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Q&A
国际教育问答
06 换专业就业就是走了弯路吗?

问答平台知乎上有一个热门问题:“名校出身却不从事本专业的毕业生们,你们是做了怎样的选择?为什么?以及做出了怎样的努力,承担了什么风险?”

有几个答案令人动容:

(1)小雨,武汉大学新闻系毕业,放弃高薪的广告工作,为了当厨师从月薪1000元干起。自称“头一次产生简历造假的念头,想把学历从本科改成专科”。

(2)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现在是一名相声演员,创立自主品牌“大逗相声”,上过央视表演。“小时候每天都是听着相声入睡的,但家里人看不上相声,只能先从兴趣开始,直到有些成绩才从兼职转为全职。”

(3)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国际关系专业,专业第1但是放弃保研。拿着牛津的全奖去读社会政策专业。毕业后先去了一家国际NGO(非政府组织),回国后去创新工场做投资人,3年做到总监。现在,在卖服装。

这些力排众议、克服千辛万苦也要坚持内心所爱的做法很令人敬佩,但同时也不能忽略评论区中种种质疑所折射出的现象:

“这得家里多有钱的孩子才能如此任性。”

“我也想转,但是我条件不允许。”

“不说浪费国家的教育资源,半路转行对自己也是种浪费啊!”

从这些质疑声也可以看出,多数人对于跨专业就业的态度还是比较保守的。因此在这个问答中,我们就来聊聊毕业没从事本专业这件事。

“种瓜得豆”是种浪费吗

为什么很多家长和学子都有“学什么专业就要做什么职业”的惯性思维?

著名的教育学者石毓智在《中国教育与世界教育的距离》这本书里提出: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尤其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家长、老师、用人单位甚至学生自己也默认了“学了什么就要做什么,否则就是对所学专业的浪费”,这种朴素的哲学观深刻地制约了人才的发展;而西方受渔猎文明影响,教育更强调“杂交”和“转基因”,比如斯坦福大学语言系的老师就有从数学、哲学、电子工程系转过来的,他们从不同的学科角度来研究语言,相互切磋,所以在斯坦福就读常有“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外收获。

教育是先使人成为人,再使人成为某种人

三节课CEO后显慧在北大做讲座时说道:“教育是先使人成为人,再使人成为某种人。”这句话对“转专业浪费论”是个很好的回应。很多有所建树的人在提及大学母校时,感激之情还是溢于言表,他们感激文史哲类通选课对于人格的熏陶,感谢专业课对于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系统思维训练。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读书》中所写:“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大学的意义绝不是仅仅让本专业成为某个岗位的敲门砖而已。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工程专业的推广活动

多读“无用之书”,以便于做好职业规划

多数学生抱怨自己当初稀里糊涂填了高考志愿,进入大学后发现不喜欢自己的专业,究其原因,是在最没有社会阅历的时候——高中,靠着一纸高考成绩和一些社会刻板印象选择了可能会影响其一生的大学和专业。

耶鲁大学的校长曾在开学典礼上说:“任何一个学科都能给你提供不同的窗口,去领略自然界和社会的文化积累。不要老抱着这样的信念——你来大学前选定的学科是最适合你的。”

所以说,多读“无用之书”会让你从不同角度看世界,有些书虽然看似“无用”,却能激发你意想不到的巨大潜力,甚至改变你的人生。

有了“无用之书”的加持,在把本专业读透的基础上,你很容易就能灵活应用一个或多个领域的经验和知识。当你把这种核心能力迁移到你喜欢的行业,就能成为跨界的复合人才,而这样的人才,在相关行业变革升级的时候,一定非常抢手。

勇敢尝试:人生没有弯路,每一步都算数

很多人想换专业就业但又不敢换是因为“沉没成本”,既担心没有足够的技能支撑新的方向,又担心前一个专业的努力付之东流。其实不然。很多学科之间有很强的逻辑相似性,例如经济学和物理学这两个看起来八竿子打不着的专业其实反而是“近亲”——都是用数学模型来描述、解释、预测真实世界。

将“人生没有弯路,每一步都算数”实践到位的要数乔布斯——谁能想到个人电脑字体的发展,灵感是源于乔布斯大学选修的书法课呢?

最后,在这么多转行故事里,那个为了当厨师想把简历从武大改成专科的小雨同学特别令人感动:“上路之前就已经做好了这辈子可能碌碌无为没有结果的准备。如果是奔着成功去的,可能只有那一刻是开心的;如果是因为喜欢,那么时时刻刻都是满足的。也不会因为对未来的向往,而否定过去的任何一段经历,因为每一个点都互相连接,才塑造了完整的你。”

美国耶鲁大学宾汉姆大厅外景 iga8wkD2iaA3C+yBoAAJrxNZmE3+tKzn34Esh6RpI02UsctnakijjogsO78r0rg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