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菩萨” 是“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意为觉悟,“萨埵”意为众生,“菩提萨埵”意为觉悟的众生。“摩诃萨”是大的意思。“菩萨摩诃萨”是一个倒装句,译为汉语就是大菩萨之义。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 ,何为“众生”?佛陀从不同角度对众生作了归类说明。先从出生方式给众生归类,分为 “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 若化生”

何为卵生?像小鸟、鸡、鸭、鹅等从卵中生出来的众生。

何为胎生?像人、牛、马等从胎盘中生出来的众生。

何为湿生?像蚊子一样从水里出生的众生。

何为化生?有这样几类化生。第一种化生就像蝴蝶,开始是蛹,从蛹中转化出来,谓之化生。第二种化生就是天人,他们生活在六道的最高道——天道中,天道有男女之分,但是由男人负责生孩子而且无需经过怀孕过程,孩子从男人的膝盖或身体的某一个地方突然裂开的皮肤中蹦出来,这就叫化生。第三种化生是往生西方极乐净土或其他佛国净土,当我们死后,神识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莲花中,你就从莲花中诞生了。但是这个“诞生”不是说你在西方极乐世界有一个妈,妈妈怀孕一段时间后,你从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而是从莲花中打开,从莲花中生出来了。所以,按照佛教的观点,西方极乐世界没有胎生,没有卵生,没有湿生,只有化生。

所有众生都是依这四大类方式而出生,除此之外,没有第五种出生方式。人表面上是胎生,实际上是四生具备:受精卵是卵生;胎盘在羊水中浸泡九个月,这是湿生;胎儿出生为胎生;不断脱胎换骨地成长,这是化生。我们会看到有一些人,中年时期和少年时期貌似为两个人,这种截然不同不仅体现在外貌上,还体现在性情、人格和思维方式等方面,他把自己重新改造了一番,把旧的我抛弃了,让新的我诞生了,这就是化生。还有一些人拜了师父以后,通过跟随师父学法让自己脱胎换骨,重生一次。这些都是在旧有的我中生出一个新的我,类似于蚕蛹变成蝴蝶。因此,化生更像是一个形容、一个比喻。

释迦牟尼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很老的弟子坐在他旁边。

佛陀很亲切地问他:“你多大了?”

老弟子答:“我六岁。”

佛陀说:“你看上去至少有六十岁,怎么会只有六岁呢?”

老弟子答:“是的,佛陀,就我这个肉体而言,我今年已经六十六岁了。但是前六十年,我像梦游一般地活着。自六年前有缘拜您为师,从此走上了新生之路,到现在屈指算来有六个春秋了,因此我才六岁。”

弟子通过佛陀的教导,让自己脱胎换骨,重生下来,这就叫“法生”。法生也是化生的一种形式。在西藏地区有一些人,拜了上师以后,整个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都叫化生。以上是以出生方式来划分众生的。

另一种划分方式以“ 有色 ”和“ 无色 ”来划分众生种类。在佛门中,色不仅是指颜色,还指可见、可听、可看、可闻、可感触的一切现象,都称之为色。用现代的话讲,就是现象世界、物理世界,统名之曰色。“若有色”指有物理基础的众生,他们就叫有色众生。人、牛、马、羊等等就属于有色众生,因为他们都有一个有形、有色的身体。还有一类众生是无色众生,他们没有具体形象,比如说饿鬼、地狱中的众生就没有物理结构,你看不见他,纯精神性的存在,他们就叫无色众生。

第三种划分众生方式以“ 有想 ”和“ 无想 ”来划分。“若有想”,是指有思想的众生,比如人。“若无想”是什么众生呢?这很难理解。有这样一类修行人,错误地理解禅定,认为禅定就是什么都不想。他们使劲地修行,到后来就真的什么都不想了,把自己的脑子变得空空的没有思想了。你不能说他是人,也不能说他不是人,简单地讲就是闷厥状态,这一类的众生就属于无想众生。还有一类众生是“非有想,非无想”,他们已经进入了“非想,非非想天”。你说他“无想”,不是;你说他“有想”,也不是;他介于“有想”和“无想”之间的特殊境界。

