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六、恢复两京制,彰显“龙兴之地”权威

到了旧历新年,就是永乐元年(1403),这个庞大的帝国,从此才真正进入了永乐时代。

大年初一,是万家团圆、欢度佳节的日子。可很多人,还得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只为领一份微薄的薪水。但有一个人,一枚铜钱也领不到,却一大早就开始工作了。

他就是我们的男主角朱棣。按照惯例,每年春节都要举行大朝仪。朱棣登基后的第一个新年,当然只能在奉天殿度过了。而被他折腾来的六部尚书和其他高官,也完全没有怨言:能在这一天上朝是自己的荣幸,岂是普通人可比?

朱棣头戴乌纱善翼冠,身着赭黄圆领龙袍,走进父皇使用了三十年的奉天殿,在龙椅上坐定。随着太监马云熟练的指挥,文武百官和各国使臣整齐跪倒,山呼万岁。这场面何其壮观,这仪式何等庄严,这气氛何等热烈!遗憾的是,当时没有摄像机,拍不下如此盛景。

这一年,他不过四十四岁,正是体力精力最为旺盛的时期,未来还有无限可能。“永乐”这个年号,绝对不能白叫!

就在这一天,就在这里,礼部尚书李至刚的一番陈词,更让朱棣非常开心,很快准奏。

李尚书是这么说的:“自古帝国或者以布衣平定天下,或者由外藩入承大统,而于肇迹之地皆有开崇。切见北平布政司实皇上承运兴王之地,宜遵太祖高皇帝中都之制,立为京都。”

显然,这不就是朱棣自己的想法吗?但是,作为一国之君,如果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岂不是让人不服?由臣子主动提出,效果会好很多。

于是,朱棣正式下旨,改北平为北京。到了二月,又改北平府为顺天府,设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北京行部和国子监。这么一来,就恢复了朱元璋废除的两京制,给大明王朝重新建立了副中心。

北京“顺天府”与京师“应天府”相呼应,隐然有平起平坐的架势。但从城市规模来说,顺天府还差得太远,洪武二十六年(1393),京师人口高达一百一十九万,北平只有三十余万,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

提高“龙兴之地”的地位,是历朝皇帝的常规操作。东汉建立之后,刘秀将家乡南阳定为南都,地位仅次于东西二京。武周时期,武则天将故园并州(太原)升为北都。洪武二年,朱元璋将凤阳定为中都。

传统社会对“京”与“都”的区别极为严格,在隋唐两代,长安独享“京师”荣耀,洛阳在大多数时间里,只能被称为“东都”。但此次朱棣赐给北京的荣耀,似乎有点太多,大有“两京并重”的架势。

不久,朱棣就将北平布政司改为北直隶,同时迁直隶、浙江等地的上万富户到北京。如此一来,南方上层社会的生活习惯及休闲方式,就不可避免地影响到这个一度“胡风深重”的城市。北京也逐步发展成了南方富裕阶层最为青睐的北方大都会,直到今天依旧如此。

过往很多朝代,为什么要采取两京甚至多京制呢?

中国土地辽阔,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对历代当权者来说,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交通及通信条件相当有限的前提下,如何捍卫和巩固一个庞大的国家,管理如此众多的臣民百姓,是关系到政权长治久安甚至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

鉴于单一都城的管控弊端,两京制和多京制便应运而生。一来,可以给国家设置一个或几个副中心,分担京师的部分管控职能,就近处理突发事件。二来,如果京师陷落,也能有个“备胎”,能东山再起。三来,陪都可以带动周边发展,避免国家资源过于集中于京师,激化区域之间的矛盾。

严格来说,两京只是通俗叫法。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在特别强调上下尊卑的年代,官方不会设定两个平起平坐的都城,肯定是一大一小,一主一辅。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长安和洛阳是建都的首选。通常来说,以关中为根据地的政权,总是要选择定都长安。他们要么明确将洛阳定为东都(隋、唐),要么将后者定位为控制东方的重要都会(秦、西汉);而从关东崛起的势力,则喜欢定都洛阳,而以长安为西京(东汉、曹魏),或是控制关陇的区域中心(西晋、北魏)。两座名城互为表里,堪称古都双子星。两者的地位出现过几次互换,总体上来说,长安的地位当然更加重要一些。

西周定都镐京,灭商之后不久,武王姬发就去世了,成王姬诵继位,周公姬旦监国。此时,周政权已经从关中的一个部落发展为天下共主,为了控制东方,由召公姬奭和周公主持,在伊洛河畔营建洛邑,作为王国的副中心。 周平王继位后,正式迁都洛邑。

自周公营建洛邑之后,在差不多两千年的时间里,长安和洛阳这两座城市都是大一统政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这种做法,充分体现古人在选择都城上的“路径依赖”。直到唐末朱温经营汴京,才打破了这一依赖。

