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股市的本质

“盲人摸象”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每个盲人摸到了大象一部分,然后就认定整体就是这个样子,这是简单思维和直线思维的表现。认识复杂的事物,必须要有系统思维。一个整体如立方体有六个面,我们就从“一体六面”的角度分别认识然后汇总,尽量对股市尤其是A股有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1.股市是服务经济建设的融资场所

通过股市的起源简述,我们知道股票市场是上市公司筹集资金的主要途径之一。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需要大量的长期资本。而如果单靠公司自身的资本积累,是很难满足生产发展的需求的,所以必须从外部筹集资金。公司筹集长期资本一般有三种方式:一是向银行借贷,称为间接融资;二是发行公司债券;三是发行股票,即直接融资。前两种方式的利息较高,增加了公司的经营成本,并且有时间限制,因而有很大的局限性。

在《财经》杂志等主办的第二届“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表示,当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调资本市场,要想GDP增长好,政府就要增加债务,而增加债务就有风险。怎么能够走出这个困境呢?显然是放在资本市场,因为资本市场既提供了资金又降低了杠杆。

由此可见,股票具有不可偿还性。利用发行股票的方式来筹集资金,无须还本付息,只需在利润中划拨一部分出来支付红利即可,甚至红利都不用支付。把前述三种筹资方式综合比较起来,发行股票的方式无疑是最符合经济原则的,对公司来说是最有利的。所以发行股票来筹集资金就成为发展大企业经济的一种重要形式,这也是所有国家设立股市的初衷。股市的出现是“对国家发展有益,对全体人民有益”的创举。

有人曾经问央行前行长周小川,如何降低企业负债率?周行长回答说,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周行长的这句话,就很好地诠释了A股的融资功能。我们了解这一点,就会知道,作为管理层,永远是希望股市健康发展。

说直白一点。某公司没钱了,他就随便找来一张白纸,写上100万,然后卖给你(免不了要吹一通说这纸怎么怎么值钱,要不然你也不会去买),这张纸就是股票。他又没有钱用了,再找张纸写上100万,这叫增发新股。你买了后悔了,要求退钱,那不行,但你可以把这纸卖给别人,这叫股票交易。涨了你也不卖,好,你被称为投资者。有利你就卖,OK,你被称为投机者。这段话可能不那么精准,但比较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股市的融资功能,股市是国家服务经济建设的融资场所。但对散户而言,股票本身没有任何价值,进入股市的目的,只是根据股市的波动赚取差价。

某种意义上讲,股票跟彩票类似,国家发行彩票的目的是筹集社会公众资金,资助福利、体育等社会公众事业发展。彩票本身也没有任何价值。彩票只是代表了一种权利,人们买了彩票就意味着有了中奖的可能。只不过彩票完全是靠极小概率的运气。而股票,运气只能眷顾一时,要长期稳健赚取差价,必须具备多数人不具备的竞争优势。但和彩票不一样的是,彩票花的是不值一提的2元钱,而股票风险大多了。所以,说直白一点,彩票靠的是前世积德,股票必须要靠后天努力。

2.股市是政策的晴雨表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这是经济学、投资学教科书的话。从宏观上看,从长期来看,股市应该是经济的晴雨表,尤其是成熟健全的欧美股市。我国的股市,从更长期来看,也可以说,经济决定股市的长期走势。总之,股市和经济肯定是相关的,不然全世界怎么会有这么多人研究宏观经济呢?

由于很多特殊原因,A股相较欧美股市,对经济的反映要差一些。因此,价值投资暂时很难盛行。比如,当初很多企业上市纯粹是为了国有企业的脱困,所以这些上市企业从质量上看,很难反映整体的经济发展。此外,我国投资者还不成熟,散户交易量占比超过80%,跟美国相反,故被认为散户市场。为了散户利益,稳定指数往往成为监管层的目标,此外,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如退市制度,为了保护散户,而不利于解决上市公司的优胜劣汰。等等这些,都不利于股市很好地反映经济的波动。

