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英文版绪言

莫玲

当初认识潘麟先生时,是经一个朋友介绍的。我的那个朋友介绍先生时,并没有告诉我太多关于他的事,只说他是一个作家。所以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一直以为先生就是一个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家。在阅读了他对于艺术家、学者、思想家等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的评传和一些小说、散文等作品后,我更是坚信:潘麟是一位以精确地运用文字和以思想深刻见长,以及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人类良知的当代杰出作家。因为我把他认作成一位作家,见面时我们谈论最多的当然是关于文学和艺术方面的话题。他给我最初的印象是:知识渊博,视野开阔,对真善美和生活中的各种痛苦有着极强的感受,深怀正义感和道德感。同时,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还有他的超脱、亲切、乐观和坚持原则。我想一个人能做到像潘麟先生这样,已经非常难得,几近于一个完人了。在这个举世混浊而又浮躁的时代,在我的人生中能幸遇这样一个人,是很让人意外的。

但更让我意外的是,随着我们的深入交往,我惊讶地发现潘麟先生不仅仅是一位文学家,他对哲学、宗教等领域的研究,其基础之厚,识见之深,见解之透辟,运思之细密,创发之独到,不在东西方任何一位大哲之下。渐渐地我觉得,对潘麟先生来说,“文学家”这一称呼已经很不合适他了,对他的准确称谓应该是哲学家和宗教学家。一个人同时对儒家、道教、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等宗教体系和它们那错综复杂的思想流派以及西方主要的哲学学说都能达到前人难以企及的认识深度,这需要一种怎样的热情和思辨力、洞察力,才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古人说:书到今生读已迟。它的意思是说:像这样对生命和宇宙奥秘的准确把握与洞见,对人类这些古老的文明体系的深入理解与透彻领悟,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在短短的一生中就能够完成的,它需要我们几世甚至更久的努力,才可望获得某种成就。正如潘麟先生在本书中所透露的那样,他之所以能在如此年轻就能达到如此不可思议的生命开悟和对人类几大文明体系的深入洞见,与他有一个非常优异的先天基础是有着重大关系的。

最让我深感意外的是,在不久之前,经过对此书内容多次的详细阅读和对书中不明之处与先生以及他的弟子们进行全面交流之后,让我更为吃惊地发现,潘麟先生不仅仅是我以前认为的那样是一名当代杰出的作家,也不仅仅是一位杰出的哲学家和宗教学家,他是一位对东方各种狭义的和广义的瑜伽流派有着完美领悟并真正得大成就的瑜伽宗师,是一位经过长期修炼后获得生命全面开悟的生命学家,是一位成功地带领出无数深陷各种身心苦难的人们走向健康、光明和解脱的生命导师!

因为有幸能够在此书未出版之前就对此书有过多次的阅读,并就书中一些问题与先生进行过多次长时间的讨论和交流,对此书的价值和意义,有一些肤浅的认识,想报告给此书的读者们。

一、大爱无疆

正如印度古老的神话告诉我们的那样:世界和我们所有的一切皆源于毗湿奴(Vishnu)大神的一个梦。当毗湿奴大神沉睡时,我们和这个世界通过他的梦被创造出来。当毗湿奴醒来时,我们和这个世界随着他的觉醒而消失。源自古老印度的这个寓言是人类文明和宗教中所可能有的最为深刻的智慧之一。自五千年或七千年以来,印度文明或整个东方文明自其发端之初就开始进行各种方式的生命探索,其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即我们如何从这个存在之梦中、人生之梦中和宇宙之梦中彻底醒来。整个东方文明自始至终都是在围绕着这个终极目的。因为有了这一始终不变的终极目的,所以东方文明成为了以探索生命为中心的文明,故可被称之为“生命文明”。由生命文明发展出来的智慧成果,就是生命科学。在印度有七千年古老历史的瑜伽正是这生命科学中的一朵奇葩。而皇冠瑜伽则是这印度全部瑜伽流派的精髓所在,是无数代印度先哲们探索生命的智慧成果,是整个印度文明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印度文明的灵魂之一。

