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十二章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此一长段为第二十二章全文。“天下”一词在《中庸》里多次出现,其字面意思是“普天之下”,延伸之义为“无有穷尽”“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至诚”者,诚之极致也。极致之诚即诚明扩展深化达无有穷尽之处,通透圆满至“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之境,也即儒家所谓“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的无极之境。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只需安处于诚明之中,孕之化之,培之养之,持续地无伪无欺、敞开无隐,诚明必然自生自发地层层通化,步步拓展,所及之处立即净化(恢复)出心性之真相(禅家曰本来面目或曰本地风光),及其至也,整个身心和外在之现象世界全部通化消融于心性之中,这个世界只有无穷无尽的真善美,只有无穷无尽的义理和生命,只有无穷无尽的心性诸内涵与属性。

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

“天命之谓性”中的“性”即此句中的“人之性”,亦即人人与生俱来之德性(佛性、心性),唯有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唯有人具有道德觉醒能力和超越反省能力,故唯有人能尽心性之全蕴。反之亦然:彻尽心性之全蕴,即是彻尽人之为人之全蕴,彻尽生命世界之全蕴。

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

这句话极其重要。诚明(明体)所及之处,无论是主体(身心),还是客体(所处之物理世界),当下即化,呈现出其“唯有心性诸内涵与诸属性,再无其他”之真相,呈现出“唯有各种真的表演、善的表演和美的表演,再无其他”之真相。通化之程度取决于诚明(明体)之程度:若诚明(明体)稀疏淡薄,则通化较少;反之,则全然通化,再无现象世界。总之,通化之程度即诚明之工夫程度。学者回看大手印和大圆满部分,即可切实了悟《中庸》此章经文的含义。

心物之关系问题,千百年来一直是东西方最核心的哲学难题之一。在《中庸》此章以及大手印和大圆满中,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从诚明(明体)中呈现出二者之真相:表面上此二者相互对立,呈二元相对之势;实则在心性中,此二者双双自然而自发地超越了自己,它们以不可思议的方式融入对方之中而成为对方。故在本体世界中:心即是物,物即是心;心外无物,物外无心;心物一元;心与物不再是现象世界中所呈现之状,它们皆以一种全新的、不可思议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方式于心性中存在。更详细的内容,唯有亲证者方能穷尽和知晓。对于圣贤境界或曰心性内涵,语言文字是如此局限与片面,借助它们只能表述到这种程度,没法更具体更详尽了。欲更详尽地了悟心性之内涵,唯有实修与亲证一途。如同对几岁之孩童谈论爱情,无论怎样善巧地表达,孩童也不会真切地了悟什么是爱情。唯有一途:待其成长之后,遇到心仪之人,一番生死相恋之后,爱为何物,情之况味,一切皆知,无需赘言。心性之内涵与爱情为何物,如此相似。禅家曰“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即此意也。

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赞”者,称赞也,赞美也,欣赏也。“化育”者,创生与培育也,生生不息也。究其本质,乃心性之自发性、自生性、自足性等诸功能与内涵之具体体现,而有所谓的现象世界之呈现与生生不已之状。所称赞者,不是赞美现象世界某一事某一物也,乃是惊叹于心性之无穷无尽之生化功能,即自生与呈现之盛大功能。

大手印之专一瑜伽与离戏瑜伽,大圆满“脱噶”之明体显现与觉性增长,也即前两个阶段,主要是通过明体来通化修行者之身心,可概括为“化己”或曰“自度”;大手印之一味瑜伽与无修瑜伽,大圆满“脱噶”之明体达量与法性尽地,也即后两个阶段,主要是通过明体来通化天地和他人(除自己之外的整个现象世界),可概括为“化它”或曰“度人”。“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衡之于大手印和大圆满,属于其前两个阶段,属于“化己”和“自度”范畴;“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属于其后两个阶段,属于“化它”和“度人”范畴。

佛家称呼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物(有情)之性,曰“佛性”;称呼除生物(有情)之外的物理世界之物性,曰“法性”。佛性与法性皆源于心性,在心性之中,混同为一。无独有偶,儒家称呼人与生俱来之性,曰“德性”;称呼物理世界各物之性,曰“物性”。与佛家一样,儒家也坚定地认为,内在之德性与外在之物性,在心性那里混同为一,不分彼此。正是因为并无彼此之别,所以才有“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人之性”指的是通过诚明以实现彻尽人之德性之全蕴;“则能尽物之性”指的是通过彻尽人之德性之全蕴进一步拓展诚明(明体)于整个现象世界(物理世界),则现象世界(物理世界)之物性之全部内涵即可朗现无余。现象世界(物理世界)之真相即心性之真相,心性之真相即心性之全部内涵与全部属性。彻尽心性之全蕴,禅家曰“明心见性”,《中庸》曰“尽人性、尽物性”或曰“赞天地之化育”。

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参”与“叁”通假。“与天地参”,既可解释为“参与到天地之中,与天地化成一体”,亦可解释为“与天地并称为三(叁),成为与天地功能一样的第三者”。那么,天地的功能是什么呢?《易经》说得最透:“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最大的功德,就是它们的生生不已、健行不息、化育无尽。如是,“与天地参(叁)”之义就可确定为:成为如天地那样的一个生生不已、健行不息之人。换言之,一个明心见性之圣人,一个“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之圣人,一个彻尽心性全蕴(明心见性)之圣人,一个与心性打成一片、化为一体之圣人,就是一个拥有了无穷创生化育能力之人,内化身心,外化天地:于社会和历史中,则源源不断地创造文明与文化;于人群和众生中,则无穷无尽地教化他人与净化众生。此谓“仁之至也”。

《大学》首章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明明德”即是“自诚明(谓之性)”;其“亲民”即是“自明诚(谓之教)”;其“止于至善”即是“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Bti6I+NpTpOzFwXuPkfqQfok0cdQ2HQc7xpSPSKH7S9lcS/rXLw0+NZwQJ36f7w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