从A股实际表现看,经济的波动往往像乌龟一样缓慢,但股市的变脸经常比兔子还快。可见A股的短期波动不反映经济。从另一方面讲,当经济数据不好时,政府往往出台“逆周期调节”政策,如财政、货币、信贷和产业等政策工具的协调运用。而政策的变动,极易引起股市的波动。所以,A股是政策的晴雨表,更为贴切。

著名经济学家李迅雷先生说:“股市作为经济的晴雨表,股市是政策市、资金市的提法,都有一定道理。都会在某一阶段成为影响股价的主因,但对估值水平的高低和股价的波动因素,千万不要照搬教科书,太认真、太机械地研究了。”李先生是想表达什么意思呢?答:A股目前就是政策市。李先生德高望重,说得很含蓄,而我们理解就需要直接一些,直达本质。因为“认为决定行为,行为产生作为”,你的认识决定了你在股市的策略和绩效。

3.股市是零和博弈的战场

什么是博弈?两个人下棋就是博弈,斗地主、打麻将也是博弈。武林风擂台对战也是博弈,古希腊的角斗士PK定生死,也是博弈。国家与国家之间对资源的争夺是博弈,人类历史上连绵不断的纷争,都是博弈。股市涉及每个人的经济利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股市博弈的惨烈程度,我个人以为仅次于战争,毕竟股市输的只是钱,而战争要的是命。与战争不同的是,战争的对象很明确,俗称:单挑。股市则是各色人等的一场混战,俗称:打群架。

但为什么说是零和博弈呢?做题材投机的股民容易理解。但对于“走长期趋势的价值股”,容易让人糊涂,有些人认为赢者赚的钱是上市公司盈利的一部分。按教科书的说法:股票有两重属性,一方面是筹码,另一方面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发行的股份凭证,代表着其持有者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但是,我们要知道,股票虽然是股份凭证,但具有不可偿还性。对于散户来说,跟一张白纸区别很大吗?只是这张白纸能在二级市场参与交易。分红是微不足道的,价值投资者赚到的钱,始终还是对手盘提供的。

撇开上市公司的分红、交易税和佣金不谈,我以为股市总的来说,就是零和博弈。既然是零和博弈,那么一个人的胜利,必然建立在其他人的失败之上。赚钱的一方赚到的钱,必然来自亏钱的一方。由此衍生出其他道理,就值得散户深思了。因为许多人总觉得股市是场混战,不像下棋、打擂那样,对手盘很清楚,因此而放松警惕,丧失了斗争意识。

自己想赚钱就等于想别人输,以自己赚钱为目的学习研究等于让别人亏钱的学习研究。我们不能简单地想怎么赚钱,而是先要想明白,对手盘是谁?为什么他能让我赚钱,我有什么优势从他那里赚钱,他有什么劣势会把钱输给我?总而言之,找到对手盘,想清楚他亏钱的道理,再设计一系列让他中招的操作。这就是所谓的“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也许有人说,有必要这样复杂吗?那我告诉你,主力资金就是这样想的。

刚才说了,对于对手盘,要有斗争意识。那么反过来,对手盘难道就没有斗争意识吗?对手盘也必然时时刻刻寻找我们的破绽,注意啊,稍有漏洞可能就被有隙可乘。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自然就明白,在资本市场,稳健即是股神。有经验的老股民亏多以后就明白,作为散户,首先想到的不应该是赚钱,而是怎么才不亏钱。首先想到的不应该是赚钱,而是在什么时候出击才相对安全。这就是“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的道理。

巴菲特曾经打过一个比方:“就像打牌,如果你在玩了一阵之后,还看不出牌局里的傻子是谁,那么,这个傻子肯定就是你”。什么意思呢?如果在股市,没有认清股市的本质,不了解对手盘,那么必然成为股市中的失败者。

关于股市,有句戏谈是这样说的,“股市是财富再分配的地方,意思是中产阶级变穷人,变穷人了好安心上班,再为企业创造财富,循环往复。”耐人深思。更有如下的说法,把股市博弈的残酷性揭示得淋漓尽致。

宝马进去,自行车出来;

西服进去,三点式出来;

老板进去,打工仔出来;

博士进去,痴呆傻出来;

姚明进去,潘长江出来;

鳄鱼进去,壁虎出来;

