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唯才是举,不让读书人报国无门

在明朝初年,刘基与宋濂当然是无可争议的文坛领袖。他们之后,方孝孺也有过短暂的辉煌。可当他因自己的倔强走上不归路时,另一个人及时填补了这个空白。

他就是解缙。

毛泽东主席曾引用过一个对子:“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作者正是解缙。这个对子展现出了他不俗的学识与思辨水准,也正是这个对子,为他带来了杀身之祸。平心而论,这位解大才子、大明首辅虽说才气过人,思维跳跃,身上倒有几分三国名士杨修的影子。

解缙出生于洪武二年(1369),字大绅。缙绅就是官员的雅称,可见父母给他起名时,就抱着很大的期望。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去当上大官,这就是他们为孩子设计的人生路线。

而解缙也没有让父母失望,坚定不移地把备战科举作为年轻时代的不懈追求。洪武二十年(1387),年仅二十岁的解缙在南昌参加乡试,结果一鸣惊人,取得全省第一,从此得到了“解解元”的美名。

第二年二月,解缙又赶赴京师,以三甲第十名的成绩高中进士。更让人钦佩的是,他还是同榜进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解缙顺利地被点为庶吉士,进入万千读书人梦寐以求的翰林院任职。解缙的面前,似乎铺好了一条金光大道,只等着他吹着口哨走过去,拥抱梦寐以求的荣华富贵。

不过,当时的大明官场,可以说处于一片血雨腥风之中。朱元璋自从马皇后去世之后,既失去了精神寄托,又没有了倾诉对象,于是就似乎喜欢上了杀人游戏——可不是用扑克牌玩,而是真的杀人。

即使贵为开国元勋、国之栋梁,朱元璋早上还对你说爱卿辛苦,下午就能叫你人头落地。洪武朝的大臣,个个顺从得令人发指,生怕因为一份奏章、一句实话,甚至一个眼神,就永远看不到第二天的日出。他们有事就敷衍,没事就祷告,盼着朱元璋早点儿住到孝陵里去,太子朱标早日上台,让自己也能过上几天舒坦日子。

但刚刚进入官场的解缙,一本正经地向朱元璋上了一篇《太平十策》,将自己书呆子的个性和纸上谈兵的命门暴露得一清二楚。这事让同行们知道了,大家伙儿都打心眼儿里高兴——自己仕途上少了个有力的竞争对手。

可惜,这帮人高兴得太早,朱元璋收到上书之后,不但没有杀解缙,还将他好好地夸奖了一通,鼓励朝中大臣向这个年轻人学习。

朱元璋甚至还破格接见了这个不怕死的小吏,并亲切地对他说:“朕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你应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从此,小小年纪的解缙声名鹊起。有了皇帝撑腰,做起事情来更是没有禁忌,甚至在朱元璋诛杀开国第一重臣李善长之时,他还自作聪明地为这位老丞相辩护。

洪武二十四年(1391),解缙的好日子结束了。朱元璋罢了他的官,据说还丢给了他一句话:“十年之后再起用你。”

解缙虽说有几分迂腐,但也不是真傻,不会真等十年的。洪武三十一年(1398),老皇帝一死,他立即返回京城,四处活动。建文四年(1402),解缙担任了翰林待诏。

当朱棣的铁骑踏平南京之后,解缙与许多在京的文官做出了同样明智的选择——归顺。建文四年十一月,解缙取代黄淮,成为事实上的内阁首辅。

解缙的才学修为,当世无人能及。他思维敏捷,反应灵活,与当年的曹植、杨修相比,也一点儿不逊色。

传颂最广的一个段子,是一次朱棣宴请众文臣,席间大家喝得正在兴头上,皇上存心找茬儿,莫名其妙地就突然发难,说自己后宫突然有喜,让群臣赋诗。在座诸位完全没有心理准备,一个个大眼瞪小眼,谦让一番之后,这活儿自然就推给了解缙。

解缙张嘴就来:

“君王昨夜降金龙。”

皇帝的孩子,当然是龙的传人了,但朱棣诚心要刁难这位才子:“我生的可是个公主。”

解缙眉头一皱,马上就想出下句了:

“化作嫦娥下九重。”

过渡得很自然嘛,一个“化”字,简直有画龙点睛之妙。

朱棣可不甘心让解缙占了上风,继续瞎编,反正不是真的:“哎,可惜啊,刚刚出生,小公主就夭折了。”

在大家的一片叹息声中,朱棣作痛苦状看着解缙,实际上是想让他吟得痛苦,说得不好冒犯了公主,我还能安个罪名。

哪里想到,解缙继续口吐莲花:

“料是人间留不住。”

朱棣继续乱编:“我已经下令,将尸体扔到后花园的池塘里去了。”哪有这么对待亲生女儿的!为了难住解缙,也不能这么损自己吧,毕竟是一国皇帝。

满朝的高官面面相觑,唯有朱棣乐呵呵地坐在桌前,捧着一杯酒慢慢欣赏,等着看解大学士出洋相。

谁知道,不一会儿朱棣的脸色就不那么洒脱了,曹植还需要七步成诗,解缙根本就不用思考,脱口而出:

“翻身跳入水晶宫。”

人家避讳工作做得很到位,丝毫没有犯戒,朱棣也抓不住什么把柄。

解缙的提升如同坐直升飞机一般迅速,永乐二年(1404),他被任命为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成为皇帝身边说话最方便的人。朱棣对解缙的满腹经纶非常欣赏,对他忠于职守的认真劲头更是无比佩服。这位皇帝曾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天下不可一日无我,我则不可一日少解缙。”不过,所谓他人即地狱,皇上的如此表态,如果传到别的大臣耳朵里,得到的恐怕多半不会是什么心悦诚服,而是心怀不满。

进入内阁的其他几个人,也都有相当辉煌的履历。特别是杨子荣和杨士奇。

杨子荣虽说年轻,却有着不俗的表现。建文四年(1402)六月十七日,朱棣在南京准备登基的那一天,他冒着生命危险拦住了这位四皇子的坐骑,提醒朱棣应该先祭拜孝陵,向朱元璋“打个招呼”。在整个过程中,杨子荣表现得非常沉稳,不卑不亢,既没有刻意做戏突显自己,也不会令对方难堪下不来台,令朱棣印象深刻。从此,这个年轻人也踏上了升官的快车道。

洪武四年(1371),杨子荣出身于建安一个小吏家庭。他从小学习刻苦,但在科举路上却多次栽跟头,直到建文二年(1400)才考中进士,这时的他,已经是位三十而立的大龄青年了。没想到勇拦座驾的一幕让朱棣印象深刻,再加上他人引荐,三十二岁的杨子荣被召入首任内阁,并被赐名杨荣。这位新晋大学士惊喜地发现,自己原来还是七人中年龄最小的。

年轻就是优势,年龄就是资本,他有理由开心。而朱棣因为杨荣的特殊才华,越发对他刮目相看。

杨荣入阁不久,一天夜里,朱棣突然收到加急探报,说蒙古军队突然入侵宁夏,他火速赶到内阁,想召集七位大学士商议。可除了值班的杨荣,其他人都无法立刻赶到。朱棣向杨荣出示了公文,想听听他的高见。谁知道杨荣一张嘴差点儿把皇上惹毛了。

杨荣说:“没事的,皇上您回去睡觉吧。”朱棣看着杨荣轻松的表情,于是立即要求他解释原因。杨荣却不慌不忙,侃侃而谈。

朱棣真的回去睡觉了,不过还没睡到天明,又被加急探报吵醒。朱棣一听汇报,乐了。

宁夏之围已解。朱棣长叹一声:“怎么就猜得这么准呢?”

那一晚,杨荣到底讲了些什么?

杨荣说:“陛下,宁夏那地方我熟悉,城防坚固,士兵都是骁勇善战的好手,根本不害怕蒙古人。这份奏报的日期,离现在已经有十来天,现在宁夏之围已经解除了。”

杨荣的判断力令朱棣印象深刻。此后,这位皇帝的五次北征,都要把杨荣带在身边,随时给自己出谋划策。

比解缙大五岁的杨士奇,其经历更加传奇。他出生在至正二十六年(1366),正是元末天下大乱之时,父母带着襁褓中的他四处逃难。两岁的时候,父亲杨美就去世了。

洪武四年(1371),杨士奇的母亲嫁给了罗性,这是一位很有才华,也很严厉的名士。按当地的规矩,杨士奇从此改为罗姓。

但两年后的一天,罗性突然把杨士奇叫了过去,要求他恢复杨姓,可把小士奇吓坏了。

他回想起这些天自己做过的事情,越想越害怕,继父这是要把自己从家里赶出去吗?

原来,不久之前罗家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祭祖典礼,各项礼仪极为严肃庄重。小小的士奇看在眼里,不由得想起了死去的父亲。

可罗家祠堂怎么可能有他爹的灵位,于是,这个八岁的小孩子就用捡来的土块儿做成牌位,找了个没人的地方,毕恭毕敬地下跪磕头,祭拜自己的生父。

小士奇非常专注,根本没注意到就在不远处,有一双眼睛正盯着他。

此人正是罗性。小士奇的举动,不仅大大出乎他的意料,更让他感到非常郁闷——自己的几个儿子,根本没有这样的意识。

罗性相信这个孩子将来一定会有大出息,于是主动提出要他恢复杨姓,当然也不会把他赶出家门,而是用心培养,让他博览群书。

杨士奇的未来一片光明,科举殿堂的大门,正等着他去敲开。然而他却一直没有机会参加乡试,甚至连个秀才也没当成。这又是为什么呢?

就在杨士奇恢复本姓的第二年,罗性不知道卷入了什么政治斗争,被降职贬官,发配到了遥远的地方,从此没有能力照顾这对母子,小士奇也就没机会参加科举了。但他一直没有丢下书本,小小年纪,坚信“知识就是力量”。

成年之后的杨士奇,先后担任过私塾师和县衙训导,但在人际关系复杂的官场,他显得很不得志。难道继父的预测要落空了吗?