但因为某些历史因素,皇冠瑜伽——这个印度文明的儿子几千年之后在喜马拉雅山脉中渐渐地走失了。尽管在印度教和佛教经论中大量记载过皇冠瑜伽,但当今几乎无人了解皇冠瑜伽的内涵了。潘麟先生经过他的灵性导师精心传授并经过异常艰苦地在喜马拉雅山中进行全面考察与修行后,终于恢复了皇冠瑜伽的本来面目,又经过在他的数以千万计的弟子们中间传授和实践后,宣告皇冠瑜伽正式重返人间。

现在潘麟先生在经过对数以千万计的弟子们的传授和实践之后,藉此书在印度的公开出版,将这个印度文明曾经走失的儿子交还给印度人民,交还给包括印度人民在内的所有需要健康和生命解脱的人们。潘麟先生出生在中国,并在那里长大,但他能够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政治上狭隘的意识形态,本着科学无国界、生命无国界、友谊无国界的胸怀,走出国门,走进印度,走上国际,走进每一个需要他的人们中间,无私地传授他的皇冠瑜伽和他的生命科学,带领人们走向健康的生活,走向生命的解脱。这种无私的奉献,是一种真正的人间大爱,是一种真正的超越不同民族、超越不同种姓、超越不同宗教信仰与不同的文化形态和意识形态的生命之爱,这是一种只能发生在心灵之间、生命之间,无一丝一毫后天造作的天真之爱。当我们在阅读此书的每一个语句时,无不强烈地体会到那来自潘麟先生心灵深处、生命深处的充盈之爱。我们可以在这本书中的字里行间清楚地感受到,潘麟先生对人类文明高度的责任感和他接受来自先圣们的生命托付后而形成的那深沉的使命感。借着这种纯真的爱,尽管此书中谈论了大量让我们平庸的众生们难以想象的生命奥秘和潘麟先生传奇般的人生,但我们并没有产生出和潘麟先生相距遥远、天各一方的感觉。相反,透过此书,潘麟先生就像是我们隔壁的一个熟悉的邻居或一位亲人,用他一贯亲切的方式向我们讲述着他心中那些不可思议的智慧。

二、精辟地论述了瑜伽的本质和内涵

在本书中,潘麟先生首先对在印度流传了数千年的传统流派的各类瑜伽(如哈他瑜伽、奉爱瑜伽和知识瑜伽等)进行了十分精辟的总结。这些精辟独到的论述,在我们以前的关于瑜伽的著作中是很难见到的。但更为精辟的是潘麟先生关于广义瑜伽(即大瑜伽观)这一概念的提出和论述。潘麟先生明确地指出,世界上所有的宗教体系其本质不仅是一个文明体系、智慧体系,它们更是一个生命修证体系。宗教的价值和意义恰恰在于它对生命的认识,如果从宗教中抽去它对生命内涵的认识,那么宗教只剩下了一堆空洞的教条。生命的解脱是所有宗教的核心,而生命的解脱必以瑜伽的修证为前提。因此,瑜伽本身不是任何一种宗教,但(广义的)瑜伽是任何一种宗教达到其目的所必须采用的实现方式。

三、明确指出“入世修行”才是所有瑜伽修行与生命成长的基本宗旨

本书中,潘麟先生为我们指明了入世修行的几个重要原则:

第一,修行的过程就是服务大众的过程,就是实践奉爱瑜伽的过程,把向大众奉献爱心视作向众神奉献爱心。并明确指出,向“众神奉献爱心”只是我们实践奉爱瑜伽的初级阶段,而“向众人奉献爱心”才是奉爱瑜伽的终极阶段和终极目的。

第二,修行皇冠瑜伽不需要特意改变自己以前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只要这种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不影响他人,不伤害他人,并符合人类共同遵循的道德原则和价值标准),不设立任何禁忌或戒律。

第三,将瑜伽的修行与生活和人生统一起来。人生的过程就是瑜伽修行的过程,生活的过程就是瑜伽实践的过程,甚至将生活中每一件事的过程都视作一个瑜伽的实践过程。瑜伽实践不是只有在人生中的某个特殊时期或特殊状态下的生命实践,瑜伽就是我们的人生,瑜伽就是我们的生活。把瑜伽中的奉爱、观想、相应、合一、解脱、虔诚和禅定(身心始终处在一种深度的和谐、宁静、开放、光明和觉醒的状态)等基本原理带入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带入人生中的每个角落。这是一种“大瑜伽观”,也是一种“大瑜伽修行”方式。

