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5.毁掉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包办一切

包办孩子的一切,到头来他们会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蔡志忠

在蔡志忠看来,毁掉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包办一切。包括他的衣食住行,他的学习,甚至他的思想。而这样的孩子到头来会变得极度自私、自我。

每个孩子都有体验世界的权利,都有成为自己的权利,他的路应该自己走,父母不能越俎代庖,取而代之。

可是现实情况是,现在的父母已经不只是紧盯孩子的“直升机父母”(就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的上空,时时刻刻监控孩子的一举一动),更有甚者成为“扫雪机父母”(为孩子铲除一切障碍,好让孩子不必经历任何失败)。

直升机父母分很多种类,有的在生活上过度操心,有的在学习上过度干预,有的在人身安全方面过度关注,还有的在食品安全和营养方面过度保护……

麦德林·雷文博士是美国心理学家,著有《教好你的小孩:为什么价值和应对技巧比成绩、奖杯和大学录取通知书重要》一书。她说:“很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最好的,处在最好的环境,并在每个方面占优势,但丝毫不了解这样做对孩子有多大害处。”雷文说,在实际经验中,她经常看到名校新生们,下课后不回宿舍而是回家,因为他们连在大学里生活最基本的技能都没有。有人回家是因为宿舍里出现一只老鼠,有人是因为不喜欢室友,也有人嫌作业太多,而这些人从未独立学习过。还有一个女生是因为不喜欢蘸有调味料的食物,从小父母不让她吃调味料,但大学自助餐厅里每一样食物都有蘸料,让她不知如何是好。

《如何养出一个成年人:拒绝过度教养的陷阱,让孩子迈向成功》的作者朱莉·里斯科特·海姆斯,曾任斯坦福大学新生辅导主任。她说,曾看到斯坦福的学生要父母代为联系,才能跟同寝室友相约出游,也有学生实习结束后未能转为正职,请父母向雇主抱怨。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父母从不让孩子犯错或面对挑战。她表示:“关键是让孩子准备好上路,而不是准备好道路给孩子走。”

不久前,《纽约时报》曾针对美国18至28岁青年的家长做了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75%的家长曾帮成年孩子预约看医生或做头发等,也有75%的家长曾提醒成年孩子注意学校各项作业期限,11%的家长曾代替孩子向雇主反映问题。孩子正在大专院校就读的家长中,有16%曾打电话或发信息叫孩子起床,以免上课或考试迟到;有8%曾跟孩子的大学教授或行政人员联络,讨论孩子的分数等问题。

中国更是个“‘直升机父母’的超级大国”。尤其是近些年,社会普遍对教育的焦虑,让许多父母从孩子出生开始就毅然担当起儿女的终生保姆和人生规划师——幼儿园受欺负,爸妈要找老师兴师问罪;小学组织打扫卫生,父母会跑来帮忙擦玻璃……孩子稍微大一点了也总不放心,担心早恋,害怕学坏;就连上了大学也要全家总动员,背着行李和孩子一起去学校报到。更有趣的是,孩子大学毕业,应聘面试的时候,父母还站在后面替他回答问话。

“直升机父母”的过度保护,使孩子失去自由成长的空间,不利于其独立性和社会性的培养。有了这样的“专机”,孩子用脚自己走的路变少了。久而久之,步入社会后变得难以适应。如果仅仅担心孩子迟到就动用“直升机”,那么当孩子长大成人后,面对社会上各种无法预料的艰难险阻,他们又该如何应对和立足呢?

“焦虑地守在孩子身边、监视孩子一举一动的直升机父母已经过时了。如今一些富有的家长更像是扫雪机一样披荆斩棘,轰隆隆地扫除孩子通往成功路上的所有障碍,让孩子不必遭受失败、挫折或丧失机会。”

包办型父母在我们身边并不少见。孩子学习自己吃饭的时候,看着孩子把饭撒得哪儿都是,妈妈说“还是喂吧”。早晨起床,孩子自己穿衣服太慢了,妈妈说:“快点,妈妈帮你穿,不然迟到了。”上小学了,孩子不会整理书包,妈妈说:“来吧,妈妈给你整理。”……就这样,家长一点点地剥夺了孩子学习成长的机会。妈妈仍然说,没关系,长大了就都会了。

很多家长认为只要从小帮助孩子做对每一件事,让孩子少受罪,那么孩子就一定能够走上一条通天大道,最终获得一个稳定并安全的世界。

其实,无论是“直升机父母”还是“扫雪机父母”,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幻想可以控制孩子,控制孩子的生活,认为生活如同一个棋盘,可以预测,安排好所有事情就会保证他们将来得到稳定和舒适的生活,而实际情况却是问题百出。

从心理层面来说,父母对于孩子的控制欲,缘于父母的不自信。

因为害怕孩子受伤,“直升机父母”“扫雪机父母”总想通过自己的控制让孩子走在他们认为安全的路上。

他们会给孩子定下各种规矩:你不准干这个,不准干那个……并美其名曰:“爸爸妈妈都是为了你好。”

父母以“为孩子好”为名,限制孩子的行为,从没想过孩子也有自己的主张,从没想过长期控制孩子,很容易把父母和孩子导向日后无休止的“较劲模式”。

控制欲还缘于父母的焦虑。

此前,一则“学霸爸爸逼10岁女儿每天写4篇作文,写不完别睡!妈妈崩溃报警”的新闻上了热搜。

这个爸爸是浙江大学的学霸,年轻时学习成绩很优秀,希望女儿和自己一样成为学霸。

于是,他给女儿布置了一项作业,就是每天要写四篇有质量的作文。而这个作业量对于10岁的女儿来说备感吃力,作业经常写到凌晨一两点钟,但如果孩子不能完成作业,爸爸就不让孩子睡觉,甚至体罚孩子。

作为家长,我们容易因过去的失败、现状的不顺以及未来的迷茫,而产生各种焦虑。我们悔恨自己当初没有好好努力;我们设想当初如果不这样,就不会那样……而最后焦虑和悔恨的结果是:我们总想控制孩子,重启自己的人生,我们一边说“为了孩子好”,实际上是“想让孩子过我们想要的人生”。

很多时候,因为我们无法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所以希望孩子可以过上我们想要的生活。当孩子反抗时,我们习惯用父母的权威操控孩子。但我们从来没想过,我们安排给孩子的人生,是孩子想要的人生吗?只有我们安排的人生才能让孩子有成就吗?

作为孩子,最悲哀的是:既厌恶父母设计的人生,又害怕走错路辜负了父母的期望。

蔡志忠说:“一定要意识到你和孩子是完全独立的两个人,你们之间是平等的。孩子不是父母的下属,父母必须尊重孩子的自主选择,不要再持有‘我的想法就是对的,不同意我的就是错的。我是为你好,不按我的来就是错的’这样的思维模式,不要在任何事情上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 Jmg+7sfkWduIPp2enI8j2pw6azzlMis/9c/ZlsaRvnACyvRbQn9w7QxqmFI7Pm7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