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内循环是未来经济的必然选择

这两年大家可能常听说一个词——内循环。为什么突然要搞起内循环呢?一方面要为未来大萧条期间西方的贸易壁垒做准备,另一方面是因为外部主要出口和消费市场的民众收入增长陷入瓶颈,我们需要通过内循环作为替代。在内循环的背景驱动下,这意味着我们要持续努力减少国际贸易逆差,推动国产替代,补齐消费全环节,实现贸易再平衡。

半导体、石油和服务贸易是我们的前三大贸易逆差项目,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服务贸易逆差国,服务贸易逆差达2146亿美元。未来西方如果建立贸易壁垒,贸易顺差必定收缩,那么,未来半导体、能源、旅游和服务等贸易逆差类目都会逐步压缩,经济结构也会重塑。当然,这里面能源贸易逆差是最难处理的,因为我们是一个缺能源的国家。

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不少经济领域会出现很大改变。那么什么行业会在未来受益比较大?我们未来可能的机会又在哪里呢?

首先,未来服务贸易逆差会显著减小,事实上从数据来看已经减小一段时间了。中美贸易逆差主要出现在服务贸易上,这一点在外汇局的数据上其实也体现得非常明显。我们的货物贸易基本都是顺差,服务贸易是逆差最大的一块儿,尤其是留学、旅游这类服务贸易逆差占据了其中最大的一块儿。

未来不光是留学和旅游服务相关产业会萎缩,对外咨询管理还有各种知识产权的使用费都会显著减少。这些行业的整体市场规模会呈现萎缩现象,如果你是从业者,尤其需要注意。

其次,进口替代会加速。尤其是对自主可控的产业推进速度会加速,核心的东西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未来在各个领域,国内都会涌现更多的本土巨头来替代细分和垂直领域的外资企业,不管是消费还是技术领域。这是未来很多人最大的机会和挑战。这些本土巨头会在内循环的大背景下,借助国产替代、自主可控或者消费升级的东风,通过性价比优势干掉很多细分领域的垄断巨头。

以芯片产业为例,以前国产芯片不是不能用,只是国外产品价格便宜量又足。现在在国产替代的背景下形势发生逆转,随着国产商品应用越来越广泛,则会形成从生产到销售、研发的良性循环局面。要知道技术不是壁垒,市场才是壁垒。只要生产线开动起来,市场大规模投入应用技术,很快就会不断改进完善。所以这两年我们才看到国产半导体快速迭代,进步很快。中低端全面攀爬科技树,基本完成进口替代。任何产业最怕的是产品没有市场,这会导致生产者没有生产和研发的动力。

另外就是在内循环的背景下,会鼓励大家把以前花在国外的钱,拿到国内花。以前大家很多东西都是跑到海外买,既然一定要买,为什么不能放到海南通过免税来做这个生意?我们再以消费升级为例,消费升级从来不是说让你从香奈儿升级到爱马仕,而是指大众消费品的升级。目标就是诞生一大批受欢迎的国货品牌。

这两年涌现出不少新的国货品牌。比如做雪糕的钟薛高,做饮料的元气森林。这些行业都是大家认为早就饱和的市场,但那些品牌还是硬生生凭借品牌重塑做出了爆品。其实说起来这两年快速崛起的拼多多本质上也是消费升级,为一些偏远地区的消费市场带来了生机。

但经济内循环和很多人期望的房价快速上涨是非常矛盾的。居民把太多现金流贡献给房产,严重影响了内循环消费。楼市政策持续收紧,调控持续加强也就不意外了。 wTGc60l9EGydOQN2ccdFJdmvaj0k3M3s3DFCC1/p3Zd5hAVqQANyzUayR/jB1lr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