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英国伦敦精神病研究所的卡斯比教授同伦敦国王学院的精神病学家们共同做了一项别具一格的实验:他们找来了1000名3岁的幼儿,然后经过一番调查分析,把他们分为5种类型,即充满自信型、沉默寡言型、良好适应型、自我约束型和坐立不安型。
研究人员对这些幼儿进行了观察跟踪,等到他们26岁的时候,与他们进行了会谈,并通过其他方式了解了他们成年后的性格,最后研究人员把实验内容汇总到一张表格中,表格内容如下:
续表
根据表格得出的结论,让卡斯比教授十分惊讶,这些3岁幼儿的性格竟然准确预示了他们成年后的性格。为此,他指出,0~3岁是幼儿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幼儿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接触什么样的人,都会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其实不仅是卡斯比教授的实验,很多科学研究都直接或间接表明,孩子出生后的3年对其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比如科学研究显示,3岁之前是一个人大脑发育的重要时期,在这期间,脑重量从出生时的370克增加到接近成人脑重的范围。随着大脑逐渐发育,大脑中控制情绪的各部位也逐渐发育起来,而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也是良好性格的一部分。
再有就是印度“狼孩”的真实事例表明,人的知识和才能并非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后天实践的结果,人一旦错过了3岁之前的学习关键期,即使后天教育也很难弥补。印度“狼孩”卡玛拉被人发现时差不多七八岁,但是他不会说话,不能直立行走,后来经过专业人员的护理,卡玛拉虽然学会了走路,但是直到16岁左右,他也只会几十个单词,其智商水平仅仅相当于正常孩子三四岁时的水平。
除了先天因素外,后天教育也很重要,孩子会通过模仿学习形成独特的性格。如果父母没有抓住这段学习关键期,孩子的良好性格没有形成,那么以后就很难形成了,因为孩子已经错过了最适宜“发芽”的时期。另外,在这段时期内孩子身上还可能发展出不良性格,而不良性格一旦形成,再去改正是十分困难的,因此,父母一定要紧紧抓住0~3岁这段关键时期,耐心教导,培养孩子好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