐)、无我之我(我)、纯净无染(净)。“常、乐、我、净”是修行之极果、涅槃之四德。故般若时和法华涅槃时,此二时说法如同硬币的两面:反面是般若经的“荡相遣执”,正面是《法华经》和《涅槃经》“常、乐、我、净”的佛果四德。 QTZTWbnL66h51eZnE7EeCEEX/P03kzuxJ6RE5UeFKteE96X22XKg8o5HqOvCj6H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