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著名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

《金刚经》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翻译版本,此次讲授的《金刚经》版本,选自著名译经家鸠摩罗什所译。让我们先对此经的翻译者有一些初步的了解:

鸠摩罗什(344-413),梵语是Kumarajiva,又译为鸠摩罗什婆、鸠摩罗耆婆,省称罗什,意为童寿,意思是他明明是一个儿童,但他的智慧却像一个老人。罗什出生于古代西域的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地区),是东晋时后秦的一位高僧、译经家。( 鸠摩罗什画像见附图一

其父鸠摩炎,出身天竺望族,家世显赫,世代为相。鸠摩炎倜傥不群,天赋异禀且有节度,驰名遐迩,本应嗣继相位,然而他不但推辞不就,反而毅然出家,开始了修行生涯,成为一个游方僧人。他翻越了喜马拉雅山,到达龟兹国——一个信奉佛法的小国家。龟兹国国王听说来了一位印度高僧,非常敬慕他,便亲自到郊外迎接,并请为国师。

鸠摩罗什的母亲耆婆公主,是龟兹国王的妹妹,年方二十,才悟明敏,过目必解,一闻则成诵,是位才女,其身体有红痣,依命相之法来说,正是必生贵子的特征。当时虽有诸国争聘,她都不应,可是一见到相貌伟岸的鸠摩炎时,十分倾心,决意嫁他。国王便劝鸠摩炎还俗,无奈鸠摩炎怎么都不答应。为此,国王将其软禁,颁布圣旨:鸠摩炎必须还俗,娶他的妹妹耆婆为妻。就这样,鸠摩炎被迫与耆婆公主结婚了。结婚不久,耆婆就怀上了鸠摩罗什。怀孕期间她常去城北省梨大寺听法,并于突然之间,不论记忆或理解,都倍增于从前,甚至能无师自通天竺语,众人都感到非常地讶异。等到鸠摩罗什出生时,耆婆便顿时忘却天竺语。当时有位阿罗汉达摩瞿沙说:“这种现象,必定是怀有智慧的孩子。舍利弗在母胎时,其母智慧倍常,正是前例。”

公元344年,即东晋建元二年,鸠摩罗什在龟兹出生了。母亲是王妹,父亲是国师,这是龟兹王国中最为显贵的家庭。然而这个家庭深深信仰着佛教,一家人似乎并不迷恋世俗的荣华富贵,父亲鸠摩炎刚刚被逼迫返俗从政,在城北省梨大寺听法着了迷的母亲耆婆,又撇下她曾钟情的丈夫,带着鸠摩罗什出家为尼了。

七岁时,鸠摩罗什随信佛的母亲生活于寺庙之中,每天和母亲一起学经,读经。他天资极高,每天能背诵三万二千字经文,号称“日诵千偈”。为了修行的需要,母亲在鸠摩罗什九岁时,渡辛头河至罽宾(今克什米尔地区)学习深造,遇名德法师槃头达多,学习小乘佛经《中阿含经》《长阿含经》等。没几年,鸠摩罗什就把小乘佛法的经、律、论全部通达。

十二岁时与母亲自印度返回龟兹国途中,在今新疆疏勒地区驻留一年余,修习《阿毗昙》及《六足论》,从大乘僧人、莎车国(位于今新疆于阗之西、疏勒东南)王子须利耶苏摩诵读《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等,一学习即通达。复从佛陀耶舍授读《十诵律》等。这段时间他学习的《中论》《百论》和《放光般若经》,都是大乘重要的经典,鸠摩罗什曾叹道:“我过去学小乘,好比是蠢人不识金子,错将黄铜当成宝贝。”在辞别他的大乘师父们后,他回到了龟兹国。