第四,将瑜伽修行,特别是将皇冠瑜伽的修行,力求做到非职业化。非职业化的意思即是,不将瑜伽修行作为自己人生中的唯一职业,在瑜伽之外,我们必须通过另外的社会职业来实现我们的生活所需和回报社会。

第五,狭义的(各流派)瑜伽是印度文明和印度各大宗教的灵魂,而广义的瑜伽是整个东方文明的灵魂,她是整个印度先民和古圣以及整个东方先民与古圣的生命结晶和智慧成果,不是某个人的私有之物,她是属于全人类的文化财富和文明成果,任何人无权将之藏为私有。相反,任何人,尤其是那些已经学习并掌握瑜伽内涵的人们,每个人都需要有一种文化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不仅自觉地将瑜伽运用进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同时还要尽可能地把这一人类的智慧成果传播给更多的人,造福更多的人。我们把传播瑜伽和造福他人作为积累功德的过程,作为消除业障的过程,作为悟性成长的过程,作为智慧开启的过程。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我们内在的生命成长,我们还要尽可能广泛地学习所有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开放我们的心胸与视野,积极地走进人群,与社会上各种不同的知识、观念等进行真诚的对话和交流。

四、再次有力地捍卫了东方唯心主义哲学观和生命观的特殊价值

近几百年来,作为东方文明基础的唯心主义和在此基础上构建起来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宗教观、审美观、宇宙观、生命观等等,受到了来自西方实用主义哲学观和唯物主义哲学观以及建立在物理学等学科基础上的自然世界观的严重冲击,东方唯心主义哲学观和建立在此哲学观念之上的古老的文明体系,还有她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宗教观、审美观、宇宙观、生命观等,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构和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如何复兴东方文明,如何再建东方唯心主义哲学观,如何捍卫东方文化中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宗教观、审美观、宇宙观、生命观等,是每一个有文化责任感和有人类良知的学者都必须要思考和回应的问题。潘麟先生在本书中,通过雄辩的哲思(如意识的自在性、自觉性、自律性等)和可无数次重复的开顶(运用心灵之力软化或化开人体中最坚硬的部分——头骨,以及运用心灵之力有效地治疗各种疑难疾病),再次无可置疑地捍卫了东方唯心主义的存在原理和存在价值,并继而进一步地捍卫了东方文明体系的特殊意义和不可取代的地位。

五、首次正式提出“生命学”概念

在本书中,潘麟先生首次正式提出了全新的“生命学(Lifeology)”学科概念。以此书的出版为标志,宣布一门不同于此前的任何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的新兴学科门类——“生命学”的诞生!如同此前我们熟知的任何一门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那样,它们无一例外地由最初的萌芽,经过在历史中的长期发展,到最终成长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生命学同样经过了这样一个历史过程:它经过了任何一个文明在其最初都必然具有的巫术文化阶段,后来慢慢发展出瑜伽、禅定、祈祷等,并形成了流派众多、体系完备的生命学说体系和生命实践体系,以及无法计数的经典和案例。这些主要保存在东方文化传统里的体系完备的生命学说与生命实践体系,以及无法计数的经典和案例,足以形成一门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列的第三大学科体系——生命学体系(The System of Lifeology)。但在现实中,生命学作为一门学科并没有被正式地提出,更没有人将她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对她进行自觉的全面建设。当代和以前的那些生命实践家们也没有自觉地意识到,他们正在从事的身心实践是意义深远的生命实践,他们正在从事的这项探索是伟大的生命学研究。令人遗憾的是,至今他们仍然把自己仅仅认同为一位瑜伽士、一位宗教修行家、一位道德实践家、一位传统医学的医生,甚至把自己认同为一名巫婆或一名学会运用神通的预言家。在这些人的观念中,仍然大量存在着与一名真正的生命科学家严重相违的帮派意识、山头意识、宗教意识、复古意识和私藏意识,不愿意或很少公开交流自己的生命实践经验和生命学知识。这些不良观念必须打破,生命学的科学观必须尽快地建立,生命科学必须像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那样成为一门被全人类公开承认和公开研究的一门科学体系。同时,生命科学所有的探索成果和智慧成果必须被全人类所共享,甚至为全宇宙所共享。

