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每个孩子的目的地不同

我们打开门走出去,都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去哪里。而人生这么重要的旅程,有谁打从一开始便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大多数人都只是跟随大家一起走,就好像开车上了高速公路,生怕别人超过自己,于是不断加足马力,不停地追赶,然而开了大半辈子,竟然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

——蔡志忠

在蔡志忠看来,中国家长的焦虑缘于没有目标和方向。就好比你在高速公路上开车,却不知道目的地。

蔡志忠也曾有过焦虑的时候,不是教育女儿,而是教育自己。

4岁半的时候,他曾经焦虑地躲在父亲的书桌下思考,又怕家里人以为自己神经不正常,还把凳子抽回去。他终于在4岁半时决定将画画作为自己人生的方向,并一直沿着这个方向走到现在。

“每个孩子的目的地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旅程。你的孩子要去法国的巴黎,为什么要羡慕别人家去日本东京的孩子呢?”

“每个小孩都是天才,只是妈妈不知道;每个人都可以厉害一百倍,只是自己不相信。我们大多数人的一辈子,就像徐志摩的诗,悄悄地来,悄悄地走,不带走一片云彩;但我们有幸来到这个世界,不能这样不明不白地来,不明不白地走。人生旅途百十年,如果连目的地都不知道,就忙着上高速公路跟别人飙车,还不愿意去休息站想想未来的方向,岂不是活得很荒谬?”接着,蔡志忠说道,“每个人要先想清楚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而作为父母,要帮孩子及早发现自己。”

1995年5月,蔡志忠去美国西海岸出席双日出版社所举办的华盛顿大学、俄勒冈大学等知名院校的“蔡志忠漫画中国思想系列”巡回演讲和媒体宣传活动。有一天他在西雅图的一家咖啡馆休息,同行的朋友问他:“如果你当教育部长,你会让学生学什么?”

蔡志忠回答道:“第一课——我是谁?比如我是蔡志忠,我很善于思考,但不擅长演讲。第二课——你是谁?比如你很会唱歌但不会画画。了解人人生而不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优缺点。第三课——我们。我们是相互合作还是相互对立?第四课——他们。同时了解我们与他们的不同专长、领域以及合作和对立的关系。”

“然后呢?”朋友追问道。

“然后?然后当然就毕业了!”蔡志忠回答。

“只教我、你、我们、他们这四课就够了吗?”

蔡志忠笑着说:“请问,世界上有哪一所学校教得这么多?教得这么深?”

了解自己是人生第一个智慧,

了解自己之后才有能力真正了解世界!

20世纪初,黎巴嫩哲学家纪伯伦说:“唯有一次我无言以对,就是当一个人问我:你是谁的时候。”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我这辈子要做什么?要达成什么目标?

了解自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知道自己要什么,便知道自己不要什么。真切了解自己是人生第一个智慧!于是便能很清楚地在弱水三千中只取一瓢饮,便能真正地制心于一处,达到无事不办的境界。

真正了解我是谁,也很清楚知道要做什么,达到什么目标,便不会走错路,便能轻松惬意地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之道。

这是蔡老师对弟子们的教诲中重要的一课。

蔡志忠说:每个孩子都是天生,每个孩子都是天子,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天生、天子、天才。

父母要做关注孩子个人发展的导师。通过帮孩子创造自我,认识自我,培养独立的思辨能力,让他们通过建立起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意愿,去探究和追求真理。

女儿蔡欣怡长大后,无论是选择大学、工作还是找男朋友全都由自己做主,但她信任爸爸,事无巨细都会告诉蔡志忠。蔡欣怡小时候老是觉得别人的爸爸比自己的好,蔡志忠就告诉她:“每个爸爸的优点都不一样,你问问他们谁会画漫画?你不能把每个爸爸的优点集合到一个人身上。”

蔡志忠还说,在女儿小的时候,他每年都要讲一遍:“你是我的女儿,我是你的爸爸,无可选择。你就像我的小拇指,就算你犯100万次错误,也不会不是我的小拇指;如果小拇指断了一半,我会更加爱护它。即使你犯了错误,也不要怕我知道。全世界有70亿人,最可能帮助你的人就是我。”

蔡志忠毫不谦虚地说:“我女儿是全天下最幸福的人,我想她的一生都会很快乐。” 4RqbGVA/9tehw9vhX4OYJ/ZoPMS0s7QHdE1QAQdM2gCbjXLRLMnHAez+aRnPArd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