龟兹国国王出城门迎请他为龟兹国国师,并皈依鸠摩罗什。公元363年,鸠摩罗什二十岁时,在王宫受具足戒,标志他取得了正式僧人的资格。此后龟兹王给鸠摩罗什更尊贵的礼遇:为他造金狮子座(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铺上大秦(即罗马帝国)产的锦褥,请罗什升座说法。罗什说法时,西域各国的国王跪在座边,俯伏在地,让罗什踏在他们的背上,一步步登上法座。世俗的国王屈尊伺侯,表示对名僧极崇的尊礼。他留住龟兹二十多年,广传大乘经论。

虔诚向佛的母亲,十年来辛苦地领着青少年时代的鸠摩罗什在国内外拜师游学,现在终于看到自己的儿子学业有成,自己可以放心地离开了。她在再次前往天竺时谆谆嘱咐儿子,勉励他到中国内地弘传大乘佛教。他毅然应允,表示愿到中国内地传教,纵使千辛万苦,也要实现母亲此愿。

鸠摩罗什为人神情开朗,秉性坦率,平时虚己善诱,专以大乘教人,而善于辨析义理,应机领会,独具神解,成为中观大师,名声大震西域,传扬四方。

苻秦(史学家又称之为前秦)建元十五年,中土僧人悦纯、昙充等游学龟兹归来,向前秦国君苻坚称述龟兹佛教盛况,特别推崇法师鸠摩罗什才智过人,精通大乘佛法。前秦建元二十年(382),苻坚在高僧释道安的一再劝说之下,遣平西将军吕光(337-399)带领十万精兵进军西域,“降服焉耆,攻破龟兹,归服者30余国”,他嘱吕光在攻下龟兹后,从速送鸠摩罗什入关。吕光不负使命,用了两年左右时间先后攻陷了焉耆、龟兹等西域三十余国,虏获了罗什。但因吕光将军原不奉佛,莫测罗什智量,又见他未达高年,故生轻慢之心,恒以常人待之,并强迫他和龟兹王女结了婚,还时常让他乘牛和劣马来戏弄他。

公元383年,偏安江左的东晋王朝,同北方氏族贵族建立的前秦政权之间进行了一次战略性大决战。苻坚亲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羽林郎(禁卫军)3万,共90万大军从长安南下。同时,苻坚又命梓潼太守裴元略率水师7万从巴蜀顺长江东下,向建康进军。近百万行军队伍“前后千里,旗鼓相望。东西万里,水陆齐进”。苻坚骄狂地宣称:“以我百万大军,即使将马鞭扔到长江中,也足以让长江断流。”

东晋孝武帝虽然昏庸,但其宰相谢安是很有才望的政治家。在前秦大军压境的情况下,东晋内部矛盾得到缓和,出现了上下齐心、同仇敌忾的局面。他们趁前秦大军尚未完成集结之际,主动在淝水决战。交战前,苻坚急于求胜,在未经核实敌情、不明东晋意图的情况下,不听部将的劝阻,盲目同意退军决战。结果中了东晋的圈套,一退而不可收拾,导致淝水惨败。不仅前锋统帅苻融被杀,苻坚自己也被流矢射中,落荒而逃。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后,前秦大伤元气。先前被征服的各部族酋豪,纷纷背叛苻坚,建立割据政权。其中前燕宗室慕容垂在公元384年称帝,建立后燕。羌帅贵族姚苌也于公元385年缢杀苻坚称帝,史称“后秦”。前秦遂告瓦解,北方又重新陷入分裂与战乱中。

385年3月,吕光用两万匹骆驼驮着一千多种珍奇的西域货物,带着一万多匹西域骏马撤离西域,班师回朝。但在回师的途中听说故国易主,无奈占据姑臧(今甘肃武威)一带以自守,并随后于386年建立政权,号“大凉国”(386-403,史称“后凉”),都于姑臧,统治范围包括今日甘肃的西部和宁夏、青海、新疆部分地区。因此,鸠摩罗什便随吕光滞留于凉州(大凉国)达18年之久。在这18年里,鸠摩罗什完成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精通了汉语,对中国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并且时常于大凉国中讲经说法,度化众生,使大凉国的文教礼俗大为改善,因而受到吕光及其皇位继任者的重视。罗什于大凉国中其身份几乎等同于国师。

