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十一章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此段为《中庸》第二十一章。全章仅此一段,却是十分重要的一段。朱熹在其《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中曰:“子思承上章夫子天道、人道之意而立言也。自此以下十二章,皆子思之言。”此前除首章“天命之谓性……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一整章为子思所作之外,自第二章始至第二十章止,多为子思摘引其爷孔子之言。“自此以下十二章,皆子思之言”,即自本章至第三十二章,皆为子思之言。第三十三章(即最终一章)全文皆为子思摘引《诗经》之语,故亦非子思之言。

自诚明,谓之性。

心性本有自明、自觉、自在、自律、自然、清净等内涵与属性。修道的过程就是通过“一诚到底”的方式,显现明体,直至明体扩充至“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而后已。自诚其心(自净其意),是彰显明体最快捷之途径。“自诚”可有二解:其一指学者自己在理明法透之后,自愿自觉地进入无伪无欺、敞开无隐之状态;其二指心性永远忠于她自己,永远是她自己,即使处于离其自己之状态,那也是某种微妙的在其自己的另一种存在状态,即仍然是心性之在其自己也。心性永远在其自己,永远不违自己之状态,即自诚之状态,简称“诚”。以佛家衡之,自诚即是自性戒(心性内涵之自律与自省),自诚即是自性定(心性本有之如如不动与清净无为),自诚亦是自性慧(心性内涵之本觉与自明)。

自诚本身就是明体,处于自诚状态就是处于明体之中。如是越诚越明,越明越诚;以诚著明,以明著诚。诚明呈现多少,就是心性内涵之自明、自觉、自律、自在、自然等呈现多少,二者为同义。故诚明所在即心性所在,心性所在即诚明所在。自诚彻内彻外,彻上彻下,彻始彻终。“学者自净其意而诚之”,此为“子诚明”,即佛家所谓的“子光明”;“心性之在其自己而诚之”,此为“母诚明”,即佛家所谓的“母光明”。当“子诚明”不断深而扩之后,就会与“母诚明”融合为一,此为《中庸》式的或曰儒家式的“子母光明会”。不仅儒家有“子母光明会”,佛家有“子母光明会”,道家亦有“子母光明会”,基督教文明里同样有“子母光明会”,整个人类的修学体系和文明体系里,无一家无一派没有“子母光明会”,差别仅在于各家术语不同耳。

自明诚,谓之教。

“教”者,教导也,教化也,成德之教也,儒家宗旨或曰华夏文明之义理体系也,非指宗教之教。阐述清楚诚之理、明诚之理、自明诚之理,就是阐述清楚实践工夫之理,更是阐述清楚心性诸内涵与诸属性。心性即真理,心性即至善,心性即至美。把真、善、美全部阐述清楚了,就是最终极的学说、最完美的教导、最正确的道路(正道)。

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此句有广义与狭义之二义:

广义为:完全与道体(心性)符合与相应之义理体系,称为“合道之学”,简称“道学”或“理学”,将此与道相应之学消化于身心之内,落实于身口意一切行为之中,从整个身心之存在中体现出来(活出来),逐步地与心性打成一片、化为一体,如是践行仁义、彰显良知、德化人生之过程,即是“诚则明、明则诚”之过程。后世阳明先生将其概括为“知行合一”,可谓精辟。阳明曰:“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圣学只一个工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

狭义为:诚本身就是明体。行者一旦在义理透彻之前提下自觉地自净其意、自诚其心,进入无伪无欺、彻内彻外、彻上彻下之状态时,就会立即发现身心处于清清明明之中。此清清明明即是明体,即是良知,即是心性,即是生命,即是般若(本觉)。如是,越诚则越明,越明则越诚,良性循环,直至“子母光明会”(即大手印之最后阶段“无修瑜伽”和大圆满之最后阶段“法性尽地”)而后已。故曰:《中庸》之道即诚明之道,诚明之道即佛家金刚乘之巅的大手印之道和大圆满之道,入手功夫不同,途径不同,及其至也,则无不同。

诚明之道同样是道家最上乘丹法——先天无极丹道大法,其法无形无相、无为无我,却直指性命之源,直呈大道之本。说得如是玄妙,只不过是《中庸》诚明之道的道家式表达而已,无半点稀奇耳。 N5PJWPULrQazjrDoK7exL0E9UH1mTxeo5sFarJLPimCaSuUGXpCXAjk6BFqwNcb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