蟒蛇进去,蚯蚓出来;

老虎进去,小猫出来;

站着进去,躺着出来;

男人进去,太监出来;

黄世仁进去,杨白劳出来;

总之,就是地球进去也是乒乓球出来。

确实,股市是财富再分配的地方,弱肉强食,可以把一个人数年数十年的积累一卷而空,而且合法、自愿。论及残酷性,说股市是赌场或者说战场,并不过分。散户朋友往往带着一厢情愿的美好愿景入市,结果多是失意而归。但如果能早点知道“要想赢,必然有人输,而别人也正是这么想的”这样的道理,可能就会拿出参加高考的劲头认真对待了。本节之所以强调股市作为零和博弈的残酷性,一方面是提醒散户朋友要有对手盘意识,你刚入股市啥也不懂,而里面处处是身经百战的机构,经验丰富的职业股民,你的优势在哪?另一方面是想提醒初入股市的朋友,万不可重仓胡来,更不可融资炒股。而对于想辞职炒股的朋友,务请三思。这,也是笔者写作本书的初衷吧。

谈到股市博弈的残酷性,总是让人心生不忍之心。后来想了很久才明白,其实每个国家在创设这个游戏时,初衷都是让有余钱的人来参与的。输赢不影响生计。就像拿点小钱,打打麻将,不就是娱乐吗?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不妨把股市看成是“十分有意思、很有挑战性的智力游戏”。智力游戏很多,例如:围棋、国际象棋、中国象棋、桥牌等,而股市则是更高级的“关于概率”的智力游戏,它不仅检验人们的智商,检验人们对“国际关系,国家政策,宏观经济”等诸多方面的认识和学习能力,还检阅人们的情商、逆商、胆商。不但需要向外求知,更需要向内自省。股市作为高级智力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完全可以用“与天斗争,其乐无穷”来形容。

建议读者朋友把股市看成智力游戏的原因还在于,如果得失心太重,必然严重影响心态,往往很难坚持。象棋的输赢并不涉及财物的得失,如果能跟下象棋那样,抱着“求道”的目的去研究,反而能越挫越勇,对于提高技艺反而有益。这就是所谓的“求道者生,求财者死”的原因。本书第三部分《股市天经》中,王求道最后能悟道,而贾旺财却最后遁入了空门,就是这个道理。

4.股市是天然具有波动性的大池塘

前面我们说过,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发行的股份凭证,代表着其持有者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但是它具有不可偿还性。某种意义就像一张白纸。那么问题来了,股民为什么纷纷来买这张白纸呢?当然是奔着股票的价差而来。那么价差怎么来呢?

几乎所有的散户朋友都知道,主力提前潜伏吸筹,经过完整的吸筹洗盘等准备动作后,开始拉升,最后出货。主力为自己的利益制造波动性很好理解。

但有时候,明显看出没有主力建仓痕迹的股票,也是拔地而起,且是以涨停板的形式表现,对短线不了解的散户,总是纳闷,主力在哪儿建的仓呢?其实,突发利好消息,能让人们对股票价格产生良好预期。一部分先行者入场策动,股价异动上涨,不断地吸引各种类型的资金纷纷入场,因为每个资金背后的操作者的技术系统和喜好不同,所以每个操作者下单的位置就不同。有点火的,有半路的,有打板的。各类不同的资金合称为市场合力。这样,股票没有任何资金提前潜伏的情况下,因为突发利好消息或潜在利好消息,在市场合力推动下涨停封板。

以上两种情况,可以归结为“无风不起浪”。这个风,就是信息题材。即便是主力建仓的股票,往往也会等待时机,等到有相关的信息题材后发动,而且往往是军团作战,来势凶猛。可见,股票的波动是资金推动,资金的背后是人的行为,而人的行为受心理影响,心理直接反映了对信息题材的预期。可见,炒股炒的就是预期!资本市场就是一个信息市场,信息题材是股市的第一生产力。

有时候,并没有明显的信息题材,也总有股票上蹿下跳,看得人“心潮澎湃、难以自制”,这就是所谓的“无风三尺浪”。所以说,股市是天然具有波动性的大池塘,又仿佛是一个“群芳斗艳”的温柔富贵之乡,充满了无尽的诱惑,使得无数英雄销魂蚀骨,尽入彀中。