姚苌缢杀苻坚后称帝于长安,与其旧主苻坚一样,也非常仰慕罗什之高名,曾多次遣使去大凉国邀请,但吕光父子忌他智计多能,不放他东行。

到了姚苌之子姚兴嗣位,于弘始三年(401)决定出兵西攻大凉,大凉国主吕隆(吕光弟吕宝之子)因宫室内乱等原因无力抵抗,无奈归降后秦,大凉国亡。如此罗什终于被迎请入关,时年五十八岁。以迎请鸠摩罗什为契机,先后有三十几个大小国家因此而灭亡,其代价不可谓不大,也因此见出佛法东流过程中,经历了无以计数的曲折与传奇。

姚兴亲自迎请鸠摩罗什入驻长安逍遥园西明阁,以国师礼待,并在长安组织了规模宏大的译场,请罗什主持译经事业,译场的一切用度皆由国库供给。就这样,鸠摩罗什前后持续翻译佛经达十二年之久。

后秦弘始十五年(413)四月十三日,鸠摩罗什在长安圆寂,享年七十岁。圆寂前告众弟子曰:“我们因佛法相逢,然而我尚未尽到此心,却要离去,悲伤岂可言喻!我自认为愚昧,忝为佛经传译,共译出经典三百余卷。我希望所有翻译的经典,能够流传于后世,且发扬光大。如今我在大众面前,发诚实誓愿:如果我所传译的经典没有错误,愿我的身体火化之后,舌头不会焦烂。”法体火化后,百骨成灰,其舌果然不坏,而成“舌舍利”。以此验证佛法不虚,以此验证其所译经典无误。故我们今天学习罗什所译之《金刚经》,大家尽可放心地去信受奉行,不必生疑。因为法师的舌舍利为我们证实了:其翻译之经文语句与佛陀当年亲口所宣者,毫无差别。

鸠摩罗什及其众弟子辛苦译经十二载,翻译总数依《出三藏记集》卷二载,共有三十五部,二九七卷;据《开元录》卷四载,共有七十四部,三八四卷。这些经卷对中国和世界佛教都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其中就包括《金刚经》《圆觉经》《妙法莲华经》《阿弥陀经》《维摩诘经》等。除在译经事业上鸠摩罗什取得了后人难以超越的伟大成就,同时,鸠摩罗什在译经之余,广开普度之门,培养出了数千名杰出弟子,其最著名者有道生、僧肇、道融、僧叡,时称“什门四圣”。

佛教虽说在两汉之交时就已传入中国,但真正开始翻译佛经却是在汉末。早期翻译的佛经不仅词语不规范,很难看懂,而且还有许多重要的佛经没有翻译出来。与前人相比,鸠摩罗什主持翻译佛经的优势十分明显:一来他少年游学印度,梵文水平极高;二来他来自龟兹,懂西域其他小国的一些语言;三来他在凉州生活了十八年,对于中土人文风情非常熟悉,在汉语语言文字上能运用自如,又加上他原本博学多闻,兼具文学素养。因此,在翻译经典上,自然生动而契合妙义,在佛经东传的里程上,鸠摩罗什缔造了一个空前的盛况。

鸠摩罗什与真谛、玄奘、义净被尊称为中国历史上四大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的翻译事业,当时堪称独步空前。他不仅第一次有系统地翻译和介绍了大乘空宗的理论,而且在翻译文体上也一变过去朴拙的古风,创造出一种具有外来语和华语调和之美的新文体。他主持翻译的经论,特别为中国佛教徒所乐诵,而且对于后来的中国文学发展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mBLvFS525Gq1cCviAs2uhvyGjUyJdVSpnJGeVTFx94Z/bQJbmTOtjRcaXxbw9Ab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