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让你的被动收入超过工资收入?所谓被动收入,就是房租、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等不用工作就能得到的收入。为什么深圳的包租公、包租婆日子过得很滋润?因为每天一觉醒来,他们就有房租收入,躺着也赚钱。所以,被动收入是一种“睡后收入”。
我的一个朋友小A大学毕业后在南京工作,月薪7 000元。扣除掉房租、生活费等必要的生活支出,小A每个月还剩下5 000元。小A每个月都会把这5 000元存入银行或者转入余额宝,获得每年仅仅2%左右的利息。一年积攒6万元,利息收入不到1 200元,还跑不赢通胀,存款的实际购买力每年都在下降。
小A的焦虑是:财富的积累速度较慢,甚至赶不上货币贬值的速度。基于这样的现状,在没有家庭助力的情况下,小A很难依靠自身力量在南京这样的二线城市买房,扎根城市。
正确的解决办法是:第一,努力提升工作技能,提高工资收入;第二,使用正确的投资方法,实现财富增值,让钱生钱。当你的理财性收入(被动收入)接近或者超过你的工资收入时,你就不是一个人在赚钱,而是有两个人同时为你赚钱!这就是投资理财的杠杆效应!
我们换一个思路来看:小A比较年轻,而且目前薪水不算高,如果他努力工作,薪水涨幅会比较高。我们假设未来5年,小A平均每年工资收入增长20%,并且能够储蓄的资金也同步增长20%。小A每个月固定地把剩余的钱投入到投资理财产品中,且年化收益率稳定在15%。
为什么是15%呢?根据龙叔对2003-2019年17年间的数据统计,中证混合型基金指数(代码:H11022.CSI)的复合年化收益率为13.57%。如果我们对投资计划再稍加优化,那么达到15%的年化收益率是完全可以的。
由表1-1可以看到,小A经过持续5年的投资理财,总计投入本金44.6万元,获得总投资收益17.1万元,汇总价值高达61.8万元。在南京这样的城市,小A可以支付一套小户型房产的首付了。
表1-1 小A的5年投资收益
通过5年的持续投资理财,小A的投资收益占到整个本金收入的近40%,这些全部都是被动收入。由于投资具有复利效应,再过5年,小A的被动收入(投资收益)就能超过工资收入。这相当于一个人工作,却能赚两份钱!
我的另一个朋友阿牛,定居深圳,并组建了小家庭,有个可爱的女儿。夫妻俩都从事IT(信息技术)行业,收入较高,合计税前收入达到了100万元。最近他们刚买了一套房,市值800万元,房贷400万元,每个月需还房贷3万元。他们银行账上还有200万元存款,另有一辆价值30万元左右的车。
阿牛的家庭在深圳属于中高收入家庭,有房有车。虽然每个月需还3万元房贷,但夫妻俩的收入完全够用。
按理说,阿牛的生活过得很滋润,但他却很焦虑。
阿牛的焦虑在于:虽然目前生活稳定,每年都有盈余,但IT行业是个吃青春饭的行业,35岁后失业的恐惧一直挥之不去。而且阿牛觉得,现在天天上班“996”,身体吃不消,感觉很累。如果有一天,他失业了或者生场大病,家庭收入会大幅下滑,并且可能增加大幅支出。但是房贷是刚性的,一分钱都不能少还。所以,家庭虽然现在没有风险,但其实抗风险能力比较弱。
阿牛属于受过良好教育的技术型人才,人很聪明。不过,他过去并没有系统性地学过投资理财知识,只是很简单地买个银行理财产品或余额宝,但收益普遍不高。看着股市涨得好,阿牛有时候也会投一点,但基本上都是亏得多赚得少,有点赌运气的感觉。
其实像阿牛这样的家庭,在一、二线城市非常多。但是很多人受限于自己的专业,并没有系统地学习投资理财技能。如果阿牛能够意识到这一点,有意识地不断学习和实践投资理财技能,那么200万元的存款达到15%的年化收益率是完全可能的。这样,每年的投资收益就有30万元。由于每年家庭还有盈余,这样过个2~3年,仅投资收益就能完全覆盖房贷支出。即使出现中年失业危机,家庭的现金流状况也是比较稳健的,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
所以说,学习投资理财,提升财商,并不只是为了多赚钱。更重要的是,通过合理的投资规划,逐步优化个人或家庭的收入结构,提升个人和家庭的抗风险能力。当你的被动收入超过工资收入时,你就获得了极大的工作自由,从而能毫无顾虑地去追求你的理想。清朝陈澹然曾有言:“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在未来金融市场高度繁荣的时代,财商必然像智商、情商一样,决定了一个人在事业和生活上能够取得多高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