秦孝公十二年(前350),秦国都城由西边的雍城(今属陕西省宝鸡市)迁到咸阳(今陕西省西咸新区)。之后不久,咸阳就发展成“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的超级大都会。灭六国之后,秦国升级为秦朝,咸阳自然就成了大一统中国的首个京师。

秦朝的统治只维持了十五年就戛然而止。楚人刘邦在赢得楚汉战争之后,一度也考虑过定都洛阳,后在张良和娄敬等大臣的建议下定都关中,将咸阳改名为长安。西汉不设陪都,但作为东部的核心城市,洛阳事实上扮演着“副中心”的角色。

刘秀建立东汉之后,以洛阳为京师。因刘秀自称汉室后裔,故而注意维护长安的地位,继续以其为西京,并保持“京兆尹”名称不变。后起的曹魏政权,在两京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许昌、谯和邺,合为五京。

兴起于关中的隋王朝统一华夏之后,隋文帝在长安东南修建大兴城,作为新都,但隋世祖继位后不久即修建东京洛阳,作为国家陪都。唐朝建立之后定都大兴并改名京师,民间则习惯称之为长安城。到了唐高宗时期,又以洛阳为东都。武则天篡唐建周之后,改洛阳为神都,太原为北都,长安的京师地位不变,但后世学者多认为,洛阳才是武周真正的京师。肃宗时期,唐朝也短暂实行过五京制,以凤翔府为西京,成都府为南京。

长安与洛阳之间相距约七百里,接近京师到凤阳的两倍。隋唐时期,它们之间的区域,被后人称为“两京走廊”。出于巩固关东和出兵高句丽的需要,隋世祖、唐高宗和唐玄宗等皇帝,多次穿梭于两京之间。沿途设置了多处行宫,以便皇室休息;还设置了若干驿站,提供给行人驻足。

北宋定都汴京,打破了大一统王朝定都必选长安和洛阳的“潜规则”。北宋疆域还不如秦,起初也是两京制:东京开封府(今河南省开封市),西京河南府(今河南省洛阳市),以汴京(东京)为京师。后来因为战略需要,又增加了南京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和北京大名府(今河北省大名县)。四京的距离很近,它们所在的区域,类似于一个城市群,自然是宋朝的核心区。

至于朱元璋推翻的元朝,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政权。中统元年(1260),忽必烈在上都登基。为了兼顾汉地与漠北,连通农耕区与游牧区,至元四年(1267),忽必烈决定在金中都基础上修建大都,作为全国的政治、军事和交通中心。五年之后,元廷正式迁到大都。南宋投降之后,蒙元成为第一个统一中华的少数民族政权,而大都也首次承担了大一统王朝的京师职责。但事实上,历任元朝皇帝只有一半时间住在这里。

大都与上都相隔约七百里。每年阳春三月,皇帝都要率领着浩浩荡荡的车队离开大都,前往上都“避暑”,会晤蒙古王公,商讨草原事宜,确保政权稳固。深秋九月,再从另一条路返回京师。这么短的路途,有时就能走一个多月,只因为沿途也有公务要处理。

两都之间,分布着各种宫殿城市、工艺城市、仓库城市和军事城市,还有风景秀丽的湖泊,形成了一个规模不小的“首都圈”,也为皇帝的旅程创造了一个相对理想的环境。不过,元至正十八年(1358),刘福通起义军占领上都,一把火将上都城变成了废墟。两都巡幸也就搞不下去了。

明朝设立两京,开先河者正是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八月,他就下诏以应天为南京,开封为北京:

朕惟建邦基以成大业,兴王之根本为先;居中夏而治四方,立国之规模最重。……朕观中原土壤,四方朝贡,道里适均,父老之言乃合朕志。然立国之规模固重,而兴王之根本不轻,其以金陵为南京,大梁为北京。朕于春秋往来巡狩。

开封与应天之间相距一千余里,远较元两都之距为远。事实上,朱元璋也只在建国的当年“巡狩”了一次,考察开封到底能不能作为大明的新京师,结果让他相当失望。

开封本就处于“四战之地”,无险可守,北宋因此亡国。而曾经无比发达的运河体系,也因黄河淤塞改道和战乱破坏,变得难以为继。

洪武十一年(1378),朱元璋废掉了开封的“北京”地位,正式改南京为京师。因此,朱棣改北平为北京,也算是一种“遵循祖制”。

但是,明朝南北二京距离大约两千多里,刷新了历代两京之间的最远距离。朱棣如果也学大元皇帝的两都巡幸,这时间成本的消耗,他真的能折腾得起吗?

这位新皇很清楚,想要政权稳固,还必须做些别的。 o9MYPvi5rf3mM7hdgC3YWTiCaB/98A15vreKrDCaI5DNNd+WjxE0Uu3dj8FMHlu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