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七、知民生多艰,恢复和发展生产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传统社会生产力低下,无数老百姓都是靠天吃饭,家无余钱,经不起社会动荡,最害怕战乱折腾。

中国历史上周期性的改朝换代,都会对国计民生造成极大破坏,无数家庭妻离子散,无数城池变成瓦砾,无数财富化为灰烬。而从元至正十一年(1351)刘福通举义到洪武四年(1371)明军平定四川,元末明初的大规模战乱持续了二十年,涉及全国大部分区域,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的伤害,当然是肉眼可见的。

朱棣的靖难,与李渊起兵代隋相似,不过后者只是隋世祖杨广的亲表兄,两人有同一个外公,但不同姓;而朱棣则是朱允炆的亲叔叔。朱棣占领南京之后,当然没有更改国号的必要,只是革除了建文的帝位,将自己视为明朝第二任皇帝。

无论是持续时间、波及区域还是破坏程度等等,靖难相比于明朝开国战争都要温和得多。朱棣之所以要冒险直取南京,也是不希望冲突范围持续扩大,给国家和百姓带来更多不幸。

大明王朝的缔造者本人,正是贫民出身。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也非常重视农民利益,他曾告诫中书省官员:

天下一家,民犹一体,有不得其所者,当思所以安养之。昔吾在民间,目击其苦。鳏寡孤独饥寒困踣之徒,常自厌生,恨不即死。吾乱离遇此,心常恻然。故躬提师旅,誓清四海,以同吾一家之安。今代天理物已十余年,若天下之民有流离失所者,非惟昧朕之初志,于代天之工,亦不能尽。其令天下郡县,访穷民无告者,月给以衣食,无依者,给以屋舍。

在这一点上,朱棣与朱元璋的看法基本上没多大差别。既然传统中国社会是农业社会,主要产业是农业,主要社会成员是农民,就必须减轻民众负担,让他们生命有安全,生存有保证,生活有奔头,甚至可以让一些农家孩子有机会读书,通过科举获得社会地位。“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朱棣一上台,就陆续向各地派出军事将领,承担起“整肃兵备,安抚人民”的职责。都指挥使何清被派往浙江都司苏州卫,都督佥事赵清被派往凤阳中都留守司,前军左都督李增枝被派往湖广荆州,江阴侯吴高被派往河南、陕西。

同时,朱棣还派出前工部尚书严震直、致仕户部尚书王纯、应天府尹薛正言等人,分别前往北平、山东、山西和陕西等布政司巡视民情,责令他们调查“何弊当革,何利当兴,速具奏来”。能得到这样的表现机会,这些大臣岂敢怠慢?

直隶和浙江两布政司的人口,超过了全国三分之一。永乐元年(1403),朱棣又派一批监察御史和给事中到这两地抚军安民,强调与民生息。“一夫不许擅差,一毫不许擅科。”“有故违者具实奏报,以法治之。”这些辞令显然不乏夸张和作秀成分,但对抚慰老百姓来说,却是相当有效的,对于稳定京畿核心区域,保证国家税收的正常收缴,也起到了正面的作用。

这一年,直隶苏州府的钱塘江、吴淞江和娄江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沙土壅塞,不仅影响农田灌溉,连百姓的饮水也成了大问题。朱棣得知奏报,派出正二品的户部尚书夏原吉,第一时间赶往直隶各郡治水,果然高官一到,很多事情都能畅行无阻。

《明太宗实录》中,有多处朱棣与民生息、缓民之困的记录。

(三月)乙巳,上谓兵部尚书刘俊曰:“朕即位之初,首诏内外诸不急之务,一切停止,毋妄劳人敛财,庶少息兵民。今闻诸司尚有不体朕意,横虐吾军民者,其申谕中外,自今军执常役,民安常业,官守常职,虽事之警急不可已者,亦须奏准,然后行之,违者加罪。”

