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十二章

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

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

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

这是第三十二章之首段。“至诚”:诚明之极至者也。至诚即心性之全然在其自己之谓也,至诚即心性之自明、自律、自足、自然、无我、无为等臻于圆满与究竟之谓也,是圣人与心性彻底化为一体之谓也。“经纶”:丝缕为经,编织为纶。后人于编织的布匹上书写文字,故“经纶”引申为文化、知识、思想之代名词。“大经”:纺织所用之经线,引申为常道,即万世不易之常理和法则。

此段首句大意为:唯有臻于至诚之圣人(简称至圣),方能为天下之典范(以供所有人效法与追随),方能建立天下之根本法则(作为所有人之标的与准绳),方能知晓天地化育一切的内涵与奥妙(参天地,赞化育)。这与耶稣基督所言的“我就是道路,我就是真理,我就是生命,我就是光明”,其用辞与表述虽然各异,但义理旨趣完全相同。

如是,圣人是倚持(假借)什么来实现这一切的呢?

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

“肫(zhūn)肫”:与“忳(zhūn)忳”同,诚挚的样子。郑玄注:“肫肫,读如‘海尔忳忳’之‘忳’。忳,恳诚貌也。”“渊渊其渊”:意为圣人的境界如潭水一般幽深。“渊渊”:水深之状。《庄子·知北游》:“渊渊乎其若海”。“浩浩其天”:圣人的美德如苍天一般广阔。“浩浩”:原指水面宽阔之状。《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诗经·小雅·雨无正》:“浩浩昊天”。这两句中的“浩浩”引申义均为广阔。

那是因为圣人之生命、圣人之境界、圣人之品质,与心性为一,与道德为一,与天命为一,与中庸为一,他们拥有至诚不息、精纯无极之仁德,拥有幽深难测(玄牝)的生化能力,拥有浩浩无限的含摄(范围与曲成)能力。这就是圣人之倚持吧(圣人之所以为圣人之由)!

道家称“有倚”为“有待”或“有所待”。《庄子》一书里用了大量篇幅来讨论圣人必须臻于“无所待”,方能实现真解脱,方能实现真逍遥。《中庸》此处貌似指出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是因为他们假借(依凭)了“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实则指明圣人是依自不依他、依内不依外、依性不依物的,圣人于化境之中,超越一切后天、有为、封限、梦幻、执着、自我、二元等等,故实则无所依、无所待也。

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苟”:如果。“固”:实在,真实。“圣知”:德性之知,即良知,也即圣智,(心性)自明与自觉(本觉)之别名。“达天德者”:“达”意为通达、贯彻,“天德”指先天本有之自律道德,即心性之自律性、自然性之别名也。“其孰能知之”中的“之”是代词,指本章首句之“天下至诚”。

整句大意为:如果不是真正的聪明睿智,且如实通达先天本有之心性诸内涵与属性之人,如果不是如此至诚又至纯之圣人,还有谁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呢?还有谁能臻于“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之化境呢? l9jUU38ydcLd1XKz3k4EEB27Hrdty+FamCynz1M5FVUM7Ycyy3RL83EH9wEHJOu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