都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其实,过不了美人关那不是真正的英雄。抵制诱惑,不懂不做,是成熟股民极为可贵的品质,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战胜对手盘赖以凭借的竞争优势之一。

5.股市是人类固有弱点的孵化器

人类当初发明股市时,恐怕也没想到股市是迄今为止人类发明的最复杂、最神奇、最有挑战性的事物之一。有人说,股市是上帝根据人性的弱点而设计的一个陷阱。无论你是哪个领域的精英,无论你曾经多么优秀,只要一进入股市,莫名其炒地变傻了。我们称之为“股市幻觉”,本质上是人固有的弱点因为股市孵化出来,并放大了。精英们也不例外,只是精英们上了当,不好意思,咬牙不说。关于人性固有的弱点面对股市时的反应,市面上的书籍有很多,比如贪婪、恐惧、犹疑、急躁等,或者如佛家讲的“贪嗔痴慢疑”。这儿我只谈几点一般书上很少提到的看法,一方面是提醒初入股市的读者朋友不要低估股市的难度,另一方面提醒有一定基础的读者朋友理性决策。

(1)趋易避难心理

趋易避难,是动物的本能,人类也不例外。人在四面压力下,本能地会选择一个容易的方向突围,但容易的方向往往其实并不容易。这个道理,说起来简单,似乎不值一提,但身在局中,却屡屡中招。

古代战争中,有一招叫作“围三阙一”或者叫作“围师必阙”,是古代攻城拔寨之时的极为阴毒的一招。攻城的一方在攻击的时候,总要给敌军留一条“生路”,也就是说城墙有四个方向,你围着三个方向打,留下其中一个方向给敌人逃命。当然,留出来的这条路往往适合埋伏,是敌人真正的陷阱。所以这一招最高明的地方就是利用了人性本能的趋易避难心理。人在有希望活下去的情况下会变得盲目,却不知看似容易的路往往是陷阱。难怪孙子兵法说“攻心为上”。

生活中,人们都知道一个常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只要跟赚钱有关的事,哪一样是容易的事呢?一切跟赚钱有关的职业都有门槛。因为有门槛,自然而然地让人趋于理性,慎重对待。比如当医生,至少在医学院认认真真学习五年,然后临床实习两三年,才可以给人动手术吧?要是你想创业,门槛就更高了。技术专利、资金实力、行业经验以及整合统筹、营销策划、团队管理等等,哪方面都让人头痛,所以创业成功的总是很少。

而股市呢?不论你的学历,不论你的经历,不论你的能力,也无论你是男女老少,高矮胖瘦,反证啥都不管,只要你有钱,会点鼠标就行了。其实只要理智的想一想,如果这样就能稳定赚钱,赚钱岂不是太简单了?天下有这么容易的事吗?可是事实上,A股市场有1亿这样的散户。这是为什么呢?有人说是利令智昏,当然也对。但不足以深刻解释人的普遍心理。我认为这就是人的心灵深处总是“趋易避难”,跟“好逸恶劳”一样,是人类的本能。尤其是压力情况下,总是不由自主地丧失了理性,就跟“水往低处流”一样,人的心理会本能地趋向于容易的方向。传销为什么能吸引无数人上当?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股市也正是如此。假如股市也设立高门槛,世界各国都开设专门的股票大学,要炒股票必须像高考一样考大学,然后跟医生一样,实习两年,最后再综合考核,拿到合格证,方可入市。试想一下,如此这般,股市一旦有了门槛,结果会怎样?考取股市合格证当然比当医生还难,自然人们又会选择比股市更容易的方向。当然这是不可能的,股市不缺傻瓜是股市第一定律,如果大家都聪明了,股市也就不存在了。

正因为股市完全没有门槛,就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了容易的幻觉,就像“围三阙一”典故中给了人逃生的路,于是无数人争先恐后地往里跳,却不知这条看似容易的路,其实是人世间所有赚钱门路中最难最难的一条路。初入股市的初学者,你得想想,为什么股市敞开大门让人进来?甚至有个你听不见的声音在说“欢迎欢迎,热烈欢迎!”为啥?因为你自以为你是来赚钱的,其实你是来送钱的。