(四月)丁巳……山东兖州府通判江澄言:“今率沂州等州县民丁三千余人修治鲁府,东作方殷,乞暂停工,令归耕种,俟农隙就役。”从之。

(四月)乙丑,赐书楚王祯曰:“别来,恒用思念,世子至,知安好,良以为慰。所奏府中欲修造,兄于贤弟,岂有吝惜意?但天下初定,众心未安,劳困未苏,兼旱蝗相仍,民苦寒馁,安餋休息,方在此时,故即位之初,首诏天下不急之务悉停罢。今后宫为建文所焚,东宫亦皆折毁,而未敢兴造,贤弟幸体斯意,府中宫室损坏者,姑用护卫之人随时修葺,俟民安岁丰,然后量拨军民为之,如此公私两利矣。贤弟又云欲令左护卫军屯种,以赡岁用,正合成法,且见虑远之意,宜早图之。”

(十月)辛酉,户部尚书郁新等奏:“湖广今年夏税过期数月不足,其布政司、府、州、县官皆当罪之。”上曰:“赋入有经制,人耕获或先后不齐,地里亦有远近之异,未可概论,任人长民,当使之察其难易而顺其情,虽取之亦必思有以利之,不当急责,必至乎病民,其勿问。第更与约限,令民输之。”

从中不难看出,朱棣真的是下了大功夫。他采用多种手段来减轻农民负担,约束地方官员的行为,就是想让社会底层不要动荡。

他鼓励南方百姓去北方垦荒屯田,缺乏耕牛的,按官价给之;缺农具者,宝源局 铸造给之。为了保证北京的生产,朱棣命令户部停天下中盐,专用于北京的开中。

朱棣在位期间,重大的军事、外交和工程项目不断,这一点与杨广执政年间非常相似。在很多件事上,两者隔着大约八百年实现了神同步。比如说建设陪都,兴修运河,两京巡视,大规模北征,等等。

但永乐时代,始终没有像大业年间激起那么大的民怨,更没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得益于朱棣将爱惜民力、与民生息落到了实处,而杨广更多的只是玩嘴上功夫。

根据《明太宗实录》统计,在这二十二年里,尽管由水旱蝗灾和瘟疫等引起的饥荒高达二百七十六起,平均每年超过了十二起,每月超过一起,但由于政府措施足够得力,赈济方式有效,并没有产生灾难性后果。

虽然不排除一些官员隐瞒或淡化事实,但若让朱棣发现了,后果也是相当严重的。例如,永乐十年(1412)六月,就地方瞒报、谎报,朱棣专门敕谕户部众臣:

朕为天下主,所务安民而已。民者,国之本。一民不得其所,朕之责也。故每岁遣人巡行群邑,凡岁之丰歉,民之休戚,欲周知也。近者,河南民饥,有司不以闻,而往往有言谷丰者。若此欺罔,获罪于天。此亦朕任非其人之过,其速令河南发粟赈民,凡郡县及朝廷所遣官目击民难不言者,悉追下狱。

这里的用词已经很不客气了。永乐十六年(1418)七月,朱棣更是直斥陕西布政、按察二司:

比闻陕西所属郡县岁屡不登,民食弗给,致其流莩。尔等受任方牧,坐视不恤,又不以闻,罪将何逃!速发所在仓储赈之,稽违者必诛不宥!

一股杀气腾腾的味道跃然纸上。为防止地方官员懒政,朱棣派遣御史前往各地巡视。但这些人同样也有可能渎职。永乐九年(1411)闰十二月,明太宗就批评他们“其耳目之官所当纠举,率为身计,缄默坐视”。

在体恤民生上,朱棣拿出了真抓实干、不走过场的劲头。他显然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不敢放松对各地官员的要求,也不会轻信他们的一面之词。当然,和朱元璋不一样的是,朱棣不随便杀人,更不会“剥皮实草”。在朱棣执政二十二年里被处决的中央和地方官员,肯定不及洪武时代的零头。

平心而论,朱棣恢复和发展经济的策略比较常规,或者说平庸,缺少张居正“一条鞭法”或雍正“摊丁入亩”这样创造性的大手笔。

朱棣与民生息,同时对官员也比较宽容。他并没有给自己制订铁律,不杀文官和上书言事之人。但永乐朝的官员,处境比北宋年间的同行也差不到哪里去。

朱棣并没有恢复宰相,却在政治制度上实现了创新,那是什么呢? n4Cbfafy4k/33DbxiH2EaJWh/an8+F2xew1vw92ivnRzIU9kf3pyuR75fzYVMYA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