佛家除了爱把不同的境界用“地”来划分外,还爱用“天”来表示。你达到了哪一层境界,就说你达到了哪一层天。这个“天”不同于天空的天,而是同菩萨十地的“地”同一个意思。天就是地,只是有时候用天来表示,有时候用地来表示,它们都是指生命(或曰意识)的某一种境界、某一种证量。“非想,非非想天”的状态只有小乘佛法里有,它是禅定初级的一种境界。

故而,所有的众生均可分成这几类:一种是以出生的方式分为卵生、胎生、湿生、化生;一种是以外在的形象分为有色、无色;还有一种是以内在的状态和境界分为有想、无想、非非想三种状态。

只要被称为众生的,就一定是处于非解脱状态的生命。既然有这么多的众生都在非解脱状态,那么如何让他们获得解脱呢?佛陀说:“ 我皆 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我”指的是佛陀;“皆”指这些形形色色的众生全部包括在内;“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是指把他们彻底地由“此岸”带到灭一切苦厄、灭一切颠倒梦想、灭一切六道轮回、灭一切贪嗔痴慢疑的彼岸。彼岸是什么岸呢?是“无余涅槃”之岸。

何谓涅槃?涅槃是梵语Nirvana的音译。涅是不生,槃是不灭。涅槃合在一起,就是不生不灭,即永恒之义。涅槃就是《心经》里面讲的“观自在菩萨”的“自在”,涅槃即自在。这又牵扯到佛家的繁复多变的名词术语了,涅槃即自在,自在即自觉,自觉即自性,自性即自生,自生即自乐,自乐即法身,法身即如来,如来即真理,真理即光明,光明即空性,空性即般若,般若即金刚,金刚即佛性……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一直往下说。总之,佛家那个最终的存在有几十、上百个术语描述,其中一个术语就叫涅槃,但究其根本全部是一个意思。

涅槃是一个不能再分解的究竟法,它是完全出世间的,是完全超越有为世间的无为界。但若依体证它的过程和程度而言,涅槃可分为三类:

一是阿罗汉的“有余涅槃”。有余涅槃是指尽管达到了涅槃,但身心中仍存留有一些累世之业障与习气尚未化尽。

二是菩萨的“无余涅槃”。无余涅槃是指身心内外的业障与习气皆已净除后的涅槃。

第三就是“大般涅槃”。大般涅槃简称大涅槃,这是佛的涅槃,是不涅槃的涅槃,这是一个很古怪的表达。六道即涅槃,不是出六道而入涅槃,是六道本身就是涅槃,是不舍六道而入涅槃,不是六道外别有涅槃。六道外有涅槃,是对小乘罗汉和大乘菩萨说的,在佛那里无六道内、外之分。没有六道外的涅槃,也没有涅槃外的六道,在六道中即在涅槃中,在涅槃中即在六道中。这种涅槃就叫大般涅槃,或叫圆满涅槃。《楞伽经》里说“无有佛涅槃,亦无涅槃佛”,指的就是佛陀的大般涅槃——不涅槃的涅槃,无所谓涅槃,也无所谓不涅槃。在佛家有一个专门术语,叫“轮涅无二”,或叫做“双超轮涅”——轮回与涅槃两者俱已超越,含摄轮涅双方,而又不落入任何一方。

佛陀所追求的是至少让众生全部进入“无余涅槃”,而不是“有余涅槃”。换言之,释迦牟尼要带领所有的众生都成菩萨或者成佛,而非成为罗汉。因为成罗汉是“有余涅槃”。

那么佛陀是以怎样的方式让胎生、卵生、化生、湿生这么多的众生,全部进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就是下面这句话:“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 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

这里出现了一个非常难以理解的问题,也是《金刚经》里的一个难点,因为这里面的境界非常高了。佛陀天天在讲法,天天在用各种方式度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到彼岸,入涅槃,证得佛性,获得究竟的生命觉醒。但是佛陀话锋一转,说了一句颇难理解的话:“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佛陀担心我们不理解,又补充了一句:“ 何以故?须菩提? ”——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不知道吧?那么我告诉你,不管是菩萨还是佛,在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的时候,已经彻底地做到了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即一点点都没有“我度了多少人”这种想法,这才算是一个合格的菩萨、合格的佛。一旦有了“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那么“ 即非菩萨 ”——就不是菩萨了。反之,若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则是真正的菩萨、真正的佛。无四相是整部《金刚经》的“金刚眼”,是《金刚经》的画龙点睛之处。越离四相,则为菩萨、佛;有此四相,则为众生。这是菩萨、佛与众生的根本区别。