不过,正所谓天道酬勤,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建文元年(1399),因《太祖实录》的编纂需要从民间选拔人才,杨士奇以扎实的学养被破格录取,进入了翰林院工作。在编校工作中,他出色的表现得到了总撰官方孝孺的欣赏,被提拔为副总裁。但杨士奇不久之后的选择,却是方孝孺万万没想到的。

朱棣占领南京、当上皇帝之后,杨士奇没有像方孝孺等人那么执着(顽固),很快就归顺了。皇上没有心存芥蒂,还让他去东宫教朱高炽学习。杨士奇以自己的满腹经纶和不凡口才,很快取得了太子的信任,而他自己,从此也成了一名坚定的太子党。

苦难是人生的财富吗?相信很多人可能并不这样认为。杨士奇却从过往的不幸遭遇中受益良多,并成就了自己的心思缜密与人情练达。论智商与才气,他当然远远不如解缙;但论情商与城府,解缙在他面前完全就是个小学生。

内阁成员的官职只是五品,相当于地方上的一个知府,和尚书、侍郎差了很多级别,但这并不重要。这些官场中的年轻人,原本连上朝资格都没有,皇上的模样都很难知道,现在却能天天和万岁爷一道商讨国家大事。

谁和皇帝走得更近,谁就更能得到最高统治者的信任。这也是朱棣的权力平衡之术:级别高的,想见到我不容易;级别低的,可以天天找到我。

徐皇后是朱棣最好的精神依靠,也是他的好帮手。在朱棣确定内阁人选之后,徐皇后向丈夫提出,自己想在宫中设宴,招待这几位大学士的夫人。朝廷官员的妻子有个专有称谓,叫作命妇。以往只有三品以上大员的夫人,才有资格入宫拜见皇后,现在徐皇后破例招待她们,这些人自然非常感激。而她们的情绪又不可能不影响自己的相公,这也激励当丈夫的拿出全部潜力,更加积极热情地为朝廷出力。

朱棣一手建立的内阁制,在以后的五百余年时间里,深深地影响了明清两朝的历史走向。首任内阁的七名成员都是年轻的低级官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内阁成员的年龄越来越大,级别也越来越高。到了朱棣的孙子宣宗朱瞻基执政时期,能入阁的大学士,至少都是六部侍郎,甚至是尚书,有些还有太师头衔,被尊称为阁老。

朱瞻基让他们代替自己批阅奏疏,并把自己的意见写在小纸条上,称为票拟权。如此一来,内阁确实拥有了部分昔日丞相的权力,首辅被民间称为“宰相”,也就不奇怪了。连《明史·宰辅年表一》中都一本正经地写道:“(大学士)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

唯一不变的,就是内阁成员一定得有翰林院的经历,就像今天的大学教授,必须得有博士学位一样。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他们的职业水准和职业素养,类似纪纲、陈瑛这样的投机分子,就算再能蒙骗皇帝,颠倒黑白,也混不到内阁里去。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像于谦、王阳明这样才华出众、敢于担当的精英人物,就是因为考取进士之后没有“点翰林”的经历,终生与内阁无缘。

内阁成为权力中枢,对皇帝来说是个很大的解放。朱元璋的子孙们,根本不用像洪武大帝那样事事亲力亲为,也不会出多少纰漏。嘉靖和万历爷孙俩,既是大明在位时间最长的两位,也是不上朝日子最多的两位。很多官员入朝工作十来年,竟然都不知道皇帝长什么样,但由于内阁工作效率高,朝政也处理得有模有样,并没有出太大的乱子。

通过这么一通操作,朱元璋穷尽一生所开创的绝对皇权,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削弱。朱元璋死后不到一百年,内阁就发展成为帝国的权力中枢,没有大学士的配合,皇帝的很多措施无法实行;没有内阁的点头,皇帝甚至连紫禁城都出不去。康熙、乾隆随意下江南的风流逸事,朱元璋的子孙后代们是没有办法体会的。

有明三百年,内阁中甚至出现了两个从社会最底层一路打拼上来、位极人臣的首辅,一位是严嵩,另一位则是张居正。放在过去历朝历代,恐怕都是不可想象的。

内阁制度不仅把皇帝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也为明朝中后期营造了思想解放的氛围。受益于掌权文官的宽松管制政策,文学、戏剧和出版事业等都得到了蓬勃发展,大批才子脱颖而出,靠写作、书法或绘画等技能,就能活得很有尊严。清军入关和清朝建立,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种相对自由的政治环境。内阁依旧存在,但权力受到了极大限制,大学士们又变回了皇帝的抄写员,后来设立的军机处反而拥有更多实权。

内阁学士都是科举中的突围者。大明的科举,为什么能不断创造奇迹呢? hzPW9LrKBUn8l8aKpKr7NYLU30IR0JjihWvo/fiIHcwm/aGvoNygEic0YbqUMg2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