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朱标去世,父皇选错接班人

朱标去世的消息传到北平,手足情深,说朱棣完全不伤心,那肯定不是事实。但兄弟俩确实性格差异挺大,也常年不在一起,朱棣也不至于特别痛苦。而且,经过短暂的伤心之后,老四心中突然燃起了希望——莫非这是上天有意成全我?

一年前,自己刚刚收降了乃儿不花,声望得到了很大提高。大哥死了,留下的几个孩子都还小,最大的朱允炆也还不到十六岁。自己的二哥三哥,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不招父皇待见。

如果有一个皇位摆在你面前,你会不会珍惜?

但朱标的死,对朱元璋的打击可实在太大了。

如果当初不派他去巡抚陕西,如果不经历这一番折腾,恐怕也不会白发人送黑发人!朱元璋的心里,能不自责吗?

可以说,朱标是个好太子,很敬业,很仁义,很有家国天下抱负,也不缺乏自己的主见。朱标的死,意味着他父皇二十多年辛苦培养接班人的计划彻底失败,无数心血付诸东流。

人生最惨痛的几件事,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朱元璋全部赶上了。六十四岁的年纪,在那个经济条件落后的时代,绝对称得上风烛残年了。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这一天,朱元璋来到京城光禄寺祭灶王爷,发出了这样一番感慨:

朕经营天下数十年,事事按古有绪。维宫城前昂中漥,形势不称。本欲迁都,今朕年老,精力已倦,又天下新定,不欲劳民。且废兴有数,只得听天。惟愿鉴朕此心,福其子孙,云云。

当年的雄心斗志,几乎已经荡然无存了。

朱标死了,自己的阳寿也不多了,必须尽快确定皇位继承人。可是,选谁呢?

元朝和清朝这样的少数民族政权,没有嫡长制的观念,皇位继承人是由皇帝指定,或者由贵族会议集体讨论决定的。但自周武王以来,汉人政权就形成了由长子继承的传统。蒙古君主无意于早定太子,皇位交接中多次出现严重问题,最严重的一次,就是忽必烈的强行继位,导致了蒙古帝国大分裂。因此,朱元璋一直引以为鉴。

朱标死了,秦王朱樉就是皇子中的老大。但朱元璋一直不喜欢老二,要不是朱标劝阻,他都把朱樉的王爵革掉了。晋王朱棡原来很受朱元璋喜爱,但有被人举报在五台山藏匿兵器、试图谋反的前科,而且和朱棣比起来,朱棡在作战指挥方面,表现得相当弱智,朱元璋怎么能放心呢?

这两人在朱元璋看来,显然不够资格。

朱棣则是最像父皇的,他面相忠厚,粗看似乎全无心机,实际上是胸有城府,大智若愚。不像有些人,一点聪明劲儿都写在脸上,但遇到大事,就突然没有了主见。朱棣表面为人豪爽,不拘小节,但实际上心细如发,心明如镜。他不仅有指挥重兵作战的素养,还有亲自上马杀敌的能力。

最难能可贵的是,老四不仅仅是天生的战士,还是一位天生的领袖。他不仅作战勇猛,还有管理地方事务的天赋。他的名字不仅让蒙古人闻风丧胆,也让北平的老百姓交口称赞。

朱棣重视民生疾苦,特别痛恨欺压百姓的行为,这一点也非常像朱元璋。别看老朱对当官的狠,对百姓疾苦却是发自内心地同情——他可是当过佃农和乞丐的。

其实,朱棣是一个天才的表演艺术家。平心而论,他的目标如果只是当一个藩王,就不会在其他领域过多地出镜。在北平,关于燕王疾恶如仇、保护弱小、为民除害的故事非常多,这种故事的流行是很不正常的,我们试分析一下。

据说有一次,燕王微服出巡,看到一对逃难的父女,父亲因为生病倒在路边,女儿因为无钱看病而不停哭泣。过路的小年轻不但不帮忙,甚至还想调戏这个女孩。朱棣见此情景,立即停下脚步,下令把父女二人送到自己的燕王府,亲自安排太医给老人看病,病愈之后,又送银两让父女两人回山东老家。

这样的事情,如果燕王自己不透露,别人如何知道?北平地处边关,如果那父女俩是蒙古人的奸细,进了王府,随时搞暗杀怎么办?如果全北平的人都知道了燕王乐善好施,都装出一副苦兮兮的样子来勒索,等他来拯救,这世界还不乱套了?

