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金刚经》的个性

《金刚经》《心经》等皆属于般若类经典。般若类经典是中国人最喜欢的一类佛家经典。当年佛教传入中国的时候,我们最先开始翻译的就是般若类经典,例如《放光般若经》《文殊般若经》等,但这些都属于小般若经。

般若类经典的集中翻译是在公元五世纪初,代表人物就是《金刚经》的最早翻译者——三藏法师鸠摩罗什。他是翻译般若类经典的一个代表人物,是他集中地把般若类经典翻译到中国来,并在中国宣扬讲说。自鸠摩罗什之后,般若类经典在中国大为流行,一直流行至今。在这个流行过程中,诞生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中国佛教流派——禅宗。

禅宗又名“般若宗”,禅宗就是在般若类经典的孕化下诞生的一个中国式的佛教流派。禅宗的“禅”字不是指禅定,而是般若之义。为什么会有禅宗的诞生?这与鸠摩罗什最初大量地翻译般若类经典并在中国推广流行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没有鸠摩罗什的翻译推广,那么禅宗就没有一个生长的土壤,也不可能诞生并成为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宗派之一。禅宗的诞生与般若类经典被大量地从西天(印度)翻译到中国有直接的关系。

一门文化的传承,一门思想的孕育,绝非一蹴而就,动辄以百年计。鸠摩罗什在公元五世纪初开始大阐般若类经典,到禅宗六祖慧能(638713,为禅宗实际创始人),时间跨度达二百多年。二百多年的般若类经典在中国的流传——流传的过程就是孕育的过程,也是与中国固有文化儒道等诸子百家激荡、交融的过程——最终孕育出这个人类最伟大、最智慧的流派:禅宗。可见人类的思想在诞生的过程中是非常艰难而曲折的。

自鸠摩罗什翻译般若类经典以后,中国的佛教基本上可以说进入了般若时代。这个般若时代一直持续至今,其代表就是《金刚经》和《心经》。《金刚经》和《心经》在中国千百年来长盛不衰,是所有学佛人、非学佛人共同爱好的经典,已经远远超越了佛教的范围,成为中华民族的圣典。无论是道士、儒生,还是一般的读书人,包括诗人、作家、政治家等几乎都有一个习惯,一生都要读诵《金刚经》和《心经》。所以此二经不仅是佛教内部的经典,它们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智慧源头,也是人生智慧的伴侣。学习《金刚经》和《心经》,并不要求你必须是佛教徒或有佛教信仰,即使你不是一个佛教徒,没有佛教的信仰,仍然不影响你从《金刚经》《心经》中汲取人生的智慧。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学习,《金刚经》《心经》与种族、信仰、年龄、性别、爱好、职业没有任何关系,尤其与信仰没有任何关系,它们超越了信仰,它们是哲学圣典、修行经典、智慧圣典,不是佛教宗教信仰者的专属。

佛家分三类:一是佛学,二是佛法,三是佛教。《金刚经》不属于佛教类经典,它属于佛法类经典。从某种程度上讲,《金刚经》还排斥佛教,破斥佛教。这与社会上对《金刚经》的一般性理解不同,社会上认为它是佛教信仰体系内的一部经典,这是一个讹传,事实上,《金刚经》属于佛法,不属于佛教。不仅不属于佛教,而且它有些经文和观点还直指佛教,破斥佛教,不准许大家信仰。因为宗教系统就是信仰系统,《金刚经》不准许我们有信仰存在,只允许我们觉悟,它只加强我们的觉悟,加强我们的智慧,而不强化我们的信仰。

《金刚经》不负责加强和强化信徒的信仰,反过来还消弭和破除信仰,特别是破除迷信。《金刚经》誓死反对一切迷信——民间迷信、宗教迷信,包括佛教迷信,有一些人对佛教不是正信而是迷信,《金刚经》照样破除。这就是《金刚经》的性格,《金刚经》的特征,破除一切迷信,破除一切虚妄,乃至于一切表面的形式的信仰,它所追求的是内在的超越性,是与生俱来的般若智慧,是生命圆满而终极的觉悟和觉醒。 vx7Yc2u19dw04UhxyC3VtJMmiXjff282hAJb202/0I6O16x2BsF+W+OXRacQIUo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