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新三届

这个年代,大学生的含金量相当高。

上一世的王继东,也曾考过大学,但因为荒废了数年的学业,毫不意外的落榜了。

那是他一生最大的遗憾之一。

后来,每当他遇到大学生,都会心生羡慕。

如果,他和以后的小年轻一样,可以坐在光明几净的教室里好好学习,也许,他也能考的上大学吧?

可生在那个年代的他,根本没有这样一个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而现在,这个机会来了。

这个时间节点,正是他领跑其他知青,复习功课的好时机。

而就在此时,远处传来一声呼唤。

“继东。”

王继东抬头,朝着不远处看去,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映入眼帘。

“你是?”

王继东知道,这是他支队时候最好的朋友,但怎么都想不起来眼前这人的名字。

“继东,昨晚喝糊涂了吧?我马援朝。”

“援朝啊!”

记忆开始复苏,关于马援朝的信息,也一点点浮现在王继东的脑海当中。

这个马援朝的情况和他差不多,父亲曾是当官的,十年大革命期间,因为犯了“左”的错误,被投进了大牢。

同样的,在平反期间,他的父亲也官复原职了。

回到城市后,他和马援朝的联系就少了许多。

再后来,马援朝因为炒股,赔掉了全部身家,从此下落不明。

“继东,一会去地里报个道,然后去山里逮野兔去?我下了十个兔套,这一次保证能中。”

这一年,是十年大革命的最后一年。

这一年,农村还没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有人都在吃大锅饭。

这就导致,村民们都没有劳动的积极性,生产力极度低下。

生产队队员去上工,一般都在磨洋工,一个小时能干完的活,他们能干七八个小时。

反正是吃大锅饭,你要多干了一点活,那岂不是要吃亏?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心态,外加上土地贫瘠,导致和尚沟村的村民,年年都交不够公粮,吃饭还要靠供销社往回返粮。

村民当中,许多人都吃不饱饭。

因为吃不饱饭,马援朝和王继东这两个曾经的公子哥,也干起了打猎的营生。

没事的时候抓只野兔,打打牙祭。

想着这些事情的时候,王继东把马援朝叫到旁边,小声说道:“援朝,我听说,我感觉,国家似乎很重视教育,高考肯定快恢复了。”

“恢复高考?”

马援朝眼中露出一丝光,旋即,这丝光变得暗淡下来。

“恢复高考又有什么用?像你我这种成分的,即便是恢复了高考,也没机会。”

这一年,你如果想上大学的话,首先就是出身,其次是觉悟。

你出身好,觉悟好,才有机会获得革委会主任的举荐。

像王继东和马援朝这种囚犯的后代,本身就成分不好,想上大学比登天还难。

见马援朝有些心灰意冷,王继东便想着,一定要鼓励一下这个老乡。

平反后,马援朝的父亲会官复原职。

这小子就是王继东回城后的第一桶人脉,能帮一下,肯定是要帮的。

在这个社会上,人脉一直都很重要。

身为过来人的他,再也不会因为心中的傲气,而对搞人脉这一套不屑一顾。

“援朝,别灰心,我觉得,如果能恢复高考的话,肯定每个人都可以报名,而且是凭成绩录取。”

“援朝,这是一个机会,只要我们把握住先机,就一定可以考上。”

“也许吧!所以你把这消息告诉我的意思是?”

马援朝眼中的光芒再一次燃起来。

“我的意思是,抓野兔的事先放放,咱们一会上完工,去县一高中偷书去,然后复习功课。”

这一年,县里还没有新华书店,也没有图书馆,唯一可能有课本的地方,就只有高中。

“偷书?这要是被那些学生抓住,咱们就完了。”

这一年,县城里的学校都停课了。

学生们都不学习,而是到处乱窜,野的很。

他们去偷东西,如果被一高中的学生抓住,不死也得脱层皮。

他实在无法想象,一直以来都中规中矩的王继东,怎么敢干这样的事情?

在这个奔腾的年代,胆大的能被撑死,胆小的就只有饿死。

面对这样的机会,王继东必须胆大。

如果再像上一世一样中规中矩,还不如别重生。

“援朝,就因为当你是朋友,才把这消息告诉你的,干不干吧?”

“干了。”

马援朝本是城里的公子哥,插队的苦日子,他真的过够了。

虽然觉得自己机会不大,但马援朝还是想争取一下。

走在上工的路上,两人又遇到了其他几个知青。

一群人来到田里,和数百村民一起,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王继东挥动锄头,锄掉一根杂草后,便停下了手中的活。

“援朝,你觉得,县城的高中停课后,课本都放在哪里了?”

马援朝左右看了看,见革委会主任老徐头离这里很远,便小声说道:“我觉得应该在仓库。”

“那你知道县一高中的仓库在哪吗?”

……

两个人聊了半个多小时,接着又挥动了一下锄头。

中午休息的时候,两人就翘工了。

鬼鬼祟祟从村子里出来后,两人朝着县城走去。

这一年,村里没通公交车。

这一年,整个村子里就只有一台二八大杠。

这一年,你想去县城,只能步行。

不过,好在和尚沟距离县城只有二十里地,两人快点走,有两个小时就到了。

县一高中,校门紧闭,硕大的锁头锁在门口,黄泥操场上空无一人。

王继东左顾右盼,确认学校内没人后,十分果断地翻过院墙。

两人穿过操场,来到教学楼。

教室内的课桌上落满了灰尘,一些教室门口的锁头上,甚至都生锈了。

两个人从一楼开始搜索,终于在二楼的一间仓库里,找到了几套课本,以及一些学习资料。

将课本收好在包里后,王继东拍了拍腰间的帆布包,露出了久违的笑意。

回到队里,已是深夜,两人挑灯夜战,连晚饭都顾不上吃,就迫不及待地投入到学习当中。

从大革命开始,国家整整缺失了十一年的教育。

再一次翻开这些课本,抚摸着酥软的纸张,闻着清香的油墨味,王继东流下了幸福的眼泪。

时隔多年,王继东终于可以再一次捧起课本,安静地坐在老农家里学习。

这一次的学习机会,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复习这些课本的同时,王继东发现,这个年代的课本相较于21世纪,着实简单了许多。

许多高中的知识,都只有后世初中的难度。 loM/sSCAEixs1DXEYzJTRVeePfMW4jCjATpfvLfhOVLTl/mYWVTrY5NsyhRqviu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