每个众生都顽固地、执著地认为其身心内部有一个“我”存在,这个我就叫“自我”,简称为“我”。对自我的执著,就叫“我执”。“我相”就是我执之别名。所有贪嗔痴慢疑都来自于自我或曰我执。我执有多强烈、多强大,毒害生命、障碍般若智慧彰显的“五毒”——贪嗔痴慢疑,就有多强烈、多强大;反之,如果我执越来越淡化,越来越远离,贪嗔痴慢疑就越来越淡化,而终被超越。

没有人可以直接消除贪嗔痴慢疑,因为那个看上去十分真切、实则根本就不存在的自我才是五毒存在的根源。自我与五毒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名称。此两者之间是体用关系——自我是体,五毒是用。只要深入地看清了自我的虚幻本质而超离之,贪嗔痴慢疑就会不消而自除。整部《金刚经》,整部《大藏经》,整个人类所有的圣贤之教导与开示,无不是始终围绕着如何瓦解与超越自我和我执而为言的。觉悟的过程、解脱的过程、成长的过程、彰显般若的过程,无非是不断地认清自我的虚幻与丑陋而瓦解之、超越之的过程。简言之,就是不断地由我执走向放下我执的过程,就是不断地由自我走向无我的过程。自我与无我是一个反比关系:自我化程度越高,则无我化程度就越低;自我化程度越低,则无我化程度就越高。佛陀就是一个彻底化除了自我、完全的无我的大觉者。或反过来说,因为佛陀达到了彻底的无我之境,故他成为了一位圆满的正觉者、解脱者。

于是,佛陀传授的小乘佛法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的,就是不断地用各种方式,从各种角度为你解析:人类和一切众生都是没有自我的,所谓的“我”只是一个深深的幻觉和执著而已。但是,对“我”的执著却是非常真实的,真实到让人难以辨别。它就像梦一样,在梦中有一个“我”,在哭,在闹,在笑,在这样,在那样……当梦醒了以后,梦中的“我”就没有了。我们人生也是这样,犹如一场长长的梦,梦中真实无比,梦醒后发现一切都是不存在的。

彻底认清了自我的虚幻本质后,自然就没有了对自我的贪恋与执著——我执。远离了我执就叫无我相。你有我相,自然就有人相,达到无我相了,自然也就无人相了。人是指他人,他人的存在是依你的存在为前提条件的。如果前提认为有一个我,那随之而来的就有你,就有他,这样就构成了众生。有了众生就有了寿者。寿是时间和过程的意思,体现在时间上的一个延续。这个延续有两个含义:一个含义是个体在时间上的延续,有的动物活二十年,有的动物活五十年,人则不足百年,就叫所谓的寿命;第二个延续是种族的延续,像人类已经有了几十万年的历史。不管是个体的时间延续,还是种族的时间延续,都叫寿者相。我相、人相和众生相是一个空间概念、数目概念,寿者相是一个时间概念,由时间和空间共同构成了众生界。

凡夫和菩萨的分界线就是在有四相还是无四相:有四相则为凡夫;无四相则为菩萨、佛。寿者相、众生相、人相的前提是我相,都是在我相、我执的前提下引生出来的。故在语序上把我相放在首位。

我执分为“先天我执”和“后天我执”,或者叫做“原发性我执”和“继发性我执”两种。先天我执除了叫做原发性我执外,也可以称为“俱生我执”。“俱”即同时的意思,它伴随着我们的出生一起来的,故称为“俱生”。动物一生下来就知道吃喝,刚出生的小牛就有自我保护意识,当它感觉到遭遇危险时,就会逃得远远的,这种带有本能的对我的保护意识就叫俱生我执。人也是如此,小孩子刚一出生就知道吃喝,他知道什么东西对自己好,什么东西对自己不好,慢慢地就学会了保护自己,这些本能都是俱生我执,不是后天学习的。