综上所述,提醒初学者务必明白:股市看似没门槛,其实门槛很高,只是门槛在门里面,表面看不出来,不像其他行当,门槛在外面一目了然。任何跟赚钱相关的行当,同样需要技能和经验,股市尤其如此。要么不要进入股市,非要进来,就必须认真学习。绝不能因为看似没有门槛就胡乱买卖,前车之覆,当为后车之鉴。可惜的是,后人往往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2)人无知时最自信

记得小时候,七八岁吧,一群小伙伴在谈论哪个国家大,一个坚决认为美国大,一个坚决认为中国大,突然另一个冒出来:你们都错了,只有联合国最大。那种无比自信、不容他人置疑的感觉至今想来就觉得惭愧,没错,这个人就是我。人越是无知越自信是人类的弱点之一。初生牛犊为啥不怕虎?不知道老虎的厉害呗。

人类在无知时往往并不知道自己无知,所以才会盲目自信。特别是在那些看起不是那么“一目了然”的事情面前,尤其如此。比如,一个人从来没有学过医,他绝不会说,来来来,让我来给病人动手术。因为这是一目了然的事情。一个人从来没学英文,他绝不会说,来来来,让我来当英文翻译,因为这是一目了然的事情。一个身材瘦弱的人与一个彪形大汉发生冲突,往往是好汉不吃眼前亏,因为PK不过是一目了然的事情。

但是,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一个人看了几本政治历史书籍后,就开始指点江山,说话时那种“斩钉截铁、不容置疑”的语气,似乎让他当国家主席都没问题。外人觉得好笑,但对身在局中的人来说,“不能胜任国家主席”看起来不如“不能胜任医生”那么一目了然,从而使得理性缺位,变得盲目而偏执。

股市就是这样,因为股市的难度看起来不像实业那样一目了然。初入股市,因为对股市的无知,很容易让人产生各种执念,直到被反复打脸,最后才变得老老实实。初生牛犊不怕虎,长成犄角反怕狼。这话用在股市比较恰当,经历多了就懂得了敬畏,懂得了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懂了谦虚学习,但往往这时候,钱也亏没了。

综上所述,人越是无知时越是盲目偏执,经历得越多才发现懂得越少。提醒初学者及早有个空杯心态,少一些执念,多一些敬畏之心。千万不能钱已亏没了,才懂得这些道理。

(3)赌徒心理

每一个人都是带着与生俱来的弱点和偏见来到世间,然后随着时间流逝才慢慢变得成熟,人一生,对外求知,对内自省,其实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

只是在人类的很多领域,无须自省,只需要不断向外求知,就可以有所成就,从而掩盖了人性的弱点。比如你是一个医生,只要不断地学习医学知识,不断总结经验,早晚就会成为一位名医,如果你是一位棋手,需要的也主要是智力和学习力。

而股市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一个人无论你曾经有多么优秀,但只有进了股市,你才会发现自己原来还有这么多的弱点,股市是人类弱点的孵化器和放大器,正因为如此,股市也是人生最好的修行道场。

散户为什么总是亏钱?从某个角度上讲,原因无非三个:①没有交易系统;②交易系统还不完善;③没有正确地执行交易系统。第一条和第二条主要反映的是对外求知的问题,即所谓的“剑法”。没有一剑在手,当然是被动挨打。当然,“剑法”都没有的散户朋友,“心法”就更差。第三条主要反映的是“心法”。股市的难度就在于,即使你有了完善的交易系统,也需要人来执行,就是所谓的知行合一。而干扰人正确执行交易系统的,也正是人自身的弱点,投资最后就是和自己人性弱点的对抗。只有正视这些弱点,并重塑自我,才能在股市上获得成功。

在人固有的弱点中,“赌性”危害极大。面对没有把握的事情,不懂得放弃。脑子里选择性地执着于小概率的成功机会,舍不得放弃后“可能出现的好的结果”。其本质,其实还是一个“贪”字,表现在行动上,就是“赌”。人的赌性与生俱来,遇到赌场自然就发作了。我们也称之为“赌徒心理”或“赌性”。