所以,这样的故事,八成是燕王或道衍大师让人故意放出来,收买人心的。显而易见,其志不在小。

朱元璋不是没考虑过朱棣,但是,在讲究长幼尊卑的汉人政权中,嫡长制已经成为一种天经地义的纲常伦理,神圣不可侵犯。想选择一个非长子长孙的人当皇帝,反对的声音太大了。实话实说,如果朱棣是老二而不是老四,估计会好办得多。

《奉天靖难记》中记载,朱元璋曾经想过立朱棣为太子。他秘密召集重臣商量说:“太子死了,孙子辈的不懂事,国家江山必须交给得力的人。我想立燕王为太子,以承担治理天下的大任,这样江山社稷的巩固就有保障了。”众人默不作声,不知道是应该附和赞同,还是直言反对,害怕这番话又是朱元璋“引蛇出洞”式的阳谋。

这时终于有不怕死的站出来了,翰林学士刘三吾不知趣地慷慨陈词:“陛下,您要是立了燕王,那将置秦王和晋王于何地?而且皇长孙(这里说的不是朱雄英,他死得比老爹还早,而是朱标的二儿子朱允炆)已经长大,可以立为太孙,将来继承大位。”朱元璋于是悻悻作罢,非常不乐意地立了朱允炆为皇太孙。

这个故事纯属杜撰,立储这么重大的事情,骨子里看不起读书人的朱元璋,怎么可能让一个地位卑微的书呆子参与。而且,其他人都不吱声,皇上怎么可能因一个人的意见,就轻易改变了主意?如果朱元璋坚定地想立朱棣为太子,全中国、全世界谁敢反对?刘三吾有几个脑袋可以砍,敢这样对皇帝说话?

这个故事,无非是想给朱棣的篡位制造一些合法性。而且,即使再拙劣的谎言,总有人会上当,而能看破谎言的人,却未必敢说三道四。

说朱元璋最希望立朱棣,显然是后来的歌功颂德派的附会,但说朱元璋没考虑过朱棣,恐怕也不符合事实。

洪武二十五年(1392)九月,朱元璋正式下旨,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正式确定其为皇位的继承人。

当朱棣知道这个结果之后,其失落的心情显然是难以用言语来形容的。毕竟自己已经三十出头,而那个皇太孙还不到十六岁。

但是,自己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又有什么合法的理由,能让父皇绕开他们,直接选择自己呢?他们两个,还不是一样觉得不公平。

有种观点认为,在朱标死后,朱元璋足足拖了四个多月,一百多个日日夜夜,直到九月,才终于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正式下诏立朱允炆为皇太孙,继承大统。这说明老皇上是非常在乎朱棣的,在皇长孙和皇子之间反复抉择,反复犹豫。如果对朱允炆没有顾虑,他也不会考虑这么长时间。比起他刚当吴王就立朱标为吴世子,当上皇帝的同一天,就宣布朱标为太子,这一次时间拖得太久了。

但这种看法显然不靠谱。之所以九月才立太孙,是因为八月才将太子陪葬于孝陵。而从朱标死到安葬这几个月里,已经六十五岁高龄、非常难过的朱元璋,应该是没有心思和精力考虑继承人的问题的,而等朱标下葬之后,他很快就作出了选择,虽然也并不是没有顾虑。

其实,朱允炆既不是长孙,也不是太子嫡出,他能够当上皇太孙,一个重要原因,当然是有个好父亲。但是,除了“我爸是朱标”之外,难道他就一无是处了吗?

朱元璋当然不是庸才,他看人眼光很毒,扶不上墙的烂泥,不可能入得了他的法眼,比如自己的老二。他一点也不傻,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真的愿意交到一个白痴手中,听任后者给折腾光、糟蹋完?当然不是。

实际上,朱元璋选择朱允炆是最合情合理的,也可以说是必然的。这个孙子是朱标最合适的替身。相比朱棣和其他皇子,朱允炆也有着自己的优势。

首先,朱元璋非常喜欢朱标,而朱允炆的性格酷似其父。

朱元璋是个粗人,出身底层,没读过几天书,对于知识分子有出于本能的不信任。但是对于历代那些有知识有教养的皇帝,他还是相当欣赏和佩服的,甚至在骨子里有一种自卑感,而朱标父子的风度气质,恰恰类似唐宋皇帝的儒雅。

选择朱允炆,既维护了长子继承制的大原则,又改善了朱家门风,如果总是武夫当国、粗汉秉政,就显得很不体面,难免让后人取笑。朱允炆并非朱标长子,也不是正妃所生,但常妃所生的朱雄英已死,吕妃所生的朱允炆是在世孙辈里的老大。