心理学家把俱生我执叫做与生俱来的自我意识,或自我中心。小孩子的眼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出于本能,饿了就吃,渴了就喝,这是一种自私。如果小孩子没有这种自私、自我中心,那么这个孩子就无法生存下去,他必须要有这种自私。但是这种自私不能保持一辈子,到了成人以后就会慢慢地走向淡化和超越。

到了成年之后,即到了十八岁之后,如果这种与生俱来的自私和自我意识仍然存在,不仅没有被淡化和超越,反而愈来愈被强化和固着,这就是继发性自我,或称为“无明我执”。

人有三性:兽性、人性和佛性。兽性又名生物性,是人类数亿年生物体进化后的残留。人生的过程就是在合理地保留兽性(生物性)的同时,果断地超越兽性进入人性的世界,下一步就是在合理地保留人性的同时,果断地超越人性进入佛性的世界。我们与“三性”中的哪一性认同,我们就是哪一个世界的人:与兽性(生物性)深刻地认同,我们就是一个充满兽性的人;与人性深刻地认同,我们就是一个充满人性的人;与佛性深刻地认同,我们就是一个充满佛性的人。历史上所有的圣贤——无论是佛家的,还是道家、儒家的圣贤,他们都是将与生俱来的佛性深刻地认同并充分地彰显的人。

自我或曰我执属于兽性(生物性),人性之中有部分的自我,佛性之中彻底地无我。因《金刚经》是开示我们如何成佛的一部圣典,它必然教导我们要达到无我之境。惟有达到无我之境,我们的佛性(般若)才能充分地、无阻碍地彰显出来,实现出来,由此前的抽象转变为具体的真实。兽性(生物性)是人性的“茧”,只有将此兽性之茧成功地瓦解和超越,我们才能真实地进入到人性的世界之中。人性又是佛性的茧,只有将此人性之茧成功地瓦解和超越,我们才能真实地进入佛性的世界之中。( 我们为什么必须成佛成圣,将内在的与生俱来的佛性彻底彰显之, 实现之?不成佛成圣行不行?如不行,为什么?关于此问题,请参阅作 者其他著作,如《〈大学〉广义》等书中的相关章节。

无人相不等于没有了别人,而是不执著于别人。不是说我眼睁睁地看见你而假装没有看到你,不是说马路上那么多人,我却假装没有看见一个人,而是不执著于他们。这就叫“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也是如此,这些相都有,但不执著。不执著,通俗地说,就是不与对方认同,不认同于我,不认同于寿者,不认同于众生。不认同就是不执著。

怎样才能达到无我相呢?也就是说怎样才能达到破除和超越我执呢?有两种途径:渐进的方式和顿然的方式。渐进的方式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升华和超越一点点,经过若干年后,最终实现对自我的全面超越而进入无我之境。渐进的方式适合那些根基浅薄、信心不够的修行者。顿然的方式是禅宗最主要的悟道方式,即拥有大根器和大信心的学者在明师的开示下,三言两语,即可当下实现大悟生死,明心见性,直入无我之境。

顿然的方式,诚如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所言:“ 善知识,若欲入甚深 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当知 此经功德,无量无边。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此法门是最上乘。为 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小根小智人闻,心生不信。何以故?譬如天龙 下雨于阎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枣叶。若雨大海,不增不减。 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 之智,自用智,常观照,故不假文字。譬如雨水,不从天有,元是龙能 兴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百川众流,却入 大海,合为一体。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复如是。善知识,小根之人, 闻此顿教,犹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长。小 根之人,亦复如是。元有般若之智,与大智人更无差别,因何闻法,不 自开悟?缘邪见障重,烦恼根深。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光 不现。般若之智亦无大小。为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见,修 行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 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 (《六祖坛经·般若品》)

我执或我相一旦被瓦解和超越了,其余三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也就随之被瓦解和超越了。 lL4tlIBtnpUGVf8eUTg9r4URNItNyCfLvEvwVmMZRhbYXYOGFMnFgOciWiVd0K2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