潘麟先生在对人类科学发展史和文明发展史的深刻把握的基础上,顺应文明发展规律,顺应时代的呼唤,以此书的出版为契机,正式宣布“生命学”的诞生!潘麟先生不仅自觉地将生命学的实践方式和基本哲学观念贯穿在此书的始终。如同物理学的定义是:以探索物质之间的关系以及物质的内在结构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同样,潘麟先生对什么是“生命学”也给予了明确的定义:生命学是一门以探索人(同时也包括一切生物在内)的身心内在结构和存在属性以及通过相应的实践而达到全面的解放(即获得终极的开悟和彻底地实现其内在的自由)的科学,并以此为基础而形成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宗教观、审美观、宇宙观、生命观等哲学体系,以及生命医学(生命学与东方传统医学和现代西方医学进行交叉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人体潜能学(特异功能学),生命物理学(生命学与物理学进行交叉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生命心理学(生命学与心理学进行交叉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等相关学科体系与学科群。

本人才疏学浅,对于潘麟先生,对于这本书,对于他的皇冠瑜伽和他的生命学的学习与研究尚在起步阶段。本书凝聚了先生平生修行之结晶、学思之精华,没有多年的深入玩味,难以悟入先生博大的生命境界。上述这些只是个人的一些初步理解。我想以后随着对潘麟先生和他的皇冠瑜伽与他的生命学更深入的研究,我一定会有更多惊奇的发现,那时我会进一步地和大家分享。

从最初我认为潘麟先生是一位当代杰出的作家,到发现他是一位杰出的哲学家和宗教学家,再到近来才进一步地明白,潘麟先生的真正身份是一名当代罕有的瑜伽导师和生命学家,准确地说,应该是生命学的创立人。我问自己:这些就是我对潘麟先生所理解的全部吗?我很快就否定说:不是。那么能不能让我们暂时地抛开那些知性的概念,用我们的直觉来体悟一下潘麟先生呢?如果我们能很好地抛开这些外在的身份与标签,那么我想告诉你的是:潘麟先生是一团火。当你有幸走近潘麟先生时,你能明显地感受到,先生的整个存在、他的整个生命就是一团永恒的火焰——一团大爱的火焰,一团智慧的火焰,一团充满神奇力量的火焰,更是一团似乎能毁灭一切并能在灰烬中迅速创造出一切的火焰。

如果我们仅仅把潘麟先生认同成一团火焰,这是不完整的。潘麟先生除了像是一团永恒之火外,他更像是一个空。当你有幸走近潘麟先生后,你会发现潘麟先生在你的眼睛里渐渐地“消失”了,他的整个存在,他的整个生命就像是一个天空、一个大海。他没有自我,没有自私,他的整个身心通体是宇宙精神的化身,是最终理性的载体。他把不可思议的神性化作了他的人性,他的一言一行中是那么地充满着人性;但如果你再仔细地体会一下,他的人性又不再是人性,而是全部神性的流显。正如此书中所说的那样,我们头顶上的那个梵轮又叫做“千瓣莲花轮”,梵轮的打开就是这个有着一千个花瓣的莲花的盛开。当你走近潘麟先生,你能明显地感受到,先生的整个存在、他的整个生命就像是一朵盛开的莲花。当你和他待在一起时,透过他的一言一行,你会在你的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朵正在盛开的莲花的意象。此时你会有一个小小的顿悟:为什么两千五百年前的佛陀一再地把一个已经开悟的人比喻为一朵盛开的莲花。准确地说,那不是一个比喻,那只是佛陀对他自己和与他一样获得彻悟的人的一个真实的发现,获得终极开悟的人就像海洋、就像天空那样地敞开,那样地盛开。

如果仅仅把潘麟先生体会成一个空或一朵盛开的莲花,那同样是不全面的。先生给予人们更深的感受是像一条春天里的小溪——当你走近他,当你放松你的身心去感受他的时候,你会发现,潘麟先生是一泓泉水、一条小溪——它轻松地绕过社会和人为地设置的重重障碍,流进你的身心中,滋润着你那业已干涸的生命,洗涤你那业已混浊、业已沉重的身心。这一切都是在不知不觉中被实现,在亲切、友好和宁静中被实现。潘麟先生的整个存在、他的整个生命,化作那条小溪流进来,流进你的心灵,化作你的灵魂…… 4lVlr12HZLxsxthEPf6vwSzyAgML4/6grsdrTzolQLUPdZCLc1O1dLLLF+qJ24T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