笔者有一天开车,在调头转弯时,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司机在开车调头时,如果没有把握转过去,往往都会先退退,我相信没有哪一位司机会抱着侥幸心理硬要试试,因为本能告诉我们,如果侥幸能转过去,并没有啥奖励,如果过不去呢,就带来了修车的麻烦。选择就变得简单了,趋利避害是人类的本能嘛。但为什么股市里遇到类似这种情况,人就丧失理性了呢?想了很久才明白,原来是人与生俱来的赌性和贪念在作怪。

比如有时候看到一只已经涨停的股票,马上又要涨停了。看上去明后天还要继续涨,但其实也并没有充分的把握。但人们做出的选择往往是买了再说,因为人性的本能让我们总是舍不得、放不下,而轻视了决策错误后产生的风险,这就是人性!

特别是有时候,自己也知道,一只票错过了最好的买入时机,第二天再买把握就不大了,理性的做法要么放弃,要么控制仓位,道理自己也清楚。但这时候心魔又出来捣乱了,一个声音总是在喊:“万一连续再涨几天呢”?于是乎,总是一次一次地把命运拱手交给了不可言说的运气。

关于人性的弱点,不经过一番修行,很难根除。我们讲一个小故事。

一只蝎子想过河,可是它不会游泳。一会来了一只青蛙,蝎子就问青蛙:“你可以背我过河吗?”

青蛙说:“当然不行了!如果我背你,你就会在我背上攻击我。”

蝎子说: “怎么会呢?我一定不会那样做。如果我那样做,我们两个都会死的。因为我不会游泳!”

青蛙认为蝎子说得很对,于是答应了蝎子背它过河了,可是在过河途中,蝎子就袭击了青蛙,于是青蛙和蝎子一同沉入水中。

临死之前,青蛙含恨问道:“为什么那样做?!”

蝎子悲怆回答:“我也知道不能那样做。可蝎子蜇人的本性,与生俱来,很难控制啊。”

其实人也是这样,有些错误明知故犯,屡教不改,究其原因是本性难移。就像四川人打麻将,输了几回,赌咒发誓再不打了。但只要有人一喊,“来哦,三缺一”,立马跑得比谁都快。而股市呢,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个赌场。人类的“赌性”与生俱来,一碰上股市这个天然的“赌场”,迅速地孵化放大。所以,聪明的人在向外求知的同时,也要向内反躬自查,向上自我修行,实现从凡人向超人的蜕变,升级为少数的智者和觉者。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关于人的赌性在股市上的表现,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糊里糊涂”的赌,初学者就是这种情况,这时候,重在加强剑法(交易系统)的学习和完善,另一种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赌,即有了交易系统,但不能正确的执行,重在加强心法的修行。笔者认为,只有修行到中长线“稳忍等”或短线“稳准狠”心理态势的人方能纵横股市。任何成功的股林铁血战士,都是有了一定的心法修为的结果。成功的盈利模式都有一个共性,交易的次数越少,资金增长反而越快。所谓的“less is more”就是这个道理:少就是多,越不繁,越不凡。

6.股市是复杂、随机、混沌的世界

人类描述未知事物,通常是用打比喻的方式来帮助理解。股市作为一个独特的存在,却很难找到一个恰当的比喻,因为股市实在是太复杂了。股市是成千上万人共同作用的结果,平均每只股票有数万人在交易,请问谁能准确预知下一秒会发生什么?除了上帝。因此,股市是一个复杂、随机的世界,呈现出混沌的状态,最大的特点是不确定性。

那是不是股市就没办法认识,没有办法应对呢?也不是。再复杂的事物也有呈现出相对规律性的时候。如何认识、提炼并运用这些规律,就需要哲学思维。所以有人说,股市是哲学思维的殿堂。下一节,我们专门针对股市的复杂性、随机性,提出应对股市的重要思维。 HPchNzSZgArYxfqSawESAdvm4aX6tZp2efW/fd+2GzDHOFBhEkpXRgg9oT26NZ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