更何况,常妃自己也不在了,吕氏已经是事实上的正妃。如果朱标登基,吕妃毫无疑问就会晋封为皇后,她的长子朱允炆,就是板上钉钉的太子。

这些都是朱元璋首肯的。在他心目中,朱允炆就是嫡长孙,别人再拿这个说事,肯定就是挑拨离间。

其次,马皇后当年最喜欢的儿子是朱标,她也非常疼爱这个孙子。

在战火连天的岁月里,在随时需要逃跑的日子里,马皇后一直将朱标随身背着,没听说她背过其他四个孩子。前文说过,笔者一直怀疑,朱标可能是马皇后唯一的亲生儿子,两人的性格气质都更为接近。当然这种观点目前证据不足。

如果有这层关系在,那朱棣们早早就出局了。不让朱标的后人当皇帝,朱元璋会觉得愧对马皇后的在天之灵,更不知道死后怎么在孝陵中面对她。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朱允炆自己也不是一无是处,也有招皇爷爷喜欢的地方。

朱允炆小的时候,就很招朱元璋喜欢。有一次,朱元璋看到他把头睡偏了,就笑着说他是“半边月”。这也许是对他未来的某种担心,但至少也说明了,朱元璋确实喜欢这个孙子。

朱允炆长大之后,可以说是聪明懂事,好学不倦,尊敬长辈,举止得体,大有其父朱标当年的神韵,朱元璋也相当满意。

十四岁那年,朱标出巡陕西,回来就得了重病,朱允炆守在病床前,经常昼夜不离。第二年,朱标去世了,他为父亲戴孝守灵,几天饭都不吃一口,非常疲惫,身体状况受到了很大影响。

朱元璋一生亲手终结了无数人的生命,也亲自为很多人送葬,但像朱允炆这样的孝子,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六十五岁了,白发人送黑发人,他自己非常痛苦,但看到朱允炆这样,他却看不下去了,反而要过去安慰孙子。

朱元璋像当年一样摸着孙子的头,伤心地说:“你至诚至孝,可你父亲已不在了,为了我,你也不能这样啊!”朱允炆毕竟是听话懂事的孩子,这才肯吃一点东西了。

朱允炆长了个“半边月”,那他写的关于月亮的诗如何呢?史书上还真留下了一首据说是他创作的诗,还是跟自己的父亲朱标一起写的。

有天晚上,天上挂着一轮新月,朱元璋和自己的长子长孙在一起赏月,这时,他想考察一下自己两个有文化的后代的水平。于是下令,让朱标父子以新月为题作首诗。

朱标作的是一首七绝:

昨夜严陵失钓钩,
何人移上碧峰头。
虽然未得团圆象,
也有清光照九州。

严陵就是严子陵,是东汉开国时刘秀的谋士,隐居富春山,经常钓鱼,而未得团圆象,不知从何说起,整首诗显得比较悲凉。

轮到朱允炆,朱元璋以为他能写出一首明快的。谁知他随口吟出了一首五绝:

谁将玉指甲,掐破天上痕?
影落寒潭底,鱼龙不敢吞。

朱元璋看后,不免更为失望了,这更没有帝王家的气势了。

当然,后来有些历史学家分析,这两首诗并不是朱标父子所作,是后人移花接木,硬要算在他们头上,为他们后来命运的合理性造势。

据说,朱元璋曾经让朱允炆和朱棣对对子,他出的上联是:“风吹马尾千条线”。在南京学习了多年的朱允炆,对的是“雨打羊毛一片毡”,对得是软弱无力,既没有美感又缺乏力度,让皇爷爷相当失望。而作为成天在北平跟蒙古人打架的莽夫,朱棣倒对出了“日照龙鳞万点金”的佳句,对仗工整且透出了一种大气,高下立判。

这个广为流传的段子,九成也是杜撰的。朱标死时,朱棣还驻守北平,并没有回来奔丧,马皇后葬礼时朱棣倒是回来了,不过那时候朱允炆才五岁,也不可能对对子,其他时候,两个人一起见朱元璋的机会,还真没有。

再说,朱允炆一直都在南京,由最好的学者教导,而且聪明有见识,怎么可能把一个简单的对联对成这副德行。这很可能是好事者编出来抹黑朱允炆的。而朱棣呢?会不会对联我们不知道,但他一定会杀人,还知道不用自己的刀。 dMWU4edNyliSWVm0bxsQ5LoLHJu0bzJHAy2NT44G6oUlN6k4P3gnz3/dni/j/7Z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